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百叶,具体涉及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和机柜。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气机柜内部电子器件发热量大,需要通过特殊设计的散热结构来进行散热,以防止器件发热量过大导致损坏。通常来说,电器机柜内部会设置风机,风机可以吸入外部的冷风,冷风经过发热的电子器件后带走热量,并通过出风通道排出。在这之中,由于出风通道与外部连通,外界的沙子、雨水等,容易通过出风口进入到机柜内部,容易导致内部的器件损坏,或进一步加剧发热。为此,现有的电气机柜会在出风口的位置设置百叶,通过百叶的叶片,阻拦沙子、雨水进入到机柜内部。
2、当前的机柜出风百叶需要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机柜内部或是聚集在百叶上,因此百叶的叶片均是向下倾斜的,这样雨水打在叶片上的时候,可以顺着叶片的倾斜角度流走。但是百叶的这种防水结构,会导致机柜出风时,出风方向都是倾斜向下的,热风会在机柜的下侧位置堆积,不利于机柜内部风机吸入冷风,也不利于冷热空气的自然循环,会导致机柜的散热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和机柜,该百叶可提高机柜散热效率。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技术方案一: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其包括:框体,其包括位于左右位置的两侧框;若干叶片,各所述叶片沿上下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固定布置于所述框体内,且其左右两端均与所述框体的两侧框相接;每一所述叶片均包括由后至前向下倾斜的第一导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
4、基于技术方案一的技术方案二: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板相接的下缘设有排水口。
5、基于技术方案二的技术方案三:所述排水口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状。
6、基于技术方案三的技术方案四:所述叶片设有多个所述排水口,各所述排水口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
7、基于技术方案一至四的技术方案五:还包括过滤件,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并位于各所述叶片后方,其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至少与所有叶片的设置范围一致;所述过滤件与各所述叶片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第一间隙。
8、基于技术方案五的技术方案六:所述框体还包括后框,其上设有前后贯通且适于通风的通风口;所述后框与所述过滤件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第二间隙。
9、基于技术方案六的技术方案七:所述框体还包括底框,其后缘与所述后框相接并低于所述通风口,其左右两侧与两所述侧框相接,且所述底框由后至前向下倾斜以引导进入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异物排出。
10、基于技术方案七的技术方案八:还包括防护网,其设于所述框体并覆盖所述框体前侧开口;各所述叶片与所述防护网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第三间隙。
11、基于技术方案六至八的技术方案九:所述叶片还包括第三导向板、第四导向板、第五导向板、第六导向板;所述第三导向板由所述第一导向板前缘起始向下延伸;所述第四导向板由所述第一导向板后缘起始向上延伸;所述第五导向板与所述第四导向板相接并向前延伸;所述第六导向板与所述第三导向板相接并向后延伸;相邻叶片中,位于下方的叶片的第五导向板在高度方向上高于位于上方的叶片的第六导向板。
12、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技术方案十:一种机柜,其包括:柜体;和如技术方案一至九任一项所述的防水上出风百叶,其安装于所述柜体。
13、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技术方案一中,提供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在叶片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其中第一导向板由后至前向下倾斜,雨水打到第一导向板的时候,水流会顺着第一导向板向下流走,从而起到防水的目的,同时第二导向板由后至前向上倾斜,可以引导风流从百叶被送出时,往斜上方出风,从而避免热风堆积在机柜下侧位置;同时,第二导向板还可以阻止雨水从地面向上溅射时进入到百叶内部。
15、技术方案二中,在叶片上设置排水口,当有雨水落入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之间时,雨水会从排水口流走,避免在百叶上集聚雨水;同时将排水口设置在第二导向板下缘,即使只有少量雨水,也能够从排水口排出,并且在引导出风时,只有少量的风会从排水口泄露,可以保证热风正常地往上出风。
16、技术方案三中,排水口设置成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相比于孔状排水口,具有更大的过水面积,相比于上下延伸的长条状排水口,在有少量水的时候就可以快速排出;同时过风面积较小,不会有大量的热风从排水口泄露。
17、技术方案四中,设置多个排水口,可提高排水效率,在存在某些位置因为加工精度问题而出现易集聚水流的下陷时,也能够充分排水。
18、技术方案五中,设置过滤件,可避免外界的沙石杂物等进入到机柜内部;同时在过滤件和各叶片之间设置第一间隙,可增加叶片到过滤件的距离,过滤件本身不易被雨水溅到。
19、技术方案六中,框体包括后框,后框上的通风口可以与机柜内部风道连通,同时在后框和过滤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进一步减少通过过滤件的沙石、杂物、雨水等溅到后框。
20、技术方案七中,框体包括底框,底框倾斜设置,便于将进入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沙石、杂物等排出;同时底框的后缘低于后框上的通风口,避免底框上的积水通过通风口溢流至机柜内部。
21、技术方案八中,设置防护网,避免外界尺寸较大的异物进入到机柜内部,同时在防护网和叶片之间设置第三间隙,第三间隙形成过风通道,可以进行百叶出风的汇流,提高通风效果,避免叶片遮挡防护网上的网眼导致风阻增大。
22、技术方案九中,在叶片上设置第三、第四导向板,与第一导向板配合,第三导向板可引导水流往下流动,还可避免倾斜的雨水打在下一个叶片的第一导向板上,第四导向板可以阻挡雨水打在第一导向板上向后反弹进入到百叶内;在叶片上设置第五、第六导向板,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向板配合,形成“s”行出风通道,出风顺畅,同时雨水不易反弹进入百叶内,还可阻挡水汽进入。
23、技术方案十中,提供一种机柜,该机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防水上出风百叶,既可为内部电子器件提供防水保护,又能够将热风往上排走,提高散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导向板(6)与所述第一导向板(5)相接的下缘设有排水口(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所述排水口(7)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所述叶片(4)设有多个所述排水口(7),各所述排水口(7)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还包括过滤件(12),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2)并位于各所述叶片(4)后方,其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至少与所有叶片(4)的设置范围一致;所述过滤件(12)与各所述叶片(4)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第一间隙(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所述框体(2)还包括后框(14),其上设有前后贯通且适于通风的通风口(15);所述后框(14)与所述过滤件(1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第二间隙(1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还包括防护网(21),其设于所述框体(2)并覆盖所述框体(2)前侧开口;各所述叶片(4)与所述防护网(21)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第三间隙(22)。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所述叶片(4)还包括第三导向板(8)、第四导向板(9)、第五导向板(10)、第六导向板(11);所述第三导向板(8)由所述第一导向板(5)前缘起始向下延伸;所述第四导向板(9)由所述第一导向板(5)后缘起始向上延伸;所述第五导向板(10)与所述第四导向板(9)相接并向前延伸;所述第六导向板(11)与所述第三导向板(8)相接并向后延伸;相邻叶片(4)中,位于下方的叶片(4)的第五导向板(10)在高度方向上高于位于上方的叶片(4)的第六导向板(11)。
10.一种机柜(18),其特征是,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导向板(6)与所述第一导向板(5)相接的下缘设有排水口(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所述排水口(7)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所述叶片(4)设有多个所述排水口(7),各所述排水口(7)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还包括过滤件(12),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2)并位于各所述叶片(4)后方,其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至少与所有叶片(4)的设置范围一致;所述过滤件(12)与各所述叶片(4)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第一间隙(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1),其特征是,所述框体(2)还包括后框(14),其上设有前后贯通且适于通风的通风口(15);所述后框(14)与所述过滤件(1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第二间隙(1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水上出风百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礼贵,梁碧辉,陈智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