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液控制阀及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11459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8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冷却液控制阀及热管理系统,冷却液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第一密封件,所述阀体具有容置槽和沿所述阀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用于介质流通的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均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一进口与外部连通;所述阀芯包括多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所述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以控制不同所述腔室之间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改变介质的流通方向;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对应所述第一出口处设置有避让口。本技术的冷却液控制阀通过设置阀芯和阀体,实现多种流路的介质流通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液控制阀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有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温度的高低对电池工作放电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低温时电池放电深度较浅,且长时间在低温下工作会造成电池的寿命缩短,因此为了保证电池包有效的充放电,需要通过布置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包加热或冷却;电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热量使电机温度升高,影响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小动力,严重的会导致停车,因此需要对电机进行冷却。而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其他操作中,一些部件还可能需要加热。

2、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电机热管理的控制系统,是依靠多个电子阀分别来控制热管理系统中的各条介质流通通道,并使各条通道保持串联或者并联,使热管理系统实现各自单独的流通回路或调整形成一条流通回路。传统热管理系统涉及多个电子阀,结构复杂且成本昂贵,介质流通通道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热管理系统介质流通通道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液控制阀及热管理系统。

2、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液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第一密封件,所述阀体具有容置槽和沿所述阀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用于介质流通的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均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一进口与外部连通;所述阀芯包括多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所述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以控制不同所述腔室之间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改变介质的流通方向;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对应所述第一出口处设置有避让口。

3、可选地,多个用于介质流通的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阀芯包括三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体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转动,以控制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五腔室和所述第六腔室两两对应地切换连通。

4、可选地,所述阀芯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且两个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形成三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两个所述隔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的间距逐渐扩大;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接触面过盈配合。

5、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呈桶状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容置槽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阀芯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开口内。

6、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支撑层和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套设在所述支撑层外周,所述支撑层朝向所述密封层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密封层的轴向延伸,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避让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加强筋。

7、可选地,所述冷却液控制阀还包括执行件和底座,所述执行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执行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阀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阀芯转动;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执行件的一面与所述阀体焊接。

8、可选地,所述阀芯朝向所述执行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周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执行件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机连接。

9、可选地,所述冷却液控制阀还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与所述阀体背离所述阀芯的一面连接,所述流道板内设置有多个介质流道,每一所述介质流道包括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二进口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管路的快插接头。

10、可选地,所述阀体朝向所述流道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朝向所述流道板的一面与所述流道板过盈配合。

11、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

12、在本技术中,介质从腔室的第一进口流入后从第一出口流向阀芯的连通流道,通过连通流道引流流向阀体上的其它腔室,从而实现冷却回路中的介质控制。通过改变阀芯的位置连通阀体内特定的腔室,进而调节介质在腔室中的流量比例。本技术中阀体和阀芯对布置空间要求较小,通用性较好,在满足介质流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起到降低成本、提高分配效率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和第一密封件,所述阀体具有容置槽和沿所述阀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用于介质流通的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均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一进口与外部连通;所述阀芯包括多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所述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以控制不同所述腔室之间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改变介质的流通方向;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对应所述第一出口处设置有避让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多个用于介质流通的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阀芯包括三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体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转动,以控制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五腔室和所述第六腔室两两对应地切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且两个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形成三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两个所述隔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的间距逐渐扩大;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接触面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呈桶状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容置槽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阀芯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开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支撑层和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套设在所述支撑层外周,所述支撑层朝向所述密封层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密封层的轴向延伸,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避让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控制阀还包括执行件和底座,所述执行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执行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阀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阀芯转动;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执行件的一面与所述阀体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朝向所述执行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周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执行件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控制阀还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与所述阀体背离所述阀芯的一面连接,所述流道板内设置有多个介质流道,每一所述介质流道包括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二进口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管路的快插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朝向所述流道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朝向所述流道板的一面与所述流道板过盈配合。

10.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和第一密封件,所述阀体具有容置槽和沿所述阀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用于介质流通的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均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一进口与外部连通;所述阀芯包括多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所述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以控制不同所述腔室之间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改变介质的流通方向;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对应所述第一出口处设置有避让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多个用于介质流通的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阀芯包括三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体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转动,以控制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五腔室和所述第六腔室两两对应地切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且两个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形成三个互不连通的连通流道;两个所述隔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的间距逐渐扩大;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接触面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呈桶状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黄兴来胡珂张凯曾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