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动桥湿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1、在车辆上使用制动器的制动器类型有干式制动器和湿式制动,干式制动器如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和多片干式制动器等。现在车辆车速越来越快,车辆重量也越来越大在行驶过程中,摩擦片温度会升高过快,造成摩擦片分离困难。在矿山以及其他恶劣环境工程中,工程车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种工况下,对制动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湿式制动器相比干式制动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在比较恶劣的工况以及重载的车辆上。
2、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现有的湿式制动器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3、制动器的行车制动活塞受到制动片传递过来的转动力,转动力会作用于安装复位弹簧的固定螺钉,固定螺钉长期处于扭矩作用下增加了其断裂的风险,降低了制动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能够减小甚至消除作用于固定螺钉的转动力,从而降低固定螺钉断裂风险,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制动器的可靠性。
2、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包括:
4、壳体、油缸、摩擦片组、驻车制动活塞、行车制动活塞、弹性预紧件、复位组件和防旋件;
5、所述油缸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摩擦片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驻车制动活塞和所述行车制动活塞均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油缸内,所述驻车制动活塞与所述油缸配合限定出第一油腔,所述行车制动活塞与所述油缸配合限定出
6、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油缸连接,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行车制动活塞抵接,用于使所述行车制动活塞具有远离所述摩擦片组的运动趋势;
7、所述防旋件同时与所述油缸和所述行车制动活塞连接,以限制所述行车制动活塞相对于所述油缸转动。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缸具有成型所述第二油腔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防旋件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插孔内。
9、基于上述方案,将防旋件插接在第一插孔中,防旋件的定位牢固可靠,且安装方式简单,安装难度小,安装效率高。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车制动活塞具有成型所述第二油腔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防旋件插接于所述第二插孔内。
11、基于上述方案,防旋件同时插接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防旋件与行车制动活塞和油缸的结合牢固可靠,防旋件限制行车制动活塞相对于油缸转动的效果好,行车制动活塞受到制动片的转动力传递至防旋件,转动力基本都通过防旋件传递至油缸,施加在复位组件处的转动力小,复位组件不易因转动力而损坏。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旋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与所述第二插孔的孔壁在所述行车制动活塞的滑动方向上可滑动地配合。
13、基于上述方案,由于行车制动活塞在制动或解除制动时均需要在油缸对应的活塞腔内滑动,如此,在装配防旋件时,可以使防旋件插接在第一插孔内且二者为过盈配合,防旋件不会相对于油缸滑动。防旋件与第二插孔为滑动配合,行车制动活塞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防旋件和油缸滑动。由于防旋件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能够增强防旋件的耐磨性能,防旋件在相对于行车制动活塞滑动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旋件设置为中空结构。
15、基于上述方案,防旋件的重量轻,便于安装,且耗材少,节省成本。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缸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内安装有卡簧,所述卡簧与所述弹性预紧件远离所述驻车制动活塞的一侧抵接。
17、基于上述方案,卡簧卡接在环形卡槽中,卡簧与油缸接触面积大,不易松脱,卡簧能够稳定的起到限制预紧件的作用。也即预紧件的一侧抵接在卡簧上,而卡簧与油缸相对固定,预紧件仅能够将弹力作用在驻车制动活塞上,使驻车制动活塞抵紧在行车制动活塞上。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簧与所述弹性预紧件之间设置有定距环,所述定距环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槽的横断面形状与所述卡簧卡入所述环形定位槽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适配。
19、基于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距环,在更换定距环的型号的同时能够实现预紧件的预紧力的调节,也即根据需求,能够调节预紧件初始状态下施加在驻车制动活塞上的力,调节灵活方便。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补偿套筒、轴套、弹性件和固定螺钉;所述行车制动活塞上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补偿套筒插接于所述装配孔内;所述固定螺钉穿设于所述补偿套筒内且与所述油缸固定连接;所述轴套安装在所述固定螺钉上,所述轴套的一侧与所述补偿套筒抵接,所述轴套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螺钉的端帽配合夹持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行车制动活塞具有远离所述摩擦片的运动趋势。
21、基于上述方案,在初始状态下,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其具有恢复形变的能力,弹性件能够推动行车制动活塞远离摩擦片组,摩擦片组处于未制动状态。行车制动活塞具有活塞回位行程,摩擦片组具有制动间隙,在摩擦片组未被磨损的情况下,行车制动活塞能够在进入第二油腔的液压油的推力作用下靠近摩擦片组,行车制动活塞在消除活塞回位行程的过程中消除制动间隙,实现制动。当解除制动时,液压油离开第二油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行车制动活塞复位。
22、由于摩擦片组为磨损件,随着磨损量的增加,制动间隙增大,行车制动活塞在活塞回位行程内运动时无法消除制动间隙,在此过程中,在液压油的推力下,行车制动活塞先消除活塞回位行程,此时制动间隙还未被完全消除,行车制动活塞继续靠近摩擦片组,由于补偿套筒和轴套的运动被固定螺钉限制,无法随行车制动活塞继续靠近摩擦片组,当行车制动活塞受到的推力大于补偿套筒与行车制动活塞过盈配合的摩擦力时,行车制动活塞脱开补偿套筒并相对于补偿套筒沿靠近摩擦片组的方向滑动,直至制动间隙消除,行车制动活塞压紧摩擦片组,实现制动。当解除制动时,弹性件推动轴套并带动补偿套筒和行车制动活塞一起远离摩擦片组,直至补偿套筒到达与油缸接触的限位位置,此时制动间隙由原来的大于活塞回位行程变为等于活塞的回位行程,从而实现了制动间隙的自动补偿功能。
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桥湿式制动器还包括手动式驻车制动解除螺栓,所述手动式驻车制动解除螺栓与所述油缸连接,用于手动解除所述驻车制动活塞对所述行车制动活塞的限位。
24、基于上述方案,当车辆故障不能通过液压油解除驻车制动活塞的制动模式时,此时,可以操作手动式驻车制动解除螺栓,手动调节驻车制动活塞使其远离行车制动活塞,从而解除驻车制动活塞对行车制动活塞的制动。
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连强,石文静,郭飞航,谭钰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