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1124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一种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支模制作预制过梁,预制过梁的侧面设有凹槽;S2、砌筑墙体,在规定位置放置预制过梁,凹槽正对配电箱预留孔,凹槽内贴设保温板;S3、管线开槽,取出保温板,进行管线开槽;S4、开槽完毕后,放回保温板;S5、抹灰收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预制过梁开槽量过大的问题,提高结构安全性和观感质量,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一种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二次结构配电箱管线施工中,为保证砌筑墙体的稳定性,普遍做法是在砌筑墙下方设置预制混凝土过梁,然后对过梁进行开槽剔凿。预制过梁开槽影响预制过梁的整体性,对过梁的强度造成一定损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的安全性,收边收口难度系数增大,开槽处再抹灰容易空鼓、开裂,出现质量问题。此类施工方法不仅影响结构安全和观感质量,后期还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为施工增加额外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降低开槽量,提高结构安全性,提高施工质量。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支模制作预制过梁

5、预制过梁的侧面设有凹槽;

6、s2、砌筑墙体,在规定位置放置预制过梁,凹槽正对配电箱预留孔,凹槽内贴设保温板;

7、s3、管线开槽

8、取出保温板,进行管线开槽;

9、s4、开槽完毕后,放回保温板;

10、s5、抹灰收面。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2、1)减少了预制过梁开槽量过大的问题,提高结构安全性和观感质量,提高施工质量;

13、2)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14、3)降低了后期的修补工作,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节约资源。

1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优化方案是:

16、所述预制过梁的厚度小于墙体的厚度。

17、所述凹槽的长度与配电箱预留孔的宽度相适应。

18、所述保温板为挤塑聚苯板。

19、所述保温板的外侧面与墙体的外墙面平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过梁的厚度小于墙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长度与配电箱预留孔的宽度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挤塑聚苯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的外侧面与墙体的外墙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过梁的厚度小于墙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配电箱过梁管线免开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迎新赵言彭辉鲁占全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