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组合角码、侧框及家具。
技术介绍
1、在进行床架或者沙发等家具的侧框组装时,通常需要使用角码对相邻的两块板材进行连接。
2、一般地,角码的长度尺寸是固定的,当侧框的高度尺寸较高时,通常就会使用多个角码进行两块板材之间的连接。然而,各个角码相互之间是互不连接的,因此,两块板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差,后续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出现晃动。
3、因此,需要对现有角码进行改进,以解决其连接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4、本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被包括用于增强本公开内容的背景的理解,且因此可包含不形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当前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角码、侧框及家具,能有效解决现有角码连接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2、为达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角码,包括两个至少部分叠合设置的角码本体。
3、可选的,两所述角码本体具有叠合面积逐渐增大,使得所述组合角码的长度尺寸逐渐减小的内缩状态;以及具有叠合面积逐渐减小,使得所述组合角码的长度尺寸逐渐增大的外扩状态。
4、可选的,每一所述角码本体均包括用于与另一个所述角码本体叠合设置的叠合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叠合部远离另一个所述角码本体的一端的外扩部。
5、可选的,所述叠合部设有第一紧固孔,所述外扩部设有第二紧固孔;
6、且两所述叠合部上的所述第一紧固孔至少部分叠合并连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至少部分叠合设置的角码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角码本体(1)具有叠合面积逐渐增大,使得所述组合角码(200)的长度尺寸逐渐减小的内缩状态;以及具有叠合面积逐渐减小,使得所述组合角码(200)的长度尺寸逐渐增大的外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角码本体(1)均包括用于与另一个所述角码本体(1)叠合设置的叠合部(101)、以及连接于所述叠合部(101)远离另一个所述角码本体(1)的一端的外扩部(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部(101)设有第一紧固孔(1011),所述外扩部(102)设有第二紧固孔(10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孔(1011)为长腰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角码本体(1)的叠合部(101)和外扩部(102)二者的内侧(103)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叠合部(101)远离对应的所述外扩部(102)的一端设有供另一个所述叠合部(101)插入的叠合插槽。
9.一种侧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板材(100),相邻两所述板材(100)之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组合角码(200)连接。
10.一种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框和安装于所述侧框中的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至少部分叠合设置的角码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角码本体(1)具有叠合面积逐渐增大,使得所述组合角码(200)的长度尺寸逐渐减小的内缩状态;以及具有叠合面积逐渐减小,使得所述组合角码(200)的长度尺寸逐渐增大的外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角码本体(1)均包括用于与另一个所述角码本体(1)叠合设置的叠合部(101)、以及连接于所述叠合部(101)远离另一个所述角码本体(1)的一端的外扩部(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部(101)设有第一紧固孔(1011),所述外扩部(102)设有第二紧固孔(10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角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辉,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慕思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