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品的用户体验。在空调领域,用户不仅对制冷制热的性能有要求,对空调器的舒适度、体验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上下扫风送风的单一的送风方式也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在室内环境温度一定时,空调器的出风尤其是冷风直接吹到人身体上时,用户会感到不舒服,大大降低空调器的舒适度和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丰富了空调器出风的功能和效果,满足用户不同的送风需求,且实现空调器的无风感出风效果,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以及体验感。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导风板组件。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且包括: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运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排布且拼接以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中的至少一个为旋流导风板,所述旋流导风板用于将通过所述旋流导风板的气流进行旋转。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可运动地设于出风口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互的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轴线靠近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设置。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两端间隔设置,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能够朝向所述空调器的壳体内侧转动。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空调器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上方。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出风口内且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两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可以朝向所述空调器的壳体内侧转动。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出风状态,在所述无风感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排布且拼接以关闭所述出风口;和/或,所述空调器具有制热出风状态,在所述制热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下端均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上部,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倾斜;和/或,所述空调器具有默认出风状态,在所述默认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端均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倾斜;和/或,所述空调器具有防直吹出风状态,在所述防直吹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下端均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在自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倾斜。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为旋流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微孔。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组件还包括:内导风板,所述内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内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内侧。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背离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出风状态,在所述无风感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排布且拼接以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内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内侧且所述出风口的上部;和/或,所述空调器具有默认出风状态,在所述默认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端均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侧,所述内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在自内向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板朝向上侧倾斜,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内导风板朝向下侧倾斜;和/或,所述空调器具有制热出风状态,在所述制热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端均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侧,所述内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部,在自内向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内导风板均朝向下侧倾斜;和/或,所述空调器具有防直吹出风状态,在所述防直吹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端均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侧,所述内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在自内向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内导风板朝向上侧倾斜,所述第二导风板朝向下侧倾斜。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空调器前侧的下部,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空调器的前后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空调器的壳体上。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导风板打开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背离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空调器壳体的下方。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出风状态,在所述无风感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排布且拼接以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内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内侧且所述出风口的上部;和/或,所述空调器具有默认出风状态,在所述默认出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转动,所述第二导风板向后侧移动,所述内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在垂直于所述出风口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大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在自内向外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轴线靠近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两端间隔设置,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能够朝向所述空调器的壳体内侧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空调器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出风口内且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两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可以朝向所述空调器的壳体内侧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为旋流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微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背离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空调器前侧的下部,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空调器的前后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空调器的壳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导风板打开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背离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空调器壳体的下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为旋流导风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导风板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格栅层位于所述旋流层的内侧或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层为多个且包括第一格栅层和第二格栅层,所述第一格栅层和所述第二格栅层分别位于所述旋流层厚度方向的两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层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层包括:
2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轴线靠近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两端间隔设置,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能够朝向所述空调器的壳体内侧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空调器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导风板组件关闭所述出风口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出风口内且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两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可以朝向所述空调器的壳体内侧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为旋流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微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王波,孙泽成,张辉龙,范志成,周何杰,彭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