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及组成的加固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1721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9
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及组成的加固墙体。老旧小区墙体发生老化后缺少能够减少纵向荷载的加固方式。本技术包括条形网片和第一连接片,条形网片竖直设置,条形网片朝向相邻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条形网片上加工有配合若干个钢管的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条形网片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一连接片为横向截面形状为L形的片体,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条形网片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相邻墙体的室内侧壁相连接;加固墙体包括墙本体、多个钢管和两个横置穿设板,两个横置穿设板分别竖直设置在墙本体的两侧,两个横置穿设板和墙本体之间穿设有多个钢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及组成的加固墙体,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1、老旧小区改造是指对建设年代久远的小区进行功能、设施的升级或翻新施工,其中较多数为砌体结构形式的建筑老区。砌体结构形式的建筑因年久老化程度较严重,环境变化引起的温度、湿度、风力、地震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砌体结构的稳定性,亦会产生裂缝。外界因素如隆起、松弛、沉降等都会导致砌体结构裂缝,而目前修补方式大多为外墙修补,室内墙体修复过程难度较大,缺少稳定加固连接位置,还容易对竖向承重构件造成二次荷载压力,导致室内墙体加固部位受限。总之室内墙壁因避免对竖向承重构件增加竖向荷载负担导致缺少规范统一的加固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及组成的加固墙体,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包括条形网片和第一连接片,条形网片竖直设置,条形网片朝向相邻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条形网片上加工有配合若干个钢管的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条形网片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一连接片为横向截面形状为l形的片体,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条形网片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相邻墙体的室内侧壁相连接。

3、一种加固墙体,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所述的用于修复老旧墙壁的横置穿设板组成,包括墙本体、多个钢管和两个横置穿设板,两个横置穿设板分别竖直设置在墙本体的两侧,两个横置穿设板和墙本体之间穿设有多个钢管,每个横置穿设板包括条形网片和第一连接片,条形网片竖直设置,条形网片的朝向相邻墙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条形网片上加工有与钢管相配合的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条形网片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一连接片为横向截面形状为l形的片体,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条形网片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相邻墙体的室内侧壁相连接。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5、一、本技术中通过条形网片和第一连接片之间相配合形成的横置穿设板结构简单,适配建筑室内的结构形式,能够根据室内墙体的修补位置以及面积选取适当个数进行对应加固适配,连接方式为横向位置处的承重构件,对竖向构件无荷载增加,更加防护老旧小区的原有的结构形式,并且横置穿设板加固墙体的方式为侧面全方位的贴紧兼备穿管的加固方式,能够提升墙体支撑强度的同时,还降低对室内墙面造成的破坏程度。

6、二、本技术中的加固墙体为一种专门针对室内墙体提供的一种墙体结构形式,通过墙本体、多个钢管和两个横置穿设板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横向支撑自加固的墙体结构使得室内墙体得到双侧向多方位的加固支撑,支撑效果全面且耐久,多个钢管和两个横置穿设板之间相互配合的连接形式对建筑室内楼板无新增荷载,利于推行以及加固后的安全使用,更加利于符合加固设计要求,降低竖向荷载难以解决分配的难题,利于加固后墙体安全稳定使用。

7、三、本技术适用于室内隔墙的单侧或双侧加固使用,还可对室内隔墙实现整体加固或局部按需对应加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网片(1)和第一连接片(2),条形网片(1)竖直设置,条形网片(1)朝向相邻墙体(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2),条形网片(1)上加工有配合若干个钢管(12)的长孔(3),长孔(3)的长度方向与条形网片(1)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一连接片(2)为横向截面形状为L形的片体,第一连接片(2)的一端与条形网片(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片(2)的另一端与相邻墙体(20)的室内侧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条形网片(1)朝向相邻墙体(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条形网片(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加工有配合钢管(12)的半圆形槽体(13)。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条形网片(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片(5),条形网片(1)靠近第二连接片(5)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片(5)靠近条形网片(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1),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5-1)之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条形网片(1)替换为实心板(21)。

6.一种加固墙体,利用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本体(10)、多个钢管(12)和两个横置穿设板(11),两个横置穿设板(11)分别竖直设置在墙本体(10)的两侧,两个横置穿设板(11)和墙本体(10)之间穿设有多个钢管(12),每个横置穿设板(11)包括条形网片(1)和第一连接片(2),条形网片(1)竖直设置,条形网片(1)的朝向相邻墙体(2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条形网片(1)上加工有与钢管(12)相配合的长孔(3),长孔(3)的长度方向与条形网片(1)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一连接片(2)为横向截面形状为L形的片体,第一连接片(2)的一端与条形网片(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片(2)的另一端与相邻墙体(20)的室内侧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固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加固连接座(6),每个横置穿设板(11)中的第一连接片(2)对应设置有一个加固连接座(6),加固连接座(6)包括固定条(6-1)、纵向板(6-2)和多个外连接板(6-3),固定条(6-1)和纵向板(6-2)均竖直设置,固定条(6-1)的长度方向与纵向板(6-2)的宽度方向同向,纵向板(6-2)的长度方向与相邻墙体(20)的厚度方向同向,固定条(6-1)的一侧与纵向板(6-2)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条(6-1)的内壁与相邻墙体(20)的室内侧壁固定连接,纵向板(6-2)的另一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外连接板(6-3),相邻两个外连接板(6-3)之间形成有进出豁口(7),每个外连接板(6-3)与相邻墙体(20)的室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8),夹持间隙(8)与进出豁口(7)相连通形成配合第一连接片(2)的穿设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加固墙体,其特征在于:固定条(6-1)与相邻墙体(20)的室内侧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9-1)固定连接,每个外连接板(6-3)和第一连接片(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9-2)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加固墙体,其特征在于:钢管(12)内填充有混凝土砂浆。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加固墙体,其特征在于:条形网片(1)与第一连接片(2)之间可拆卸连接,条形网片(1)靠近第一连接片(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片(2)靠近条形网片(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1),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5-1)之间可拆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网片(1)和第一连接片(2),条形网片(1)竖直设置,条形网片(1)朝向相邻墙体(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2),条形网片(1)上加工有配合若干个钢管(12)的长孔(3),长孔(3)的长度方向与条形网片(1)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一连接片(2)为横向截面形状为l形的片体,第一连接片(2)的一端与条形网片(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片(2)的另一端与相邻墙体(20)的室内侧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条形网片(1)朝向相邻墙体(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条形网片(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加工有配合钢管(12)的半圆形槽体(13)。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条形网片(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片(5),条形网片(1)靠近第二连接片(5)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片(5)靠近条形网片(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1),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5-1)之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其特征在于:条形网片(1)替换为实心板(21)。

6.一种加固墙体,利用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室内老旧墙壁的横置加固穿设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本体(10)、多个钢管(12)和两个横置穿设板(11),两个横置穿设板(11)分别竖直设置在墙本体(10)的两侧,两个横置穿设板(11)和墙本体(10)之间穿设有多个钢管(12),每个横置穿设板(11)包括条形网片(1)和第一连接片(2),条形网片(1)竖直设置,条形网片(1)的朝向相邻墙体(2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条形网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陈伟胡晓晗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