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894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1 12:25
本申请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无法回收除氧器排汽热量和水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连接有排出接管和冷源进水管道,其底部连接有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道,其侧壁连接有除氧气排气接管;冷源进水管道延伸进入壳体内的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一、除氧气排气接管延伸进入壳体内的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二相对布置。本申请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结构简单,因此造价相对于传统管式换热器更低,同时由于壳体结构简单,可根据排气量进行调整,达到扩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紊流式混合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田湾核电站核能供汽系统的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来自机组的主蒸汽作为过热器4、蒸发器5、二级给水预热器2和一级给水预热器1的热源,逐步加热给水形成1.8mpa、248℃的工业蒸汽供至石化基地。核能供汽系统包括一级给水预热器1、级给水预热器2、蒸发器3、过热器4、一级给水泵5、二级给水泵6、除氧器7、除盐水箱8,其中系统除氧器7布置于二级预热器和一级预热器之间,正常运行工况以供至石化基地的工业蒸汽为热源,依据道尔顿分压定律进行一级给水预热器后的给水除氧。

2、按照传统设计经验,如图2所示,除氧器不凝结气体(其中混合较多蒸汽)通过排氧门排出,造成系统热量损失和除盐水损失。现有技术中,除氧器排气中混合不凝结气体和蒸汽,不凝结气体难以和蒸汽进行分离。

3、经调研国内除氧器排气余热利用有应用案例,但往往采用管式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其原理简图见图3。传统余热回收案例因采用管式换热器9,整体系统设计造价较高,系统热回收效率较低。同时设计未考虑除氧器排气中混合较多蒸汽,未对蒸汽凝结水进行回收利用。根据运行经验此种设计由于换热器结构紧凑,无法对排出蒸汽达到扩容作用,蒸汽骤冷易引起汽锤现象导致管线振动,甚至造成排气管线断裂造成除氧器不可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紊流式混合换热器,解决无法回收除氧器排汽热量和水的问题,提高系统热力效率,减少系统排气造成的除盐水消耗。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接有排出接管和冷源进水管道,其底部连接有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道,其侧壁连接有除氧气排气接管;所述冷源进水管道延伸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一、所述除氧气排气接管延伸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二相对布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出接管具有喇叭形的收集部件接口,所述收集部件接口上窄下宽。

5、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冷源进水管道、除氧气排气接管及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道,三个管道可依据工程实际设计安装。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源进水管道为l形结构。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氧气排气接管为l形结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道的端部延伸进入所述壳体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道为l形结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一和所述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二布置在所述壳体的轴线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还包括紊流发生器部件,所述紊流发生器部件包括紊流发生器主喷管、紊流发生器分喷管和紊流发生器接头,所述紊流发生器分喷管上设有一组紊流发生器分喷管小孔。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紊流发生器设置有分喷管,可设置为1至多个,且在周向均匀布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紊流发生器分喷管的数量为3,且在周向均匀布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紊流发生器接头通过螺纹或焊接连接至接管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申请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结构简单,因此造价相对于传统管式换热器更低,同时由于壳体结构简单,可根据排气量进行调整,达到扩容效果。

17、进一步地,紊流式混合换热器系统设计采用逆流冷却直接接触式换热方式,便于排气中蒸汽回收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7),所述壳体(17)的顶部连接有排出接管(11)和冷源进水管道(13),其底部连接有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道(18),其侧壁连接有除氧气排气接管(15);所述冷源进水管道(13)延伸进入所述壳体(17)内的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一(14)、所述除氧气排气接管(15)延伸进入所述壳体(17)内的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二(16)相对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接管(11)具有喇叭形的收集部件接口(12),所述收集部件接口(12)上窄下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进水管道(13)为L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气排气接管(15)为L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道(18)的端部延伸进入所述壳体(1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道(18)为L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一(14)和所述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二(16)布置在所述壳体(17)的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紊流发生器部件,所述紊流发生器部件包括紊流发生器主喷管(19)、紊流发生器分喷管(20)和紊流发生器接头(22),所述紊流发生器分喷管(20)上设有一组紊流发生器分喷管小孔(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发生器分喷管(20)的数量为3,且在周向均匀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发生器接头(22)通过螺纹或焊接连接至接管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7),所述壳体(17)的顶部连接有排出接管(11)和冷源进水管道(13),其底部连接有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道(18),其侧壁连接有除氧气排气接管(15);所述冷源进水管道(13)延伸进入所述壳体(17)内的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一(14)、所述除氧气排气接管(15)延伸进入所述壳体(17)内的紊流发生器部件接口二(16)相对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接管(11)具有喇叭形的收集部件接口(12),所述收集部件接口(12)上窄下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进水管道(13)为l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气排气接管(15)为l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式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冷凝水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现傲李连海赵郴亮武文奇黄兵丁风波钱君郑华智杨宏野沙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