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叶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
技术介绍
1、混流泵的结构和性能介于轴流泵和离心泵之间,是一种吸取离心泵和轴流泵优点,补偿两方面缺点的理想泵型,蜗壳式混流泵具有结构简单、流量大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农田排灌、污水处理等领域。
2、现有技术中的叶轮虽然可以通过外置电机驱动,来完成对水流的运输,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运输时较小的杂质会穿越过滤网并与叶轮接触,而这些杂质会与叶轮接触发生碰撞使叶轮磨损,因此在叶轮使用一端后需要将叶轮更换,而现有的方式是通过将叶轮加热后压进电机输出轴的外周,但这种安装方式较为繁琐,同时不便于对叶轮进行拆卸,进而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叶轮的装拆效率,为此提出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旨在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将叶轮加热后压进电机输出轴外周的方式较为繁琐,同时不便于对叶轮进行拆卸,进而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叶轮的装拆效率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框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圆杆和所述连接杆均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圆杆的外周滑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簧一,所述压簧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拆卸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的中部,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卡块靠近所述压簧一的一侧。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转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簧二,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限位块的滑动连接在所述套筒的中部,所述套筒和所述压簧二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相接触,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凸块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凸块和所述限位槽插接配合。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卡块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圆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压簧一和所述卡块之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拉绳滚动抵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侧开设有防滑槽。
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中,通过连接杆、安装板、压簧一、卡块、卡槽、转杆和拉绳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通过将叶轮和安装板插入圆杆和连接杆的外周,并在无法深入时将连接杆旋转即可将叶轮安装,同时通过转动转杆可解除对安装板的限制,进而可将叶轮拆除,可提高叶轮的装拆效率,同时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17、2、本技术中,通过凸块、限位块、压簧二和套筒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通过按下套筒并将套筒旋转才可带动转杆旋转,进而可避免员工在安装时出现误操作导致安装板和叶轮脱落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杆(3),所述圆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框架(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壳(4),所述圆杆(3)和所述连接杆(18)均位于所述外壳(4)的内部,所述圆杆(3)的外周滑动连接有叶轮(5),所述叶轮(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板(6),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簧一(7),所述压簧一(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和所述连接杆(18)相接触,所述连接杆(18)的中部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块(8)和所述卡槽(9)插接配合,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拆卸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包括转杆(10),所述转杆(10)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的中部,所述转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11),所述拉绳(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卡块(8)靠近所述压簧一(7)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壳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8)靠近所述连接杆(18)的一侧设置有圆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压簧一(7)和所述卡块(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与所述拉绳(11)滚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5)远离所述安装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侧开设有防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杆(3),所述圆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框架(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壳(4),所述圆杆(3)和所述连接杆(18)均位于所述外壳(4)的内部,所述圆杆(3)的外周滑动连接有叶轮(5),所述叶轮(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板(6),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簧一(7),所述压簧一(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和所述连接杆(18)相接触,所述连接杆(18)的中部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块(8)和所述卡槽(9)插接配合,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拆卸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包括转杆(10),所述转杆(10)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6)的中部,所述转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11),所述拉绳(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卡块(8)靠近所述压簧一(7)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壳式混流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大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锦和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