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播种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及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集灭茬、播种、施肥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播种机是现代播种机的发展方向,它不仅降低作业成本,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因焚烧而破坏土壤有机物,降低土壤品质的问题;由于在收割机收割后可直接播种,符合“春争日、夏争时”的农业作业特性,解决了抢收抢种的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粉碎后的秸秆经过自然地表温度及雨水的作用,变成了优质的有机肥料,不仅具有保墒、防雨后板结、减少地表径流的功效,且可大大改善土壤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2、农作物想要达到高产,播种密度至关重要,一旦密度掌握不好,对产量影响非常大,并且不同的农作物甚至相同农作物不同品种对播种密度的要求也不同。以市场品种的玉米为例,密植玉米品种不能稀植,相反稀植品种就不能播种过密,而且矮杆密植的品种,播种过稀穗也长不大,产量自然也上不去,同样稀植的品种播种过密则会造成田间郁蔽,对产量影响可能会更重,所以对于玉米合理密植很重要。
3、由于受限于播种机的动力和驾驶方式,目前精度较高的播种机多是通过遥感技术对播种机进行行程定位,可精准的控制下种间隔以实现等间距播种,但此种播种方式成本高,适用于大型联合式机械化作业,但无法应用于中小型农耕户,目前中小型农耕户还是以成本较低的播种机为主,其原理一般是通过地轮转动带动播种箱播种,这样行车速度与播种量无法实时精准匹配,行车速度快,间距就变大,行车速度慢,间距就变小,受到驾驶员技术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导致播下的种子之间的行间距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及改造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包括
3、机架;
4、开沟装置,所述开沟装置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前端;
5、播种单元,多个所述播种单元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播种单元包括:播种盒、传动转轴和控制件,所述控制件设于所述播种盒的出料口处,所述控制件包括第一控制轴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轴的一侧与所述传动转轴耦合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控制板耦合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槽口;
6、压轮单元,多个所述压轮单元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后端,所述压轮组件包括:压轮、第一驱动轮和固定架,所述压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传动转轴上;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压轮耦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传动转轴之间耦合连接,以将动力先传递至所述传动转轴上,再将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控制轴处,以带动所述控制板转动,实现所述播种盒的出料口的开闭。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播种盒内,所述控制件还包括第二控制轴,所述第二控制轴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连接,另一端穿设出所述播种盒的盒体且与所述第一控制轴耦合连接。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竖向倾斜设于所述播种盒内,所述播种盒的出料口设于靠近所述控制件上端部一侧。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播种盒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工作部紧邻所述控制板的上板面且覆盖所述槽口区域。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转轴上设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控制件之间设有第二传动件。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为传动带或传动链,和/或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传动带或传动链。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座、竖杆和横杆,所述连接座固定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竖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横杆滑动连接,所述横杆的两端可转动设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固定架之间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竖杆上。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角度传感器、伸缩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横杆的一端部连接,以获得所述横杆的转动角度变化;所述伸缩器设于所述传动转轴上,所述伸缩器包括伸缩电机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伸缩电机连接,所述伸缩杆嵌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传动转轴之间,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伸缩电机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相邻所述播种单元的所述传动转轴刚性连接。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的前端部还内嵌有滚珠。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在压轮的一侧同轴加装第一驱动轮;
17、s2、根据机架的结构布局,在机架上增设传动转轴,并在所述传动转轴和所述第一驱动轮上套设第一传动件;
18、s3、在播种盒的出料口处加装控制轴以及带有槽口的控制板,并且使得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控制轴耦合连接,并在所述控制轴和所述传动转轴上套设第二传动件。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压轮不仅可以实现对播种沟槽区域进行压覆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转化为控制播种单元下种的动力源和间距衡量标准,从而能够精准的实现种子等行距的排布效果,这样能够消除车辆行驶速度或驾驶技术对行间距的影响,有利于农作物的标准化种植,保障农作物产量。
21、本专利技术实现等间距播种的方式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在老旧播种机上改造使用,提升老旧播种机的播种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播种盒内,所述控制件还包括第二控制轴,所述第二控制轴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连接,另一端穿设出所述播种盒的盒体且与所述第一控制轴耦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竖向倾斜设于所述播种盒内,所述播种盒的出料口设于靠近所述控制件上端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盒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工作部紧邻所述控制板的上板面且覆盖所述槽口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转轴上设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控制件之间设有第二传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传动带或传动链,和/或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传动带或传动链。
7.根据权利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传感器、伸缩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横杆的一端部连接,以获得所述横杆的转动角度变化;所述伸缩器设于所述传动转轴上,所述伸缩器包括伸缩电机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伸缩电机连接,所述伸缩杆嵌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传动转轴之间,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伸缩电机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相邻所述播种单元的所述传动转轴刚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前端部还内嵌有滚珠。
10.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的结构改造,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播种盒内,所述控制件还包括第二控制轴,所述第二控制轴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连接,另一端穿设出所述播种盒的盒体且与所述第一控制轴耦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竖向倾斜设于所述播种盒内,所述播种盒的出料口设于靠近所述控制件上端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盒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工作部紧邻所述控制板的上板面且覆盖所述槽口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转轴上设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控制件之间设有第二传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排种行程可控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传动带或传动链,和/或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传动带或传动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金波,冯建磊,焦砚龙,孟令令,边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神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