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技术_技高网

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0977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1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已知的情况下,通过相控阵波束控制角、卫星机扫滚转、俯仰、偏航角和欧拉角的解析关系;将卫星机扫调整角度建立为多项式模型,利用PSO算法得到系统能力约束下最小的机扫角度时序,从而分别得到机扫与电扫的角度时序,实现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波束控制方法都是仅使用机扫或仅使用电扫的,缺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能力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孔径雷达,尤其涉及一种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长曲线场景是星载sar观测的一类重要场景,如海岸线、铁路、河流、地震断层等。传统星载sar成像模式的成像带与卫星航迹平行,对长曲线场景成像往往通过多轨重访、多成像带拼接增加沿迹成像带的总体宽度。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通过连续调整俯仰、方位波束指向生成与曲线场景相“匹配”的成像带,从而实现对长曲线场景的高效率成像。相控阵天线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通过改变每一天线单元通道传输信号的相位与幅度,实现波束的快速扫描和形状变化,但通常扫描角度范围较小;卫星平台机扫扫描角度范围大,但存在角速度、角加速度约束,扫描速度受限。通过相控阵天线电扫和卫星平台机扫协同控制,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能支持更复杂的曲线场景观测任务,但在该模式的波束控制方面尚不存在理论性研究。

2、现有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波束控制方法都是仅使用机扫或仅使用电扫的,缺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能力,无法充分发挥相控阵体制星载sar的能力。为此,需根据机电协同扫描下的波束变化特点与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构型设计方法,开展研究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在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下优化相控阵电扫和卫星平台机扫角度,实现机/电协同波束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能够在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已知的情况下,利用pso算法得到系统能力约束下变化最小的机扫角度时序,以及对应的电扫角度时序,实现了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波束指向的机/电协同控制。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4、步骤一、利用相控阵体制星载sar非沿迹模式波束控制方法,联立波束指向转移矩阵,得到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表达式;

5、步骤二、利用星载sar非沿迹多目标成像星地构型联合设计与优化方法,得到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设计结果,从而解得相控阵波束控制角、卫星机扫滚转、俯仰、偏航角和欧拉角的解析关系;

6、步骤三、利用电扫角度与机扫角度的解析关系,将卫星机扫角度时序建立为多项式模型,解得对应的电扫角度时序;

7、步骤四、利用pso算法,在电扫角度、机扫角速度及角加速度范围的约束下,优化机扫时序,求得扫描角度最小的机扫时序,输出相控阵电扫波束控制角α、β和卫星机扫调整的滚转、俯仰、偏航角θt、ψt的时序。

8、进一步的,步骤一的具体方法为:

9、由相控阵体制卫星中,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天线本体坐标系的转移矩阵horbit2ant,再利用相控阵体制星载sar非沿迹模式波束控制方法,得到相控阵天线本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hant2sar,通过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立转移矩阵,得到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horbit2sar。转移矩阵间的关系为:

10、horbit2sar=hant2sar*horbit2ant                   (1)

11、进一步的,hant2sar的表达式为:

12、

13、其中,α为波束距离向电扫角度,β为波束方位向电扫角度。

14、进一步的,horbit2sar的表达式为:

15、

16、其中,θ、ψ分别为欧拉角中的滚转角、俯仰角、偏航角。

17、进一步的,步骤二的具体方法为:

18、利用星载sar非沿迹多目标成像星地构型联合设计与优化方法,得到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设计结果,通过联立代入horbit2sar,得到相控阵波束控制角α、β和卫星机扫滚转、俯仰、偏航角θt、ψt之间的解析关系,如下式所示:

19、

20、其中hij表示转移矩阵horbit2sar*horbit2antt中的第i行第j列所对元素。

21、进一步的,步骤三的具体方法为:

22、利用步骤二解得的电扫角度与机扫角度的解析关系,将卫星机扫角度时序建立为多项式模型,解得对应的电扫角度时序。卫星机扫调整角度的多项式模型(以三阶模型为例)表达式为:

23、

24、其中,θt、ψt分别为卫星机扫调整的滚转角、俯仰角、偏航角的瞬时值。

25、进一步的,步骤四的具体方法为:

26、根据机扫角度变化最小的目标及系统能力约束建立优化函数,利用pso算法优化机扫时序,输出最优的相控阵电扫波束控制角α、β和卫星机扫调整的滚转、俯仰、偏航角θt、ψt的时序。优化函数为:

27、

28、其中多项式的系数ci、di、ei为待优化的变量;αmax、βmax分别为卫星距离向和方位向电扫角度的最大值;vr、vp、vy分别为机扫滚转角、俯仰角、偏航角的最大角速度;ar、ap、ay分别为机扫滚转角、俯仰角、偏航角的最大角加速度。

29、有益效果:

30、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波束控制方法都是仅使用机扫或仅使用电扫的,缺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能力的问题,可在系统能力约束下实现机/电协同波控优化。

31、2、本专利技术的步骤一、二中,在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已知的情况下,解出了相控阵波束控制角、卫星机扫滚转、俯仰、偏航角和欧拉角的解析关系,为后续检测抑制奠定研究基础。

32、3、本专利技术的步骤三给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模型的机扫时序,可较好的表征机扫的变化过程,同时基于上述解析关系,解出对应的电扫时序。

33、4、本专利技术的步骤四提出了一种带约束的pso方法,可在满足系统能力约束的情况下,完成机/电协同扫描的波控优化,得到变化最小的机扫角度时序以及对应的电扫时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天线本体坐标系的转移矩阵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生成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Horbit2sar的方法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相控阵波束控制角α、β和卫星机扫滚转、俯仰、偏航角解析关系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机扫角度的三阶多项式模型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PSO算法优化模型为:

【技术特征摘要】

1.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天线本体坐标系的转移矩阵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sar场景匹配曲线成像机/电协同波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生成卫星轨道坐标系到相控阵波束坐标系的转移矩阵horbit2sar的方法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郭清瑞陈轲黄晋洋史一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