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壳保护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0217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0
本技术公开一种模壳保护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面外圈设置有限位阻挡部,所述限位阻挡部的中部形成有安装口一,所述安装口一用于与模壳的底部卡接配合,所述限位阻挡部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卸料缺口,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水平连接槽,所述限位顶盖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口二,所述安装口二用于与模壳的顶部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口一、安装口二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支撑底座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导孔一,所述限位顶盖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导孔二,所述定位导孔一、定位导孔二间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本技术有着移动方便、保护模壳结构、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模壳配套结构,具体涉及到一种模壳保护支架


技术介绍

1、模壳是现浇混凝土施工用的一种工具。模壳施工通常主要流程为搭设满堂架-铺设木方-安装框架梁模板-铺设肋梁底模-绑扎框架梁钢筋-弹肋梁中心线-固定模壳-绑扎肋梁及楼板钢筋-浇筑混凝土。

2、建筑模壳的产生与现浇砼轻型楼盖技术密不可分。它是依据先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软件对板受力分布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在不同受力分布变化区域及节点位置范围内,最合理的布置内置模壳,以优化的混凝土受力截面和减少自重,并取得配置安全合理的最小钢筋用量,经现场浇筑砼形成良好的整体楼盖的技术。

3、模壳是保证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模板构件,通常为批量使用,其形状、结构直接关系到建筑成形的质量。

4、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模壳由于结构特性,通常为竖向堆叠存放,成堆的模壳主要依靠人力装载到运转车辆上,由转运车辆转移后,再人力从车辆上卸下,存在人工工作量大,效率低,批量搬运不便的问题;模壳在转运过程中容易相互挤压碰撞,导致模壳形变、破损,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模壳保护支架,有着移动方便、保护模壳结构、结构简单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壳保护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面外圈设置有限位阻挡部,所述限位阻挡部的中部形成有安装口一,所述安装口一用于与模壳的底部卡接配合,所述限位阻挡部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卸料缺口,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水平连接槽,所述限位顶盖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口二,所述安装口二用于与模壳的顶部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口一、安装口二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支撑底座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导孔一,所述限位顶盖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导孔二,所述定位导孔一、定位导孔二间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

3、上述方案中,通过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对堆码的模壳进行上下侧的限位和保护,支撑底座的限位阻挡部形成安装口一来定位模壳底部,模壳放置时开口向下方便于与安装口一配合,卸料缺口用于方便抬起模壳的底部边缘,支撑底座的水平连接槽可用于与叉车配合,通过叉车对保护支架及中部的模壳堆进行周转运输、装车卸料操作,限位顶盖的安装口二与模壳顶部配合限位,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的定位导孔一、定位导孔二间设置连接件来进行收紧,从而保证内部模壳的定位稳定,避免模壳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磨损,安装口一、安装口二横截面为矩形与模壳的轮廓形状对应,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含竖向杆体,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位置与安装口一对应,所述锁紧件用于可拆卸的连接连竖向杆体。

5、通过竖向杆体来保证支撑底座、限位顶盖间的相对位置,保证对模壳的定位、保护效果,通过在支撑底座上设置锁紧件,来实现与竖向杆体间的锁定和解锁,进而实现支撑底座与连接件间的连接和拆卸,方便于模壳安装和拆卸。

6、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含内弹性夹头,所述内弹性夹头的底部外圈设置有螺纹段一,所述螺纹段一螺接有位于内弹性夹头外圈的锁紧套筒,所述锁紧套筒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内弹性夹头配合的压紧段。

7、锁紧件的内弹性夹头用于与竖向杆体的外圈贴合配合,通过螺纹段一来与锁紧套筒的底部螺接配合,锁紧套筒顶部的压紧段用于使内弹性夹头收拢夹紧竖向杆体。当需要解锁竖向杆体时,转动锁紧套筒,使其向上移动,内弹性夹头弹性复位松开竖向杆体;当需要锁定竖向杆体时,转动锁紧套筒,使其向下移动,锁紧套筒顶部的压紧段向内弹性夹头弹性施加径向压力,使内弹性夹头夹紧竖向杆体。

8、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杆体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段二,所述螺纹段二与定位导孔二螺接,所述螺纹段二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限位顶盖的底面配合的阻挡头。

9、竖向杆体的螺纹段二与定位导孔二螺接,配合阻挡头与限位顶盖轴向定位,实现螺纹段二与定位导孔二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顶盖的底部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安装口二对应。

11、通过在限位顶盖的底部设锁紧件来实现与竖向杆体间的锁紧,可根据模壳堆叠高度调节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间的竖向杆体长度,使用方便。

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顶盖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吊孔。

13、通过在限位顶盖的顶部设置安装板,通过安装部上的吊孔来方便吊装设备对保护支架和模壳进行整体吊装移动,方便现场模壳周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在俯视下的外轮廓均为矩形,且矩形的外轮廓尺寸一致。

15、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外轮廓尺寸一致且为矩形,方便于整堆装车和仓库存放,减少占地空间,运输方便。

16、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连接槽沿横向设置有两个,所述水平连接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17、沿横向设置两个矩形结构的水平连接槽方便于叉车头插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支撑底座、限位顶盖配合连接件来对堆叠的模壳的上下部进行限位,通过支撑底座上开设的水平连接槽来方便于叉车头直接插接后对模壳堆进行转移,可直接实现模壳堆从地面与货车间的移动,减少人工上下料的工作量,提高模壳转移效率,使用方便;通过在限位顶盖上设置吊孔,可通过吊装设备进行模壳堆的转移,使用方便;

20、2.通过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配合连接件对堆叠的模壳进行定位后,通过车辆转移模壳时,相邻的模壳堆之间不直接接触,避免相互之间磕碰,而影响破坏模壳结构;

21、3.通过支撑底座、限位顶盖、连接件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连接件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支撑底座、限位顶盖间的距离,适用范围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面外圈设置有限位阻挡部,所述限位阻挡部的中部形成有安装口一,所述安装口一用于与模壳的底部卡接配合,所述限位阻挡部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卸料缺口,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水平连接槽,所述限位顶盖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口二,所述安装口二用于与模壳的顶部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口一、安装口二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支撑底座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导孔一,所述限位顶盖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导孔二,所述定位导孔一、定位导孔二间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含竖向杆体,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位置与安装口一对应,所述锁紧件用于可拆卸的连接连竖向杆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含内弹性夹头,所述内弹性夹头的底部外圈设置有螺纹段一,所述螺纹段一螺接有位于内弹性夹头外圈的锁紧套筒,所述锁紧套筒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内弹性夹头配合的压紧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杆体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段二,所述螺纹段二与定位导孔二螺接,所述螺纹段二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限位顶盖的底面配合的阻挡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顶盖的底部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安装口二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顶盖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吊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在俯视下的外轮廓均为矩形,且矩形的外轮廓尺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槽沿横向设置有两个,所述水平连接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和限位顶盖,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面外圈设置有限位阻挡部,所述限位阻挡部的中部形成有安装口一,所述安装口一用于与模壳的底部卡接配合,所述限位阻挡部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卸料缺口,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水平连接槽,所述限位顶盖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口二,所述安装口二用于与模壳的顶部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口一、安装口二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支撑底座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导孔一,所述限位顶盖的四周开设有定位导孔二,所述定位导孔一、定位导孔二间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含竖向杆体,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位置与安装口一对应,所述锁紧件用于可拆卸的连接连竖向杆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壳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含内弹性夹头,所述内弹性夹头的底部外圈设置有螺纹段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罗贝许勇成仟余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固武汉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