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0590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为了解决锂二次电池循环性能差、阻抗高、产气严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第一添加剂、第二添加剂和第三添加剂,第一添加剂选自式Ⅰ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式Ⅰ为第二添加剂选自式Ⅱ和/或式Ⅲ所示化合物,式Ⅱ为式Ⅲ为第三添加剂选自含有双键的环状碳酸酯、含有卤素的环状碳酸酯、磺酸酯、硫酸酯、亚硫酸酯、酸酐、苯化合物、氟代苯化合物、腈类化合物、磷酸酯、亚磷酸酯、硼化合物、胺化合物、含硅化合物、杂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三种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改善了电池的循环性能、降低了电池阻抗以及减少了电池的产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或称锂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储存时间长、自放电小等优点,作为理想的储能装置有望逐步替代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传统储能装置。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的拓展,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又提出更高的挑战,即需要进一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降低其阻抗以及减少其产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循环性能、降低电池阻抗以及减少电池产气的非水电解液,进一步提供一种包含该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第一添加剂、第二添加剂和第三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式ⅰ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式ⅰ为其中,r1、r2、r3、r4分别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卤代烷基、氰基、卤基、-cocn、-cor8、烯基、卤代烯基、炔基或卤代炔基,并且r1、r2、r3、r4中至少有一个为氰基或-cocn,r8选自烷基;

4、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式ⅱ所示化合物和/或式ⅲ所示化合物,所述式ⅱ为其中,r5、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卤代烷基或氰基;所述式ⅲ为其中,r7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5、所述第三添加剂选自含有双键的环状碳酸酯、含有卤素的环状碳酸酯、磺酸酯、硫酸酯、亚硫酸酯、酸酐、苯化合物、氟代苯化合物、腈类化合物、磷酸酯、亚磷酸酯、硼化合物、胺化合物、含硅化合物、杂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本专利技术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第一添加剂、第二添加剂和第三添加剂,使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通过上述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正负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正极与电解液、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稳定性,从而改善了电池常温及高温的循环性能,降低了电池常温或高温的阻抗以及减少了电池在高温下的产气。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常温指25℃,所述高温指45~60℃。

7、优选地,所述r1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氰基,所述r2选自氢或氰基,所述r3选自氢或卤基,所述r4选自氢、-cocn、-cor8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所述r8选自碳原子数为2~4的烷基,所述卤基为氟。

8、进一步地,所述r1选自甲基或氰基。

9、进一步地,所述r4选自氢、-cocn、-coc(ch3)3或乙基。

10、优选地,所述r5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烯基、碳原子数为1~3的氟代烷基、氰基或碳原子数为2~4的烷基,所述r6选自氢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烯基。

11、进一步地,所述r5选自乙烯基、氰基、氟代甲基或异丙基。

12、进一步地,所述r6选自氢或乙烯基。

13、优选地,所述r7选自氢、甲基、乙基或丙基。

14、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式ⅰ为

15、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式ⅱ为

16、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式ⅲ为一些具体且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添加剂为式ⅰ所示化合物,所述式ⅰ为所述第二添加剂为式ⅲ所示化合物,所述式ⅲ为

17、优选地,所述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分别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05%~5%。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分别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05%~2%,例如0.05%、0.1%、0.3%、0.5%、0.8%、1%、1.3%、1.5%、1.8%或2%等。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添加剂和所述第二添加剂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1%~3%,例如1%、1.3%、1.5%、1.8%、2%、2.3%、2.5%、2.8%、3%等。

20、优选地,所述第三添加剂选自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亚硫酸乙烯酯、1,3-丙磺酸内酯、联苯、琥珀酸酐、戊二酸酐、环己基苯、叔丁基苯、叔戊基苯、间氟甲苯、3,4-二氟甲苯、4-溴2-氟苯甲醚、对氟甲苯、对二甲苯、1,2-二甲氧基-4-硝基苯、n-苯基马来酰亚胺、五氟苯甲醚、2,5-二叔丁基、1,4-二甲氧基苯、己二腈、己烷三腈、丁二腈、1,2,3-三(2-氰乙氧基)丙烷、正丁胺、乙醇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乙胺三甲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磷酸三苯酯、庚二腈、2-乙氧基-2,4,4,6,6-五氟三聚磷腈、2-氟吡啶、1,3-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21、优选地,所述第三添加剂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3%~10%。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添加剂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5%~8%,更进一步为2%~6%,再进一步为3%~5%。

23、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添加剂为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磺酸内酯。

24、进一步地,所述碳酸亚乙烯酯和1,3-丙磺酸内酯质量比为1:(0.5~1.5),例如1:0.5、1:0.8、1:1、1:1.3、1:1.5等。

25、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碳酸酯、取代或未取代的羧酸酯、取代或未取代的醚、取代或未取代的砜、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砜、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中的一种或多种,取代所用的基团包括氟原子。

26、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氟代碳酸乙烯酯、二氟碳酸乙烯酯、三氟乙基碳酸酯、氟代乙砜、四氟乙基四氟丙醚,三氟乙基六氟丙基醚、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乙二醇二甲醚、r-丁内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丙酸丙酯、丙酸丁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环丁砜、甲基乙基砜、二甲亚砜、氟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27、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60%~90%,进一步为70%~85%,更进一步为75~80%。

28、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氟代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

29、进一步地,碳酸乙烯酯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15%~25%,碳酸二乙酯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5%~15%,碳酸丙烯酯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3%~8%,碳酸甲乙酯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35%~45%,氟代碳酸乙烯酯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3%~8%。

30、优选地,所述锂盐包括第一锂盐和第二锂盐,所述第一锂盐为六氟磷酸锂,所述第二锂盐选自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四氟硼酸锂、二草酸硼酸锂、草酸二氟硼酸锂、二氟草酸磷酸锂、四氟草酸磷酸锂、氟磺酸锂以及4,5-二氰基-2-三氟甲基咪唑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31、优选地,所述锂盐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8%~30%,进一步为10%~20%,例如10%、12%、14%、16%、18%、20%等。

32、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锂盐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第一添加剂、第二添加剂和第三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式Ⅰ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式Ⅰ为其中,R1、R2、R3、R4分别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卤代烷基、氰基、卤基、-COCN、-COR8、烯基、卤代烯基、炔基或卤代炔基,并且R1、R2、R3、R4中至少有一个为氰基或-COCN,R8选自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氰基,所述R2选自氢或氰基,所述R3选自氢或卤基,所述R4选自氢、-COCN、-COR8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所述R8选自碳原子数为2~4的烷基,所述卤基为氟;和/或,所述R5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烯基、碳原子数为1~3的氟代烷基、氰基或碳原子数为2~4的烷基,所述R6选自氢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烯基;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分别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0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和所述第二添加剂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添加剂选自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亚硫酸乙烯酯、1,3-丙磺酸内酯、联苯、琥珀酸酐、戊二酸酐、环己基苯、叔丁基苯、叔戊基苯、间氟甲苯、3,4-二氟甲苯、4-溴2-氟苯甲醚、对氟甲苯、对二甲苯、1,2-二甲氧基-4-硝基苯、N-苯基马来酰亚胺、五氟苯甲醚、2,5-二叔丁基、1,4-二甲氧基苯、己二腈、己烷三腈、丁二腈、1,2,3-三(2-氰乙氧基)丙烷、正丁胺、乙醇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乙胺三甲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磷酸三苯酯、庚二腈、2-乙氧基-2,4,4,6,6-五氟三聚磷腈、2-氟吡啶、1,3-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碳酸酯、取代或未取代的羧酸酯、取代或未取代的醚、取代或未取代的砜、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砜、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中的一种或多种,取代所用的基团包括氟原子;和/或,所述有机溶剂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60%~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氟代碳酸乙烯酯、二氟碳酸乙烯酯、三氟乙基碳酸酯、氟代乙砜、四氟乙基四氟丙醚,三氟乙基六氟丙基醚、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乙二醇二甲醚、r-丁内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丙酸丙酯、丙酸丁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环丁砜、甲基乙基砜、二甲亚砜、氟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第一锂盐和第二锂盐,所述第一锂盐为六氟磷酸锂,所述第二锂盐选自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四氟硼酸锂、二草酸硼酸锂、草酸二氟硼酸锂、二氟草酸磷酸锂、四氟草酸磷酸锂、氟磺酸锂以及4,5-二氰基-2-三氟甲基咪唑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锂盐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10%~15%,所述第二锂盐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1%~5%。

11.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二次电池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为LiNixCoyMnzO2或者LiNixCoyAlzO2,其中,所述x的值0~1,所述y的值为0~1,所述z的值为0~1;所述负极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金属锂、金属氧化物、锂铝合金、石墨、改性碳材料、硅、硅氧或硅氧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第一添加剂、第二添加剂和第三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式ⅰ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式ⅰ为其中,r1、r2、r3、r4分别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卤代烷基、氰基、卤基、-cocn、-cor8、烯基、卤代烯基、炔基或卤代炔基,并且r1、r2、r3、r4中至少有一个为氰基或-cocn,r8选自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氰基,所述r2选自氢或氰基,所述r3选自氢或卤基,所述r4选自氢、-cocn、-cor8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所述r8选自碳原子数为2~4的烷基,所述卤基为氟;和/或,所述r5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烯基、碳原子数为1~3的氟代烷基、氰基或碳原子数为2~4的烷基,所述r6选自氢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烯基;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所述第二添加剂分别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0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和所述第二添加剂占所述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添加剂选自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亚硫酸乙烯酯、1,3-丙磺酸内酯、联苯、琥珀酸酐、戊二酸酐、环己基苯、叔丁基苯、叔戊基苯、间氟甲苯、3,4-二氟甲苯、4-溴2-氟苯甲醚、对氟甲苯、对二甲苯、1,2-二甲氧基-4-硝基苯、n-苯基马来酰亚胺、五氟苯甲醚、2,5-二叔丁基、1,4-二甲氧基苯、己二腈、己烷三腈、丁二腈、1,2,3-三(2-氰乙氧基)丙烷、正丁胺、乙醇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乙胺三甲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磷酸三苯酯、庚二腈、2-乙氧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惠银银王婷婷甘朝伦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