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1、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神经内科中有一种常见的疾病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2、帕金森病病人的手脚因为肌肉萎缩的原因会变的比较僵硬,依靠患者自身体力的话很难活动开,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经常对患者进行辅助运动,这样就会导致医疗人员和家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
3、如cn213311418u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患者用震颤治疗装置,包括桌板和凳子,所述桌板表面一侧贯穿开设有凹槽,所述凳子位于凹槽的下方,所述桌板靠近凹槽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条,所述桌板顶部远离凹槽一侧的中间位置设有多媒体播放设备支架,所述桌板顶部分别开设有一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的内侧,一组所述第一开口内部均设有支撑杆,一组支撑杆相对的表面均设有握杆,且握杆表面均套设有套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杆装置,具有对患者进行辅助锻炼的作用,提高了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轻了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通过设置的可调节装置,可以让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使用。
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器打开电推杆,通过控制电推杆的升降,使得支撑杆能带动患者的手臂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静止性的震颤的表现时不止表现在手部,也会表现在腿部,因此不仅需要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手部锻炼,也需要进行腿部锻炼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方的顶板,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对震颤患者上肢锻炼的手部锻炼组件,手部锻炼组件包括活动板,活动板前侧与顶板铰接,活动板后侧下方与顶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构件;
4、底座顶面开设有两个由底座前侧向后侧延伸的两个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配有用于对震颤患者脚部进行固定的脚部固定板;
5、脚部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拉绳,拉绳两端分别与活动板后侧和脚部固定板连接;
6、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底座上,用于推动脚部固定板沿第一滑槽往复移动。
7、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往复丝杠和电机,往复丝杠位于第一滑槽内,且沿第一滑槽长度方向延伸,脚部固定板配合连接于往复丝杠,电机位于底座一侧,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往复丝杠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8、进一步,底座内开设有沿底座左侧向右侧延伸的安装腔,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位于安装腔内,往复丝杠一端与第一滑槽一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腔内;
9、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传动皮带,第一皮带轮与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第二皮带轮安装于位于安装腔内的往复丝杠上,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
10、进一步,顶板顶面开设有两个沿顶板左侧向右侧延伸的活动腔,活动腔内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沿活动腔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活动腔侧壁固定连接,活动板前侧与活动杆活动连接。
11、进一步,活动板顶面上设置有手腕固定座与手指固定组件,手指固定组件包括滑动配合于活动板顶面的手指固定座,所述手指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组。
12、进一步,活动板顶面开设有多个沿活动板长度延伸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相对两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槽,手指固定座底面连接有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滑块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块。
13、进一步,弹性支撑构件包括连接筒与在连接筒内滑动连接的内杆,内杆顶端与活动板底面连接,内杆底端连接有与连接筒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动块,连接筒内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筒内壁底面与活动块底面连接;
14、拉绳一端与活动块底面连接,另一端贯穿连接筒封闭端与脚部固定板连接。
15、进一步,底座顶面还设置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底座平行设置,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与脚部固定板对应的限位环,拉绳滑动配合于限位环上。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7、该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通过驱动组件推动脚部固定板沿第一滑槽往复移动可以对患者的脚部进行往复活动锻炼,且在脚部固定板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对拉绳产生拉力,拉绳将产生的拉力传递给活动板,活动板受到拉绳传递的拉力后通过弹性支撑构件进行往复活动,带动患者的手部进行往复活动锻炼。
18、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方的顶板(17),所述顶板(17)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对震颤患者上肢锻炼的手部锻炼组件(19),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锻炼组件(19)包括活动板(1901),所述活动板(1901)前侧与顶板(17)铰接,所述活动板(1901)后侧下方与顶板(17)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构件(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往复丝杠(7)和电机(2),所述往复丝杠(7)位于第一滑槽(6)内,且沿第一滑槽(6)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脚部固定板(10)配合连接于往复丝杠(7),所述电机(2)位于底座(1)一侧,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与往复丝杠(7)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沿底座(1)左侧向右侧延伸的安装腔(3),所述转动杆(4)远离电机(2)的一端位于安装腔(3)内,所述往复丝杠(7)一端与第一滑槽(6)一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腔(3)内;
4.根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901)顶面上设置有手腕固定座(1902)与手指固定组件(20),所述手指固定组件(20)包括滑动配合于活动板(1901)顶面的手指固定座(2005),所述手指固定座(2005)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组(2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901)顶面开设有多个沿活动板(1901)长度延伸的第二滑槽(2001),所述第二滑槽(2001)相对两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槽(2002),所述手指固定座(2005)底面连接有与第二滑槽(2001)滑动连接的滑块(2003),所述滑块(2003)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与限位槽(2002)滑动连接的限位块(20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构件(21)包括连接筒(2101)与在连接筒(2101)内滑动连接的内杆(2102),所述内杆(2102)顶端与活动板(1901)底面连接,所述内杆(2102)底端连接有与连接筒(2101)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动块(2103),所述连接筒(2101)内连接有复位弹簧(2104),所述复位弹簧(2104)两端分别与连接筒(2101)内壁底面与活动块(2103)底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还设置两个固定块(13),两个所述固定块(13)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与底座(1)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杆(1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与脚部固定板(10)对应的限位环(15),所述拉绳(2105)滑动配合于限位环(1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方的顶板(17),所述顶板(17)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对震颤患者上肢锻炼的手部锻炼组件(19),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锻炼组件(19)包括活动板(1901),所述活动板(1901)前侧与顶板(17)铰接,所述活动板(1901)后侧下方与顶板(17)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构件(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往复丝杠(7)和电机(2),所述往复丝杠(7)位于第一滑槽(6)内,且沿第一滑槽(6)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脚部固定板(10)配合连接于往复丝杠(7),所述电机(2)位于底座(1)一侧,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与往复丝杠(7)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沿底座(1)左侧向右侧延伸的安装腔(3),所述转动杆(4)远离电机(2)的一端位于安装腔(3)内,所述往复丝杠(7)一端与第一滑槽(6)一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腔(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7)顶面开设有两个沿顶板(17)左侧向右侧延伸的活动腔(1903),所述活动腔(1903)内连接有活动杆(1904),所述活动杆(1904)沿活动腔(1903)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活动腔(190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901)前侧与活动杆(1904)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震颤患者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