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尤其涉及一种双端反激电路及电源。
技术介绍
1、反激式电路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其中,单端反激式电路在输入电压等级较高时,内部功率管承受的电压应力较大,容易被击穿,相比之下,双端反激式电路克服了该缺点,因而广泛应用于高电压、小功率场合。
2、现有技术中,通常为双端反激式电路的两个绕组设置一个吸收回路,但由于两个绕组的匝数存在差异,两个绕组的磁通量存在差异,导致吸收回路无法对尖峰电压很好的吸收,功率管的尖峰电压较大,存在被击穿的风险,影响了双端反激电路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端反激电路及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绕组存在差异时,吸收回路无法对尖峰电压有效吸收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端反激电路,包括:第一吸收单元、第二吸收单元、变压器;其中,变压器包括:副边绕组,及串联的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
3、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及正直流母线连接,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一端、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及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及负直流母线连接;
4、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所在的通路中还串联有开关管,用于控制通路的通断;
5、其中,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向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一端单向导通,用于在通路断开时为第一原边绕组续流;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向第二吸收单
6、可选的,上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
7、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及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及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8、可选的,第一吸收单元包括: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及第一rc吸收子单元;
9、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的阳极与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的阴极与第一rc吸收子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一rc吸收子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或
10、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的阴极与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的阳极与第一rc吸收子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rc吸收子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11、可选的,第一rc吸收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二电容;
12、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并联连接在第一rc吸收子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13、可选的,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包括:二极管。
14、可选的,第二吸收单元包括:第二单向导通子单元及第二rc吸收子单元;
15、第二单向导通子单元的阳极与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单向导通子单元的阴极与第二rc吸收子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二rc吸收子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或
16、第二单向导通子单元的阴极与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单向导通子单元的阳极与第二rc吸收子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rc吸收子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17、可选的,第二rc吸收子单元与第一rc吸收子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同。
18、可选的,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为异名端,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为同名端;
19、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一端为异名端,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为同名端。
20、可选的,开关管的数量为两个;
21、第一个开关管串联在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的交点,与正直流母线之间;
22、第二个开关管串联在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二端的交点,与负直流母线之间。
2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包括如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双端反激电路。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端反激电路及电源;该双端反激电路包括:第一吸收单元、第二吸收单元、变压器;其中,变压器包括:副边绕组,及串联的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及正直流母线连接,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一端、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及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二端及负直流母线连接;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所在的通路中还串联有开关管,用于控制通路的通断;其中,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向第一吸收单元的第一端单向导通,用于在通路断开时为第一原边绕组续流;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二端,向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一端单向导通,用于在通路断开时为第二原边绕组续流;第一吸收单元和第二吸收单元还用于在通路断开时串联,共同为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续流。本技术实施例中为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分别设置一个吸收单元,两个吸收单元可以串联组成一个吸收单元,共同为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续流,吸收尖峰能量;两个吸收单元还可以分别单独为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续流,有效吸收两个绕组差异部分的能量,从而有效降低尖峰电压,降低了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可有效避免开关管被击穿,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收单元、第二吸收单元、变压器;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副边绕组,及串联的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单元包括: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及第一RC吸收子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C吸收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二电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包括: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收单元包括:第二单向导通子单元及第二RC吸收子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RC吸收子单元与所述第一RC吸收子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同。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一端为异名端,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为同名端;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
10.一种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收单元、第二吸收单元、变压器;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副边绕组,及串联的第一原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单元包括: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及第一rc吸收子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c吸收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二电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端反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子单元包括:二极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康,张超华,樊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