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框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0676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3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附着框安装装置,附着框安装装置包括引进梁、第一连接耳板以及多组吊耳,第一连接耳板设置在引进梁的第一端的顶面,用于与塔机吊钩连接,多组吊耳均设置在引进梁的第二端的底面,并沿自引进梁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间隔布置,吊耳用于与附着框的框梁连接。本技术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应用于附着框安装,可实现框梁准确地移动至塔身外侧的附着位置,无需通过手扳葫芦等工具对待安装的框梁进行牵引,极大地简化了安装的操作难度,有效提升安装效率和安全性,且适用于超大型塔机的附着框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附着框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当塔机达到一定的高度后,结构强度无法满足要求,此时,则需要安装附着装置。附着装置的作用是将塔机的塔身与建筑物连接在一起,以减少上部塔身的自由长度,从而防止塔机因大风或者超载而发生折弯和倾覆的危险。附着框是附着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环绕在塔身外围的框架,起到连接附墙杆与塔身的作用。

2、在现有的技术中,附着框由多个框梁连接构成,安装方式为由塔机的吊钩直接连接并吊起框梁,再通过手扳葫芦等工具将框梁牵引到塔身的外侧并进行固定安装,多个框梁依次吊装并相互拼接从而形成附着框。但是,此种安装方式操作难度高、安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由于手扳葫芦等工具绷断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安全性较低,特别对于超大型塔机的附着框安装,框梁重量较重,此种安装方式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附着框安装装置和附着框安装方法,旨在解决附着框安装存在的操作难度高、安装效率低、安全性较低以及适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附着框安装装置,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包括:

3、引进梁;

4、第一连接耳板,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引进梁的第一端的顶面,用于与塔机吊钩连接;

5、多组吊耳,均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引进梁的第二端的底面,并沿自所述引进梁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吊耳用于与附着框的框梁连接。

6、可选地,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还包括:

7、第二连接耳板,设置在所述引进梁的第一端的底面;

8、支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耳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朝远离所述引进梁的第二端方向向下倾斜延伸,并用于与所述塔机吊钩连接。

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10、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

11、中间连接杆;

12、接头,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位置沿所述中间连接杆的轴向可调,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连接端;

13、主撑杆,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位置沿所述中间连接杆的轴向可调,另一端为所述第二连接端。

14、可选地,所述中间连接杆为螺杆,所述中间连接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螺接有第一锁止螺母和第二锁止螺母,所述接头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第一端螺接并与所述第一锁止螺母止挡配合,所述主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第二端螺接并与所述第二锁止螺母止挡配合。

15、可选地,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还包括吊索,所述吊索的一端选择性地与多组所述吊耳中的任意一组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框梁连接。

16、可选地,所述吊索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所述吊耳可拆卸连接。

17、可选地,每组所述吊耳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布的所述吊耳,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包括多条所述吊索,多条所述吊索相互缠绕且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一组所述吊耳中的多个所述吊耳连接。

18、可选地,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布的所述第一连接耳板。

19、可选地,所述引进梁为h型钢结构。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附着框安装的过程中,第一连接耳板与塔机吊钩连接,待安装的框梁可根据重量选择与一组吊耳连接,如此,通过塔机吊钩吊运引进梁并使引进梁的第二端伸向塔机的塔身内,可带动待安装的框梁准确地移动至塔身外侧的附着位置,无需通过手扳葫芦等工具对待安装的框梁进行牵引,极大地简化了安装的操作难度,有效提升安装效率和安全性,且适用于超大型塔机的附着框安装;另外,吊耳设置有多组并沿自引进梁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间隔布置,如此设置,可根据待安装的框梁的重量,选择合适一组吊耳进行连接,以使得吊装过程中引进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易于保持水平,从而使得吊装过程中附着框安装装置、塔机吊钩以及待安装的框梁连接形成的整体结构能够易于保持平稳状态。

21、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0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杆(501)为螺杆,所述中间连接杆(5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螺接有第一锁止螺母和第二锁止螺母,所述接头(502)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杆(501)的第一端螺接并与所述第一锁止螺母止挡配合,所述主撑杆(503)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杆(501)的第二端螺接并与所述第二锁止螺母止挡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还包括吊索(600),所述吊索(600)的一端选择性地与多组所述吊耳(300)中的任意一组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框梁(8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600)的一端通过卸扣(900)与所述吊耳(300)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吊耳(300)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布的所述吊耳(300),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包括多条所述吊索(600),多条所述吊索(600)相互缠绕且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一组所述吊耳(300)中的多个所述吊耳(30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布的所述第一连接耳板(2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进梁(100)为H型钢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框安装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0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杆(501)为螺杆,所述中间连接杆(5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螺接有第一锁止螺母和第二锁止螺母,所述接头(502)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杆(501)的第一端螺接并与所述第一锁止螺母止挡配合,所述主撑杆(503)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杆(501)的第二端螺接并与所述第二锁止螺母止挡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靖遥付英雄刘圣平汪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