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多个方面:建筑工程是指用建筑材料建造的用于一切生产生活及环境治理方面的工程设施。从狭义上讲,它主要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如公寓、别墅、学校、医院等,同时也包括公路、铁路等建筑。建筑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工程类型:房屋工程:工业建筑工程;交通建筑工程;水利建筑工程等;其中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就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是通过旋挖钻机搭载的旋挖钻头,将地面土壤逐层钻取,形成一定深度的孔洞。随后,在孔洞中吊放钢筋笼,并进行混凝土灌注,最终形成一个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桩体,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但是现有的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在施工时还存在以下问题:1、技术创新不足;2、环保创新欠缺,浪费大量资源;3、施工管理方面的不足。
2、因此,亟需对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s1:施工准备:1.测量定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坐标进行单位工程定位测量,然后根据设计图纸用石灰将混凝土导墙边线放出;
3、2.导墙施工:在桩顶上部施作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导墙,导墙宽为每侧1.2m,厚25cm,直径为1220cm,强度等级为c20混
4、3.施工管理准备:建立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引入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辅助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作业和监测,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测和预警;
5、s2:护筒埋设: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护筒的埋设采用旋挖钻机静压法;
6、s3:钻机成孔及检测:1.钻机就位:护筒埋设完成后,检查旋挖机工作状态,状态良好情况下将旋挖机移动至需施工灌注桩前,利用钻机的自动调整控制系统,对钻机进行调平、对钻杆的垂直度进行调整,并对准桩位,开启钻孔机进行钻孔施工;在钻孔时,引入先进的钻进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钻孔过程中的土层变化、孔壁稳定等情况,在成孔时采用更高效的泥浆泵和更大容量的泥浆池;新型动力系统带动钻孔机运行;
7、2.成孔检测:旋挖机钻进过程中,定时对钻进深度进行测量,在接近设计深度时,减缓钻进速度,待达到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下放钢筋探笼和测绳,检查成孔直径及成孔深度;
8、s4:初次清孔:钻进至设计孔深并进行成孔检测后,再将钻斗下放至孔底机械旋转数圈,将孔底虚土尽量装入斗内,起钻后仍需对孔底虚土进行清理;
9、s5:钢筋笼安装:1.钢筋笼制作:钢筋进场后钢筋班组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现场施工员的指导下进行下料,然后进行钢筋笼的制作;钢筋笼制作时采用自动化、模块化的钢筋笼制作技术;
10、2.钢筋笼吊装:灌注桩成孔并完成第一次清孔后,将按设计要求制作的已经过验收的钢筋笼放入孔内,下放时应保证钢筋笼顺直,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就位后焊制定位钢筋,在吊装安装时采用导向装置、定位器等辅助工具;
11、s6:下导管:钢筋笼下放至设计深度后,立即下放混凝土输送导管,完全下放导管到孔底,并经检查无误后,轻轻提起导管,控制底口距离孔底0.25~0.4m,并位于钻孔中央;
12、s7:二次清孔:钢筋笼及导管安装完成后再次对孔深进行测量,孔内沉渣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进行二次清孔。往孔内加清水循环泥浆,并安装一个泥浆分离器,直至孔内泥浆达到设计要求;
13、s8:灌注水下混凝土:
14、s8.1:清孔达到要求后应下入砼灌注导管进行砼的灌注工作;
15、s8.2:砼灌注前砼导管要安装牢固,安放好密封圈,导管底端距孔底0.3-0.5m;
16、s8.3:砼的初灌量以保证初灌时导管底端埋入砼面以下1.0m;
17、s8.4:导管埋深宜为2-6m,测量导管埋深及导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
18、s8.5:混凝土连续灌注,每根桩的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
19、s8.6:控制最后一次的灌注量,桩顶不偏低,凿除的泛浆高度保证曝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
20、s9:拔护筒、移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拔除护筒,移动旋挖钻机至下一灌注桩进行施工;
21、s10:凿桩头:成桩后,强度达到要求,将桩周围土石方开挖,达到承台底部标高后,采用人工进行桩头处理,达到设计桩顶标高并符合设计强度要求;
22、s11:桩基质量检测:咬合桩采用超声波进行检测桩身质量,检测根数为总数的20%,且不得少于5根,当根据超声波判定的桩身完整性类别有ⅲ、ⅳ类时,应采用钻芯法进行补充检测,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每桩钻1孔,且不得少于3根。
23、优选的,所述s1中的导墙施工流程如下:
24、s1.1:平整场地:清除地表杂物,填平碾压地面管线迁移的沟槽;
25、s1.2:测放桩位: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计算排桩中心线坐标,采用全站仪根据地面导线控制点进行实地放样,并作好护桩,作为导墙施工的控制中线;
26、s1.3:导墙沟槽开挖:在桩位放样线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沟槽的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施工,开挖深度为场地面下15㎝,使导墙顶高于原地面,开挖结束后,立即将中心线引入沟槽下,以控制底模及模板施工;
27、s1.4:模板施工:模板采用自制整体钢模,导墙预留定位孔模板直径为1220cm管套直径放大2cm。模板加固采用5×10方木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1米;
28、s1.5:混凝土施工:导墙采用商品混凝土,人工入模,混凝土浇筑时两边对称交替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b50振捣器,振捣间距为600mm左右,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拆模,拆模后立即加设对口撑,保证导墙在施工中保持稳定,导墙预留孔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
29、优选的,所述s3中钻机成孔的施工顺序为:支护桩结构形式采用咬合桩,桩的排列方式按照一条钢筋混凝土b桩和一条素混凝土a桩间隔布置,根据施工的先后顺序将桩分为a、b两种桩,先施工不配筋的a桩,b桩需配筋,b桩成桩时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进行咬合,要求a桩强度达到85%以上,方可施工b桩。
30、优选的,所述s3中钻机成孔的施工过程包括:
31、s3.1:制浆材料制备:制浆材料采用膨润土,膨润土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导墙施工流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钻机成孔的施工顺序为:支护桩结构形式采用咬合桩,桩的排列方式按照一条钢筋混凝土B桩和一条素混凝土A桩间隔布置,根据施工的先后顺序将桩分为A、B两种桩,先施工不配筋的A桩,B桩需配筋,B桩成桩时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进行咬合,要求A桩强度达到85%以上,方可施工B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钻机成孔的施工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初次清孔采用沉渣处理钻斗来排出沉渣,清孔完成后,孔底沉渣厚度满足以下要求:咬合桩沉渣厚度<200mm,工程桩沉渣厚度≤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导管的下放采用专用的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成桩后实际有效桩长不小于设计有效桩长,孔内沉渣厚度为咬合桩<200mm,工程桩≤50mm,孔底500mm内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砼的灌注采用C45和C20水下商品砼,砼的坍落度为180-200mm,砼灌注的充盈系数≥1.0,坍落度应控制在18-22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为0.25-0.4m,储料斗首批混凝土储量保证灌注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1.0m,混凝土初凝时间应大于整桩灌注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钻进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定位、自动纠偏系统,确保钻孔的精度和垂直度,所述S3中的新型动力系统采用电力、混合动力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导墙施工流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钻机成孔的施工顺序为:支护桩结构形式采用咬合桩,桩的排列方式按照一条钢筋混凝土b桩和一条素混凝土a桩间隔布置,根据施工的先后顺序将桩分为a、b两种桩,先施工不配筋的a桩,b桩需配筋,b桩成桩时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进行咬合,要求a桩强度达到85%以上,方可施工b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钻机成孔的施工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初次清孔采用沉渣处理钻斗来排出沉渣,清孔完成后,孔底沉渣厚度满足以下要求:咬合桩沉渣厚度<200mm,工程桩沉渣厚度≤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导管的下放采用专用的螺旋丝扣导管,导管采用300mm内径导管,中间节长2.6m,最下节长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明,郑元力,吴曙光,彭华,王素坤,杨鹏,胡雁,施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蛇口招商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