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包,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插头防松结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提升电池包使用寿命及安全性,通常需要液冷系统对电池包内的电芯进行冷却。
2、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板和输液管路,输液管路通过插头结构与外部管路连接。插头结构一般包括相互插接的公插头和母插头,由于输液管路及插头组件要输送冷却液,若公插头与母差头没有插紧,发生松动或脱离,那会发生漏液现象,而且电池包内部完全封闭,人为难以观察是否漏液,冷却液大量泄漏,会影响对电芯的冷却。
3、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公插头与母插头插接松动或脱离,会在公插头与母插头的连接处涂装密封胶,但是涂装密封胶需要等待密封胶凝固为固态后才能进行后续装配操作,使得电池包的装配效率低,装配成本高;而且涂装密封胶后插头结构不能拆卸,不便于后续维护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防松结构及电池包,旨在实现避免插头结构松动或脱离,以及实现提升电池包整体的装配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头防松结构,用于安装在电池包的内部,且与所述电池包的冷却系统连接,所述插头防松结构包括:
3、固定接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外壳壁上;所述固定接头的一端伸出所述电池包,用于与外部管路连接,所述固定接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电池包内;
4、快插头,具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固定接头的伸入端插接,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冷
5、防松件,具有松弛状态和抵紧状态,在所述抵紧状态时,所述防松件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的内部,且所述防松件与所述快插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插接部限位在所述固定接头上;在所述松弛状态时,所述防松件远离所述快插头,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固定接头可拆卸。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松件的表面设置有弹性缓冲垫,在所述抵紧状态时,所述防松件通过所述弹性缓冲垫与所述快插头抵接。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松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外壳壁上,还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保险组件上。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松件包括:
9、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电池包的外壳壁贴合且连接;
10、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连接,并与所述保险组件贴合且连接;以及
11、限位耳,成型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周边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耳位于所述快插头的一侧;所述限位耳的表面设有所述弹性缓冲垫。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呈垂直设置。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套设在所述固定接头上,且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内部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固定接头过盈配合。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接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限位环槽,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内壁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卡设于所述限位环槽内。
15、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卡接块之间,且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所述卡接块的厚度。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限位于所述冷却系统的输液管路内。
17、本技术提供的插头防松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插头防松结构,固定接头用于连接外部管路,快插头用于连接电池包冷却系统的输液管路,且快插头与固定接头插接,实现输液管路与外部管路的连通;另外,在电池包的内部设置防松件,且在抵紧状态时,防松件与快插头在第一方向上相抵接,防松件可限制快插头向远离固定接头的方向移动,避免快插头松动或脱离固定接头,进而杜绝冷却液泄露;在松弛状态时,防松件远离快插头,防松件不再限位快插头,使第一插接部与固定接头可拆卸,便于后续维护。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插头防松结构无需涂装密封胶,提升了电池包的装配效率,节省了装配成本,而且快插头与固定接头可拆装,便于后续维护操作。
1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插头防松结构。
20、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可完全避免电池包漏液,还可提升电池包的装配效率,节省成本,以及便于后续维护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防松结构,用于安装在电池包(5)的内部,且与所述电池包(5)的冷却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防松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件(3)的表面设置有弹性缓冲垫(31),在所述抵紧状态时,所述防松件(3)通过所述弹性缓冲垫(31)与所述快插头(2)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件(3)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池包(5)的外壳壁上,还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池包(5)的保险组件(5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件(3)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3)呈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21)套设在所述固定接头(1)上,且所述第一插接部(21)的内部设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与所述固定接头(1)过盈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头(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密封圈(4)位于所述第二插接部(22)与所述卡接块(211)之间,且所述密封圈(4)的厚度大于所述卡接块(211)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21)与所述第二插接部(22)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插接部(22)插接限位于所述冷却系统的输液管路(52)内。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防松结构,用于安装在电池包(5)的内部,且与所述电池包(5)的冷却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防松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件(3)的表面设置有弹性缓冲垫(31),在所述抵紧状态时,所述防松件(3)通过所述弹性缓冲垫(31)与所述快插头(2)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件(3)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池包(5)的外壳壁上,还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电池包(5)的保险组件(5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件(3)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3)呈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21)套设在所述固定接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锋,许林毅,曾春保,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