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
技术介绍
1、关节融合术是一种人工引导的关节骨性强硬的手术,最终导致骨融合的过程,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承重关节之一,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形成,属于屈戊关节,关节面之间紧密接合,以在冠状轴屈伸活动为主要功能,是将人体重力由垂直柱状转化为弓状平面负重形式的重要关节,踝关节融合术是终止病变,解除疼痛,纠正畸形并提供关节稳定的有效手段,踝关节融合术就是在患者小腿的胫腓骨与足部的距骨之间(即踝关节位置处)植入自体骨,以使二者连成一体,使踝关节形成骨性融合,从而最终消除患者的踝关节疼痛,并能够保持基本的行走和运动功能。
2、目前市场上的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足踝融合术是一种接骨术,也是一种现代骨折固定的新发展趋势,它采用了骨折加压复位技术,并用髓腔内植入物中心轴固定来维持骨折对位,使手术暴露和软组织剥离最小化,能够提高骨折愈合率,足踝融合结构通常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外科手术技术对损伤部位进行固定以便于损伤部位恢复,但是大部分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定位,比如,传统踝关节融合螺钉固定时,踝关节需要保持背身90°的功能位,螺钉需从距骨顶由前向后下打入跟骨,或者从足底垂直向上经过跟骨、距骨顶到达胫骨远端,理想位置不易把握,在手术过程中一般全依靠医生的人为因素进行融合定位,术中往往需要导针多次固定以求最佳位置,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且现有踝关节融合定位装置的足踝部均为固定式,无法进行调整,如此单一规格的踝关节融合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大部分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定位,比如,传统踝关节融合螺钉固定时,踝关节需要保持背身90°的功能位,螺钉需从距骨顶由前向后下打入跟骨,或者从足底垂直向上经过跟骨、距骨顶到达胫骨远端,理想位置不易把握,在手术过程中一般全依靠医生的人为因素进行融合定位,术中往往需要导针多次固定以求最佳位置,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且现有踝关节融合定位装置的足踝部均为固定式,无法进行调整,如此单一规格的踝关节融合定位装置就无法适用于不同的患者,造成其使用的实用性及适用性大幅度降低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便于使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包括足踝融合主体,所述足踝融合主体包括足踝主体,所述足踝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钉,所述足踝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一定位钉内部的第二定位钉,所述足踝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一定位钉的第三定位钉。
5、一种关节融合装置,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的底部通过第一调节机构与底板的右侧连接,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侧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带,所述侧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侧板的前侧且位于报警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指示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口,所述侧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6、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转杆,所述侧板的前侧外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一转杆,所述侧板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转杆连接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底板左侧连接的连接板,所述侧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球,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定位球相适配的滑槽,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滑槽相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感应器。
7、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转杆,所述侧板的前侧外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二转杆,所述侧板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与第二转杆连接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块,所述第二转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与侧板内壁连接的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外部均活动安装有辅助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左侧且位于侧板左侧外部均固定安装有与辅助块连接的夹持块。
8、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底板的前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底板前侧外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带。
9、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上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毛面,所述底板的前侧开设有与移动块相适配的移动槽。
10、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左侧开设有与滑块和辅助块相适配的活动槽。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钉、第二定位钉和第三定位钉,第一定位钉为主钉可以有效的将足踝关节处融合连接,第二定位钉可以有效的对第一定位钉进行固定,第三定位钉可以有效的对第一定位钉进行加固,从而使得足踝在融合的过程中比较稳固。
14、2、该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通过设置夹持块,先将脚放置在底板上,且脚后跟紧贴侧板,再通过第一调节带将腿杆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移动块和固定杆调节第二调节带至需要的位置,拉动第二调节带对脚背进行初步固定,再转动第二转杆使其通过第二轴承稳定的转动,第二转杆转动带动两个滑块相对螺纹移动,使滑块移动带动夹持块移动,夹持块通过辅助块和导向杆之间的配合,可以稳定的移动,通过两个夹持块相对移动对足踝进行二次固定,使足踝在融合时可以固定。
15、3、该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通过设置感应器,先转动第一转杆使其通过第一轴承稳定的转动,第一转杆转动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转动带动底板转动进行调节角度,同时定位球在连接板上的滑槽中滑动,且通过伸缩杆和弹簧之间的配合可以自由伸缩,当定位球移动至定位槽与感应器相触时,底板与侧板为垂直度状态,此时感应器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和指示灯进行提醒,从而使足踝在融合的时候可以精准的调节角度,实现便于使用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包括足踝融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踝融合主体(1)包括足踝主体(101),所述足踝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钉(102),所述足踝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一定位钉(102)内部的第二定位钉(103),所述足踝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一定位钉(102)的第三定位钉(104)。
2.一种关节融合装置,包括侧板(2)和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底部通过第一调节机构(4)与底板(3)的右侧连接,所述侧板(2)上设置有定位机构(5),所述侧板(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带(6),所述侧板(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7),所述侧板(2)的前侧且位于报警器(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指示灯(8),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9),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通口(10),所述侧板(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转杆(401),所述侧板(2)的前侧外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一转杆(401),所述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第二转杆(501),所述侧板(2)的前侧外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二转杆(501),所述侧板(2)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与第二转杆(501)连接的第二轴承(502),所述第二转杆(501)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块(503),所述第二转杆(5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与侧板(2)内壁连接的导向杆(504),两个所述导向杆(504)的外部均活动安装有辅助块(505),两个所述滑块(503)的左侧且位于侧板(2)左侧外部均固定安装有与辅助块(505)连接的夹持块(50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9)包括固定杆(901),所述底板(3)的前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901),所述固定杆(901)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底板(3)前侧外部的移动块(902),所述移动块(90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带(9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带(6)和第二调节带(903)上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毛面,所述底板(3)的前侧开设有与移动块(902)相适配的移动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左侧开设有与滑块(503)和辅助块(505)相适配的活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包括足踝融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踝融合主体(1)包括足踝主体(101),所述足踝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钉(102),所述足踝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一定位钉(102)内部的第二定位钉(103),所述足踝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贯穿第一定位钉(102)的第三定位钉(104)。
2.一种关节融合装置,包括侧板(2)和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底部通过第一调节机构(4)与底板(3)的右侧连接,所述侧板(2)上设置有定位机构(5),所述侧板(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带(6),所述侧板(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7),所述侧板(2)的前侧且位于报警器(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指示灯(8),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9),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通口(10),所述侧板(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足踝融合结构及关节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转杆(401),所述侧板(2)的前侧外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一转杆(401),所述侧板(2)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转杆(401)连接的第一轴承(402),所述第一转杆(40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底板(3)左侧连接的连接板(403),所述侧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404),所述防护罩(4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405),所述伸缩杆(405)的外部套接有弹簧(406),所述伸缩杆(4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球(407),所述连接板(403)上开设有与定位球(407)相适配的滑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舟,张靖,朱治同,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