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1467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8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净水器包括储液器、第一阀组件和储液件;储液器设有与储液器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储液件设有与储液件的内腔连通的第二连接座;第一阀组件包括位于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一阀芯和密封圈,第一阀芯用于在第二连接座插入或拔出第一连接管时对应开启或关闭第一阀组件;密封圈一端密封配合于第一连接管,另一端设有配合部,配合部活动地套设于第一阀芯,第一连接管、第一阀芯以及密封圈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在第一阀组件打开时与储液器的内腔连通。本技术的净水器能够避免拿取储液件时的漏水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水,特别是涉及一种净水器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净水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相关技术中的净水器可以包括储液件和储液器,储液件的进水口通过插拔配合的方式与储液器等储水器水供给接口可拆卸连接。然而,使用者在对储液件进行插拔操作时,储液件的进水口和储水器水供给接口位置常常会出现漏水的情况,导致使用者使用体验感较差。在储液器、储液件是原水箱或原水箱座时,在两者分开后,也会出现原水箱座的阀芯边缘处存水,或者,原水箱滴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净水器,能够避免拿取储液件时的漏水情况,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包括储液器、第一阀组件和储液件;

3、储液器设有与储液器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储液件设有与储液件的内腔连通的第二连接座;

4、第一阀组件包括位于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一阀芯和密封圈,第一阀芯用于在第二连接座插入或拔出第一连接管时对应开启或关闭第一阀组件;

5、密封圈一端密封配合于第一连接管,另一端设有配合部,配合部活动地套设于第一阀芯,第一连接管、第一阀芯以及密封圈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在第一阀组件打开时与储液器的内腔连通。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阀芯上设有封堵件,封堵件用于与配合部封堵配合,以密封容置空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水器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座内的第二阀组件;

8、第二阀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二连接座脱离第一连接管时,封堵件与配合部封堵配合;

9、第二连接座插入第一连接管内时,驱动件与配合部抵接并驱动配合部脱离封堵件,以使第二连接座通过容置空间与储液器的内腔连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圈配置为弹性件,配合部能够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弹性复位,以使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小或变大,第一方向为第二连接座插入第一连接管的插入方向。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二阀座和穿设于第二阀座中的第二阀芯,第二阀座连接于第二连接座内,第二阀芯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座向第二方向移动,或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弹性复位,以打开或关闭第二阀座的阀孔;第二阀座形成驱动件;

12、第二方向为第二连接座相对于第一连接管的拔出方向。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阀座的设置位置与配合部的设置位置对应,第二阀芯的设置位置与第一阀芯的设置位置对应,将第二连接座位于第一连接管中,第二阀座刚接触配合部的状态定义为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下,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之间具有间隔,或者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相互接触且彼此不传递作用力。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合部与第一阀芯间隙配合,封堵件封堵于配合部的朝向第二阀芯的端面。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阀芯包括第一阀芯主体和多个第一肋筋,多个第一肋筋间隔、并围绕第一阀芯主体的外周面布置,封堵件设于第一阀芯主体的背离储液器的内腔的端部,且与各第一肋筋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阀芯包括第一阀芯主体和多个第一肋筋,多个第一肋筋间隔、并围绕第一阀芯主体的外周面布置;

17、配合部构造为环状件、并套设于各第一肋筋外周侧,并与各第一肋筋外周侧间隙配合,配合部的内径小于7mm。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合部和封堵件均构造为环状件。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封堵件构造为圆盘状结构,且封堵件的外直径大于配合部的内直径。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圈包括环状的主体部和缩颈部,缩颈部和配合部均围绕于第一阀芯外侧,缩颈部的一端与主体部相连,另一端与配合部相连。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缩颈部和配合部均位于主体部内侧;或者

22、主体部、缩颈部和配合部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部的背离缩颈部的端部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部,主体部的外周面抵压于第一连接管内壁,第一翻边部套设在第一连接管的背离储液器的端部。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水器还包括外壳,储液器连接于外壳,外壳设有供第一连接管贯穿插设的连通管,连通管的端部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二翻边部,第二翻边部将第一翻边部抵紧在第一连接管的背离储液器的端部上。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合部的内径小于或等于第二阀座的内径;

26、且配合部和第二阀座的彼此相对的表面,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座的外径小于主体部的内径;

28、主体部的内部设有环状的凸起部,第二连接座插入第一连接管时,凸起部抵压于第二连接座外壁。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合部和第二阀座的相对的表面分别定义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30、在初始状态下,第一阀芯的背离储液器的内腔的端部凸出于第一表面;

31、第一阀芯的朝向第二阀芯的端面距离第一表面的间距d1、与第二阀芯的朝向第一阀芯的端面距离第二表面的间距d2满足:

32、d1<d2。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配合部的背离第一表面的端面定义为第三表面;

34、第一阀芯的两端之间设有局部凸起的第一台阶部,第一台阶部用于挡设在配合部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路径上;

35、第一台阶部包括沿第一阀芯径向延伸的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与第三表面相对布置;

36、第一阀芯的朝向第二阀芯的端面距离第一台阶面的间距d3与配合部沿第一方向的厚度尺寸d4满足:d3>d4。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阀组件还包括第一阀座,第一阀芯穿设于第一阀座中,第一阀座连接于第一连接管内,第一阀芯能够相对于第一阀座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弹性复位,以打开或关闭第一阀座的阀孔,第一方向为第二连接座插入第一连接管的插入方向。

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阀座包括第一阀座主体,第一阀座主体构造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容置腔,朝向储液器的内腔的开口形成第一阀座的阀孔;

39、第一阀芯贯穿第一容置腔,并与第一容置腔的腔壁导向配合,且第一阀芯的第一封堵端经第一阀座的阀孔进入储液器的内腔。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阀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一阀座的内壁和第一阀芯之间,以用于始终向第一阀芯施加朝向第二方向的弹性力。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阀芯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台阶部,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压于第一阀座的内壁和至少一个第二台阶部之间。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阀座包括第二阀座主体,第二阀座主体构造有两端开口的第二容置腔,背离储液件的内腔的开口形成第二阀座的阀孔;

43、第二阀芯贯穿第二容置腔,并与第二容置腔的腔壁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器(10)、第一阀组件(30)和储液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32)上设有封堵件(321),所述封堵件(321)用于与所述配合部(81)封堵配合,以密封所述容置空间(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60)内的第二阀组件(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0)配置为弹性件,所述配合部(81)能够在所述驱动件(501)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弹性复位,以使所述容置空间(C)的容积变小或变大,所述第一方向(F)为所述第二连接座(60)插入所述第一连接管(40)的插入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件(50)包括第二阀座(51)和穿设于所述第二阀座(51)中的第二阀芯(52),所述第二阀座(5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60)内,所述第二阀芯(5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座(60)向第二方向(S)移动,或向与所述第二方向(S)相反的第一方向(F)弹性复位,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阀座的阀孔(511);所述第二阀座(51)形成所述驱动件(5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座(51)的设置位置与所述配合部(81)的设置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阀芯(52)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阀芯(32)的设置位置对应,将所述第二连接座(6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0)中,所述第二阀座(51)刚接触所述配合部(81)的状态定义为初始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阀芯(32)和所述第二阀芯(52)之间具有间隔,或者所述第一阀芯(32)和所述第二阀芯(52)相互接触且彼此不传递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81)与所述第一阀芯(32)间隙配合,所述封堵件(321)封堵于所述配合部(81)的朝向所述第二阀芯(52)的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32)包括第一阀芯主体(322)和多个第一肋筋(323),多个所述第一肋筋(323)间隔、并围绕所述第一阀芯主体(322)的外周面布置,所述封堵件(321)设于所述第一阀芯主体(322)的背离所述储液器(10)的内腔的端部,且与各所述第一肋筋(32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32)包括第一阀芯主体(322)和多个第一肋筋(323),多个所述第一肋筋(323)间隔、并围绕所述第一阀芯主体(322)的外周面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81)和所述封堵件(321)均构造为环状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321)构造为圆盘状结构,且所述封堵件(321)的外直径大于所述配合部(81)的内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0)包括环状的主体部(82)和缩颈部(83),所述缩颈部(83)和所述配合部(81)均围绕于所述第一阀芯(32)外侧,所述缩颈部(83)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8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配合部(81)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83)和所述配合部(81)均位于所述主体部(82)内侧;或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82)的背离所述缩颈部(83)的端部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部(84),所述主体部(82)的外周面抵压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0)内壁,所述第一翻边部(84)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40)的背离所述储液器(10)的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100)还包括外壳(70),所述储液器(10)连接于所述外壳(70),所述外壳(70)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管(40)贯穿插设的连通管(71),所述连通管(71)的端部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二翻边部(72),所述第二翻边部(72)将所述第一翻边部(84)抵紧在所述第一连接管(40)的背离所述储液器(10)的端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81)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阀座(51)的内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60)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部(82)的内径;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器(10)、第一阀组件(30)和储液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32)上设有封堵件(321),所述封堵件(321)用于与所述配合部(81)封堵配合,以密封所述容置空间(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60)内的第二阀组件(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0)配置为弹性件,所述配合部(81)能够在所述驱动件(501)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弹性复位,以使所述容置空间(c)的容积变小或变大,所述第一方向(f)为所述第二连接座(60)插入所述第一连接管(40)的插入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件(50)包括第二阀座(51)和穿设于所述第二阀座(51)中的第二阀芯(52),所述第二阀座(5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60)内,所述第二阀芯(5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座(60)向第二方向(s)移动,或向与所述第二方向(s)相反的第一方向(f)弹性复位,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阀座的阀孔(511);所述第二阀座(51)形成所述驱动件(5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座(51)的设置位置与所述配合部(81)的设置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阀芯(52)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阀芯(32)的设置位置对应,将所述第二连接座(6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0)中,所述第二阀座(51)刚接触所述配合部(81)的状态定义为初始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阀芯(32)和所述第二阀芯(52)之间具有间隔,或者所述第一阀芯(32)和所述第二阀芯(52)相互接触且彼此不传递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81)与所述第一阀芯(32)间隙配合,所述封堵件(321)封堵于所述配合部(81)的朝向所述第二阀芯(52)的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32)包括第一阀芯主体(322)和多个第一肋筋(323),多个所述第一肋筋(323)间隔、并围绕所述第一阀芯主体(322)的外周面布置,所述封堵件(321)设于所述第一阀芯主体(322)的背离所述储液器(10)的内腔的端部,且与各所述第一肋筋(32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32)包括第一阀芯主体(322)和多个第一肋筋(323),多个所述第一肋筋(323)间隔、并围绕所述第一阀芯主体(322)的外周面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81)和所述封堵件(321)均构造为环状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321)构造为圆盘状结构,且所述封堵件(321)的外直径大于所述配合部(81)的内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0)包括环状的主体部(82)和缩颈部(83),所述缩颈部(83)和所述配合部(81)均围绕于所述第一阀芯(32)外侧,所述缩颈部(83)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8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配合部(81)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83)和所述配合部(81)均位于所述主体部(82)内侧;或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82)的背离所述缩颈部(83)的端部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部(84),所述主体部(82)的外周面抵压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0)内壁,所述第一翻边部(84)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40)的背离所述储液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赵仁贝高乐周宇薛霆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莱克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