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的,特别涉及一种药物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例如,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cad)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约占亚洲人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17-35%,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影响80岁以上20%人口的全球健康负担,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给人民和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2、经皮血管成形术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治疗血管内狭窄的一项革新技术,极大的改善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然而,药物支架目前仍然面临着支架内再狭窄、支架晚期血栓等风险,此外药物支架由于其刚性的金属结构、容易断裂等原因,对于迂曲颅内血管以及下肢血管等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3、为了解决药物支架的弊端,人们专利技术了“介入无植入”的药物球囊,并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药物球囊是在球囊成形术的基础上在球囊表面涂敷抗增生药物,经球囊导管输送至靶病变位置,球囊扩张后将抗增生药物转移至血管壁,从而持久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减少血管的狭窄,达到治疗的效果。然而,目前的药物球囊的仍面临以下问题:1)药物涂层牢固度差,在输送过程中大量的药物损失。已有研究显示,目前市面上的药物球囊~80%药物在输送过程中损失(jamcollcardiolintv.2020,13(24)2840–2849.);大量的药物在到达病变位置前已经脱落损失,对于迂曲病变、弥漫性长病变,难以输送转移有效的药量,治疗效果较
4、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常常合并严重的钙化病变,尤其膝下动脉病变,中膜钙化病变比例高达72%。严重的钙化病变阻碍了药物涂层球囊上的药物转移和血管壁中的滞留,药物很快被血流冲刷掉,从而影响了药物抗增生疗效。
5、公告号为cn21538690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击波辅助药物灌注球囊导管及医疗设备,该冲击波辅助药物灌注球囊导管包括:外管;球囊,与外管的一端相连,球囊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孔;内管,依次插置在外管以及球囊内,且内管穿过球囊;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缝隙形成药物输送通道;冲击波发生器,位于球囊内,且设置在内管的外壁。该冲击波辅助药物灌注球囊导管,在球囊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液孔,且通过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缝隙形成药物输送通道,使得外部的药物可以借助药物输送通道到达球囊,再通过球囊表面的输液孔进入血管内。该专利通过内管与外管的缝隙进行输液,由于球囊较长,通过该方式远端的出液量会相对减少甚至会不出液,影响远端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远端出液量少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外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和球囊;在所述的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设有管腔;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均沿轴向贯穿整个所述球囊,所述外管在所述球囊内的部分轴向设有多个孔,所述球囊的表面设有若干微孔,所述微孔贯穿所述球囊的壁。
3、作为优选,所述孔的开口大于所述微孔的开口,所述孔与所述微孔的孔径比为1-120。
4、作为优选,所述孔在所述球囊内的所述外管上均匀分布。
5、作为优选,所述孔在所述球囊内的所述外管上不对称分布,且所述孔的中间位置的孔数量比远端和近端多。
6、作为优选,所述孔的孔径为1um-1000um,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um-100um。
7、作为优选,所述孔上设置有滤膜,所述滤膜的孔径小于所述微孔的孔径。
8、作为优选,所述球囊远端的微孔密度大于位于所述球囊近端的所述微孔密度和/或所述球囊远端的所述微孔孔径大于位于所述球囊近端的所述微孔孔径。
9、作为优选,所述球囊远端的所述微孔密度与所述球囊近端的所述微孔密度比值为1-10;所述球囊远端的所述微孔孔径与位于所述球囊近端的所述微孔孔径比值为1-8。
10、作为优选,还包括管座,所述管座上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管腔连通用于输送药液;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内管连通。
11、作为优选,所述的药液为活性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分散剂中,分散剂可选自纯化水、生理盐水、造影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液;活性药物可为纯药物或与其他成分形成的纳米药物颗粒,其他成分包括胶束、脂质体、纳米晶体、树枝状分子载体、聚合物纳米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活性药物为雷帕霉素或其衍生物、abt-578、佐他莫司、依维莫司、优美莫司、地磷莫司、替西罗莫司、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一氧化氮合酶、c3外酶、rhoa抑制剂、tubulusin、a3激动剂、cb2激动剂、17-aag、hsp90拮抗剂、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组织蛋白酶s抑制剂、紫杉醇或其衍生物、紫杉酚、多西他赛、皮质类固醇、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神经酰胺、二甲基鞘氨醇、醚连接的甘油二酯、醚连接的磷脂酸、二氢鞘氨醇、雌激素、他克唑、他克唑类似物、放线菌素d、前列腺素、维生素a、普罗布考、巴马司他、他汀类药物、曲匹地尔、丝裂霉素c和细胞松弛素b、细胞毒素类物质、乙醇、化学治疗剂、硬化剂、基因治疗剂、抗血管增生剂、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将内管和外管均贯穿球囊,并在外管开设孔,通过管腔进行出液,由于管腔输液直径较小,容易产生较大的输液压力,比较容易布满整个管腔,再从孔进入球囊,使进入球囊的药液分布范围更加广。相对于现有技术直接将药液输入球囊中的方式,避免了当微孔较多的时候容易造成远端的出药液量少甚至不出液导致治疗效果差的情况。
14、2、由于孔的直径比微孔大,从管腔进入球囊的药液的速度相对较快,会增大球囊内部的压力,球囊中的药液从微孔进入病变处的压力变大,再通过高压灌注更容易使药液突破病变处钙化和斑块障碍,高效将药物转移至血管壁或腔道内壁。
15、3、通过孔和微孔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以及不同位置的密度来更好控制不同位置的出液浓度,更好的针对实际需求不同位置用药量不一样的情况。
16、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外管(4)、设置在所述外管(4)内的内管(5)和球囊(7);在所述的外管(4)和所述内管(5)之间设有管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和所述内管(5)均沿轴向贯穿整个所述球囊(7),所述外管(4)在所述球囊(7)内的部分轴向设有多个孔(10),所述球囊(7)的表面设有若干微孔(8),所述微孔(8)贯穿所述球囊(7)的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0)的开口大于所述微孔(8)的开口,所述孔(10)与所述微孔(8)的孔径比为1-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0)在所述球囊(7)内的所述外管(4)上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0)在所述球囊(7)内的所述外管(4)上不对称分布,且所述孔(10)的中间位置的孔数量比远端和近端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0)的孔径为1um-1000um,所述微孔(8)的孔径为1um-100um。
6.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7)远端的微孔(8)密度大于位于所述球囊(7)近端的所述微孔(8)密度和/或所述球囊(7)远端的所述微孔(8)孔径大于位于所述球囊(7)近端的所述微孔(8)孔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7)远端的所述微孔(8)密度与所述球囊(7)近端的所述微孔(8)密度比值为1-10;所述球囊(7)远端的所述微孔(8)孔径与位于所述球囊(7)近端的所述微孔(8)孔径比值为1-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座(3),所述管座(3)上设置有第一接口(1)和第二接口(2),所述第二接口(2)与所述管腔(6)连通用于输送药液;所述第一接口(1)与所述内管(5)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液为活性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分散剂中,分散剂可选自纯化水、生理盐水、造影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液;活性药物可为纯药物或与其他成分形成的纳米药物颗粒,纳米药物颗粒包括胶束、脂质体、纳米晶体、树枝状分子载体、聚合物纳米粒;所述的活性药物为雷帕霉素或其衍生物、ABT-578、佐他莫司、依维莫司、优美莫司、地磷莫司、替西罗莫司、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一氧化氮合酶、C3外酶、RhoA抑制剂、tubulusin、A3激动剂、CB2激动剂、17-AAG、Hsp90拮抗剂、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组织蛋白酶S抑制剂、紫杉醇或其衍生物、紫杉酚、多西他赛、皮质类固醇、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神经酰胺、二甲基鞘氨醇、醚连接的甘油二酯、醚连接的磷脂酸、二氢鞘氨醇、雌激素、他克唑、他克唑类似物、放线菌素D、前列腺素、维生素A、普罗布考、巴马司他、他汀类药物、曲匹地尔、丝裂霉素C和细胞松弛素B、细胞毒素类物质、乙醇、化学治疗剂、硬化剂、基因治疗剂、抗血管增生剂、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包括外管(4)、设置在所述外管(4)内的内管(5)和球囊(7);在所述的外管(4)和所述内管(5)之间设有管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和所述内管(5)均沿轴向贯穿整个所述球囊(7),所述外管(4)在所述球囊(7)内的部分轴向设有多个孔(10),所述球囊(7)的表面设有若干微孔(8),所述微孔(8)贯穿所述球囊(7)的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0)的开口大于所述微孔(8)的开口,所述孔(10)与所述微孔(8)的孔径比为1-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0)在所述球囊(7)内的所述外管(4)上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0)在所述球囊(7)内的所述外管(4)上不对称分布,且所述孔(10)的中间位置的孔数量比远端和近端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0)的孔径为1um-1000um,所述微孔(8)的孔径为1um-100u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0)上设置有滤膜,所述滤膜的孔径小于所述微孔(8)的孔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7)远端的微孔(8)密度大于位于所述球囊(7)近端的所述微孔(8)密度和/或所述球囊(7)远端的所述微孔(8)孔径大于位于所述球囊(7)近端的所述微孔(8)孔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刘振全,孙冰,贾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暖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