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验证报文生成方法、装置、设备、集群、介质及产品。
技术介绍
1、在机器视觉领域,一种常用的机器视觉相机接口标准是千兆以太网视觉标准(gige vision)协议。千兆以太网视觉标准协议包含千兆以太网视觉流协议(gige visionstreaming protocol,gvsp)和千兆以太网视觉控制协议(gige vision controlprotocol,gvcp)两部分,用于实时性极高的场景。通常在网卡收到gvsp协议报文时,网卡将gvsp报文送给cpu软件进行组帧处理,将属于一幅图像的多个gvsp报文内容组合为一个图像帧。这种由软件组帧的方法会大量占用处理器资源,如果将这部分处理放在智能网卡中进行,会大大降低处理器负担。
2、但是,在正式生产之前,必须使用各种的报文对智能网卡进行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验证报文生成方法、装置、设备、集群、介质及产品,能够生成各种各样的报文,以对智能网卡进行验证。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验证报文生成方法,包括:
3、生成第一矩阵的第一矩阵列,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列包括第一丢弃起始元素、第一丢弃结束元素、第一重传起始元素、第一重传结束元素以及第一分片数量元素,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元素用于指示第一图像帧中需要丢弃的图像分片的第一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用于指示第一图像帧中需要丢弃的图像分片的第一丢弃结束序号,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元素用于指示第一图像帧中需要
4、根据所述第一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生成第一数据流,根据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元素生成第一重传数据流。
5、上述方案中,能够通过第一矩阵设计出图像帧中不同长度的丢弃图像分片,以及,不同长度的重传的图像分片,从而生成各种各样的验证报文,对智能网卡进行验证。
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7、生成所述第一矩阵的第二矩阵列,其中,所述第二矩阵列包括第二丢弃起始元素、第二丢弃结束元素、第二重传起始元素、第二重传结束元素,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图像帧中需要丢弃的图像分片的第二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二丢弃结束元素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图像帧中需要丢弃的图像分片的第二丢弃结束序号,所述第二重传起始元素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图像帧中需要进行重传的图像分片的第二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二重传结束元素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图像帧中需要进行重传的图像分片的第二丢弃结束序号,第二重传起始元素、第二重传结束元素构成的区间属于第二丢弃起始元素、第二丢弃结束元素构成的区间,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所述第二丢弃结束元素、所述第二重传起始元素、所述第二重传结束元素均小于所述第一分片数量元素,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构成的区间与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二丢弃结束元素构成的区间之间不存在交集;
8、根据所述第一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生成第一数据流,根据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元素生成第一重传数据流,包括:
9、根据所述第一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所述第二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二丢弃结束元素生成第二数据流,根据所述第一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元素、所述第二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二重传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二重传结束元素生成第一重传数据流。
10、上述方案中,将同一帧图像中设计出多段的丢弃的图像分片,以及,多段的重传的图像分片,从而使得验证报文更加丰富。
1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大于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
12、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矩阵列的列数等于矩阵列数量元素,其中,所述矩阵列数量元素是通过随机函数生成的,或者,是用户输入的。
13、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4、生成所述第一矩阵的第二矩阵列,其中,所述第二矩阵列包括第二丢弃起始元素、第二丢弃结束元素、第二重传起始元素、第二重传结束元素以及第二分片数量元素,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用于指示第二图像帧中需要丢弃的图像分片的第二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二丢弃结束元素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图像帧中需要丢弃的图像分片的第二丢弃结束序号,所述第二重传起始元素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图像帧中需要进行重传的图像分片的第二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二重传结束元素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图像帧中需要进行重传的图像分片的第二丢弃结束序号,所述第二分片数量元素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图像帧中图像分片的数量,第二重传起始元素、第二重传结束元素构成的区间属于第二丢弃起始元素、第二丢弃结束元素构成的区间,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所述第二丢弃结束元素、所述第二重传起始元素、所述第二重传结束元素均小于所述第二分片数量元素;
15、根据所述第一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生成第一数据流,根据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元素生成第一重传数据流,包括:
16、根据所述第一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所述第二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二丢弃结束元素生成第二数据流,根据所述第一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元素、所述第二矩阵列中的所述第二重传起始元素以及所述第二重传结束元素生成第一重传数据流。
17、上述方案中,在多帧图像中设计出多段的丢弃的图像分片,以及,多段的重传的图像分片,从而使得验证报文更加丰富。
1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序号、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序号、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序号都是通过随机函数生成的。
19、上述方案中,第一丢弃起始序号、第一丢弃结束序号、第一重传起始序号、第一重传结束序号都是通过随机函数生成的,使得偶然性更强。
2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序号、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序号、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序号都是用户输入的。
2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验证报文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2、矩阵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矩阵的第一矩阵列,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列包括第一丢弃起始元素、第一丢弃结束元素、第一重传起始元素、第一重传结束元素以及第一分片数量元素,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元素用于指示第一图像帧中需要丢弃的图像分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验证报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大于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阵列的列数等于矩阵列数量元素,其中,所述矩阵列数量元素是通过随机函数生成的,或者,是用户输入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序号、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序号、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序号都是通过随机函数生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序号、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序号、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序号都是用户输入的。
8.一种验证报文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10.一种计算设备集群,其特征在于,包括至
11.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计算设备或者集群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或者集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操作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由计算设备集群执行时,所述计算设备集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操作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验证报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丢弃起始元素大于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阵列的列数等于矩阵列数量元素,其中,所述矩阵列数量元素是通过随机函数生成的,或者,是用户输入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丢弃起始序号、所述第一丢弃结束序号、所述第一重传起始序号、所述第一重传结束序号都是通过随机函数生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杰,战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星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