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涉及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
技术介绍
1、电动牙刷通过电动机芯的快速旋转或振动,使刷头产生高频振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与此同时,刷毛的颤动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有按摩效果。
2、目前电动牙刷出现一种扫振的刷牙模式,实现了刷杆与刷毛扫振一体及更大摆幅,更加符合巴氏刷牙法(bass technique),该刷牙模式的特点是刷头摆幅大,一般摆幅在30-60度之间,现有的声波振动电机无法完成这种大摆幅的动作,而能实现这种性能的电机是利用伺服电机及步进电机结构,通过伺服技术控制来完成的,如此使这种刷牙模式成本提高了一个量级,使扫振牙刷的普及与受益群体受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
2、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包括有外壳、转子与定子,所述转子具有初始位置,所述外壳上对应转子初始位置设置导磁口,所述导磁口连通外壳的内部与外部,所述导磁口用于在转子转动后助力转子回复至初始位置。
3、优选的,所述定子包括有线圈骨架以及绕设于线圈骨架上的两个线圈,两个所述线圈相平行设置,所述导磁口相对线圈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线圈在a方向上相对齐,所述导磁口在a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所述线圈之间。
4、优选的,所述导磁口在a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所述线圈的中间。
5、优选的,所述线圈骨架包括有两个沿转子轴向方向相插接的线圈架
6、优选的,所述转子包括有传导轴与套设于传导轴上的磁环,所述转子定位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传导轴相适配且可供传导轴穿过,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磁环相适配且一端可供磁环穿出,所述传导轴与第一限位部之间以及磁环与第二限位部之间均具有间隙。
7、优选的,还包括有端盖、轴承与轴套,所述端盖与外壳的一端连接,所述轴套设置于转子上且两者同步转动,所述轴套通过轴承与端盖连接,所述端盖与轴套之间设置有旋转限位结构,所述旋转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转子的转动范围,所述旋转限位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端盖上的旋转限位槽和设置在所述轴套上的限位凸块,所述旋转限位槽沿限位凸块转动方向设置有转动区与限位区,所述限位凸块仅可沿转动区转动。
8、优选的,还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前后端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铆接槽,所述外壳的两端对应铆接槽设置有铆接凸块。
9、优选的,还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前后端的端盖,所述端盖上对应导磁口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外壳上朝向端盖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端盖上对应第一定位槽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
10、优选的,还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前后端的端盖,所述插接槽朝向端盖方向贯穿设置,所述端盖朝向插接槽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
11、优选的,还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后端的端盖,两个所述线圈均设置有导线,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 本技术中利用导磁口在转子转动后助力转子回复至初始位置,可以减少电机回位时所需的能量,从而降低了电机的整体能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并且通过变频技术控制,转子能够实现更大的摆幅,在此摆幅范围内,通过改变不同的频率,能够实现不同的摆动角度,更加符合巴氏刷牙法对于刷牙动作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刷牙的清洁效率和效果。
13、2. 本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复杂机械结构配合伺服系统来精准地控制刷头的摆幅,减少了复杂的机械部件和电子控制元件,可减少故障点,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这种高效的刷牙模式电动牙刷,从而扩大潜在的市场受益群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包括有外壳(1)、转子与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具有初始位置,所述外壳(1)上对应转子初始位置设置导磁口(2),所述导磁口(2)连通外壳(1)的内部与外部,所述导磁口(2)用于在转子转动后助力转子回复至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有线圈骨架(3)以及绕设于线圈骨架(3)上的两个线圈(4),两个所述线圈(4)相平行设置,所述导磁口(2)相对线圈(4)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线圈(4)在A方向上相对齐,所述导磁口(2)在A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所述线圈(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口(2)在A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所述线圈(4)的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3)包括有两个沿转子轴向方向相插接的线圈架(31),所述线圈架(31)包括有转子定位部(311)和设置于转子定位部(311)两侧的线圈缠绕部(312),所述线圈缠绕部(312)远离转子定位部(31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部(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有传导轴(5)与套设于传导轴(5)上的磁环(6),所述转子定位部(3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111)与第二限位部(3112),所述第一限位部(3111)与传导轴(5)相适配且可供传导轴(5)穿过,所述第二限位部(3112)与磁环(6)相适配且一端可供磁环(6)穿出,所述传导轴(5)与第一限位部(3111)之间以及磁环(6)与第二限位部(3112)之间均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端盖(7)、轴承(8)与轴套(9),所述端盖(7)与外壳(1)的一端连接,所述轴套(9)设置于转子上且两者同步转动,所述轴套(9)通过轴承(8)与端盖(7)连接,所述端盖(7)与轴套(9)之间设置有旋转限位结构,所述旋转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转子的转动范围,所述旋转限位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端盖(7)上的旋转限位槽(71)和设置在所述轴套(9)上的限位凸块(91),所述旋转限位槽(71)沿限位凸块(91)转动方向设置有转动区(711)与限位区(712),所述限位凸块(91)仅可沿转动区(71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外壳(1)前后端的端盖(7),所述端盖(7)上设置有铆接槽(701),所述外壳(1)的两端对应铆接槽(701)设置有铆接凸块(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外壳(1)前后端的端盖(7),所述端盖(7)上对应导磁口(2)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702),所述外壳(1)上朝向端盖(7)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02),所述端盖(7)上对应第一定位槽(102)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703)。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外壳(1)前后端的端盖(7),所述插接槽(301)朝向端盖(7)方向贯穿设置,所述端盖(7)朝向插接槽(301)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704)。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外壳(1)后端的端盖(7),两个所述线圈(4)均设置有导线(10),所述端盖(7)上设置有供导线(10)穿过的通孔(7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包括有外壳(1)、转子与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具有初始位置,所述外壳(1)上对应转子初始位置设置导磁口(2),所述导磁口(2)连通外壳(1)的内部与外部,所述导磁口(2)用于在转子转动后助力转子回复至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有线圈骨架(3)以及绕设于线圈骨架(3)上的两个线圈(4),两个所述线圈(4)相平行设置,所述导磁口(2)相对线圈(4)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线圈(4)在a方向上相对齐,所述导磁口(2)在a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所述线圈(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口(2)在a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所述线圈(4)的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3)包括有两个沿转子轴向方向相插接的线圈架(31),所述线圈架(31)包括有转子定位部(311)和设置于转子定位部(311)两侧的线圈缠绕部(312),所述线圈缠绕部(312)远离转子定位部(31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部(313),两个所述限位板部(313),其一上设置有插接槽(301),另一上设置有与插接槽(301)相适配的插接块(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频扫振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有传导轴(5)与套设于传导轴(5)上的磁环(6),所述转子定位部(3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111)与第二限位部(3112),所述第一限位部(3111)与传导轴(5)相适配且可供传导轴(5)穿过,所述第二限位部(3112)与磁环(6)相适配且一端可供磁环(6)穿出,所述传导轴(5)与第一限位部(3111)之间以及磁环(6)与第二限位部(3112)之间均具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旺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