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129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7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设置于半陆半水条件下,包括开口挡水层和闭合支护层;开口挡水层由钢管桩构件和锁连于钢管桩构件的第一钢板桩构件连续连接而构成,钢管桩构件用于支撑第一钢板桩构件,第一钢板桩构件用于在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最高水位的高度间进行挡水,开口挡水层的开口朝向堤岸并被堤岸封闭,从而开口挡水层与堤岸配合共同形成闭合挡水层;闭合支护层为闭合型第二钢板桩构件,用于在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底部嵌入位的高度间进行基坑维稳;闭合支护层顶端高于预设基底并低于预设最高水位,闭合支护层位于开口挡水层的内侧,从而闭合支护层与开口挡水层之间形成有夹层,夹层内填充有回填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桥梁建设,尤其是涉及在岸堤与河床交接位置处为桥梁承台施工提供无水作业环境的一种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跨江跨河交通桥梁愈发常见。在桥梁建设施工中,当桥梁墩台位于水面下时,需采用围堰在施工位置形成无水作业环境,围堰是一种临时性围护结构,用于防止水和土进入施工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承台。

2、桥梁承台有时会设置于堤岸与河床的交接位置,则承台基坑面临半陆半水的工程条件,在此设置的承台围堰要同时承担挡水及维持基坑稳定的作用。围堰最常用的形式是钢板桩围堰,钢板桩顶端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以满足挡水要求,同时钢板桩底端要有足够的嵌入深度以满足基底抗隆起的稳定性要求,由此,在这种半陆半水条件下,钢板桩会出现过长的问题。过长的钢板桩需要现场焊接制作,导运难度大,而且在施打钢板桩时会带来定位难、易偏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保证在半陆半水条件下的围堰性能的同时能有效缩短钢板桩桩长。

2、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设置于半陆半水条件下,用于与堤岸配合共同形成围堰,所述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包括开口挡水层和闭合支护层;所述开口挡水层由钢管桩构件和锁连于所述钢管桩构件的第一钢板桩构件连续连接而构成,所述钢管桩构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用于在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最高水位的高度间进行挡水,所述开口挡水层的开口朝向堤岸并被堤岸封闭,从而所述开口挡水层与堤岸配合共同形成闭合挡水层;所述闭合支护层为闭合型第二钢板桩构件,用于在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底部嵌入位的高度间进行基坑维稳;所述闭合支护层顶端高于预设基底并低于预设最高水位,所述闭合支护层位于所述开口挡水层的内侧,从而所述闭合支护层与所述开口挡水层之间形成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回填土。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的高度为h2,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最高水位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高于围堰的预设基底的高度为h2,则:h1<h2,h1<h1,h2<h1。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由多个高度为h1的第一钢板桩依次锁连形成,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由多个高度为h2的第二钢板桩依次锁连并最终首尾相连形成。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板桩、所述第二钢板桩均为u型钢板桩、z型钢板桩中的一种。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板桩的两侧、所述第二钢板桩的两侧均带有锁扣条,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上的相邻两第一钢板桩、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上的相邻两第二钢板桩均通过两锁扣条的相互咬合进行锁连。

8、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桩构件具有侧扣条,所述第一钢板桩通过所述锁扣条与所述侧扣条相咬合而锁连于所述钢管桩构件上。

9、进一步的,在所述闭合支护层内侧设有围檩。

10、进一步的,所述回填土包括素填土及沙袋。

11、本申请的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针对半陆半水临水桥梁承台围堰工程,对围堰结构功能进行分解而设计。其中开口挡水层通过第一钢板桩构件与堤岸配合共同形成闭合挡水层,承担围堰的阻水功能,第一钢板桩构件由钢管桩构件支撑而无需施作内支撑;其中闭合支护层通过嵌入基底的第二钢板桩构件进行基坑维稳,钢板桩桩顶标高低于预设最高水位;其中回填土用于增强开口挡水层与闭合支护层的整体性以维持围堰的结构稳定;由此能保证在半陆半水条件下的围堰性能,并且通过如此的结构分解设计,围堰的整体高度由第一钢板桩构件和第二钢板桩构件接合达到,从而避免了需采用的钢板桩长度过长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设置于半陆半水条件下,用于与堤岸配合共同形成围堰,所述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包括开口挡水层和闭合支护层;所述开口挡水层由钢管桩构件和锁连于所述钢管桩构件的第一钢板桩构件连续连接而构成,所述钢管桩构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用于在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最高水位的高度间进行挡水,所述开口挡水层的开口朝向堤岸并被堤岸封闭,从而所述开口挡水层与堤岸配合共同形成闭合挡水层;所述闭合支护层为闭合型第二钢板桩构件,用于在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底部嵌入位的高度间进行基坑维稳;所述闭合支护层顶端高于预设基底并低于预设最高水位,所述闭合支护层位于所述开口挡水层的内侧,从而所述闭合支护层与所述开口挡水层之间形成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回填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的高度为H2,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最高水位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高于围堰的预设基底的高度为h2,则:H1<H2,h1<H1,h2<h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由多个高度为H1的第一钢板桩依次锁连形成,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由多个高度为H2的第二钢板桩依次锁连并最终首尾相连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桩、所述第二钢板桩均为U型钢板桩、Z型钢板桩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桩的两侧、所述第二钢板桩的两侧均带有锁扣条,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上的相邻两第一钢板桩、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上的相邻两第二钢板桩均通过两锁扣条的相互咬合进行锁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构件具有侧扣条,所述第一钢板桩通过所述锁扣条与所述侧扣条相咬合而锁连于所述钢管桩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闭合支护层内侧设有围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包括素填土及沙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设置于半陆半水条件下,用于与堤岸配合共同形成围堰,所述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包括开口挡水层和闭合支护层;所述开口挡水层由钢管桩构件和锁连于所述钢管桩构件的第一钢板桩构件连续连接而构成,所述钢管桩构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用于在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最高水位的高度间进行挡水,所述开口挡水层的开口朝向堤岸并被堤岸封闭,从而所述开口挡水层与堤岸配合共同形成闭合挡水层;所述闭合支护层为闭合型第二钢板桩构件,用于在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底部嵌入位的高度间进行基坑维稳;所述闭合支护层顶端高于预设基底并低于预设最高水位,所述闭合支护层位于所述开口挡水层的内侧,从而所述闭合支护层与所述开口挡水层之间形成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回填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桩构件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的高度为h2,围堰的预设基底至预设最高水位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钢板桩构件高于围堰的预设基底的高度为h2,则:h1<h2,h1<h1,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焕重林立文倪顺天季旋杨峰王斌斌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