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前围横梁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前围横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8312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1 12:21
本公开涉及一种前围横梁结构,所述前围横梁结构包括:前围部分,所述前围部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在驾驶员座椅区段中,所述前围部分包括前围上部和前围下部;以及防撞垫部分,所述防撞垫部分设置在从所述前围部分延伸的结构中,并且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中央仪表板区段和乘客座椅区段之间,所述防撞垫部分包括手套箱容纳空间,所述手套箱容纳空间在其暴露于所述车辆的内部的前表面上朝向所述车辆的内部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前围横梁结构(cowl cross structure),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实现重量减轻的前围横梁结构。


技术介绍

1、通常,在车辆中,前围横梁构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安装,以通过增加车身的强度或刚度来防止车身沿向前和向后方向以及向左和向右方向扭曲或弯曲。

2、前围横梁构件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室和车身的内部之间的边界部分处,设置为不暴露于内部的框架结构,并且用于引导和支撑驾驶舱电气部件(例如转向系统、空调系统和安全气囊)。

3、图1是示出传统的前围横梁结构的视图。

4、传统的前围横梁结构由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圆形管状前围横梁杆、安装在前围横梁杆上以支撑转向系统的前围箱体以及将前围横梁杆的两端固定到车身的侧安装支架构成。

5、由于传统的前围横梁结构具有其中由钢材料形成的前围横梁杆连接到驾驶员座椅以及乘客座椅的全型结构,因此存在成本高且重量过大的问题,这降低了车辆的燃料效率并降低了可销售性。

6、因此,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提供本
技术实现思路
以便以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2、在总体方面,在此提供了一种前围横梁结构,所述前围横梁结构包括:前围部分,所述前围部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在驾驶员座椅区段中,所述前围部分包括前围上部和前围下部;以及防撞垫部分,所述防撞垫部分设置在从所述前围部分延伸的结构中,并且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中央仪表板区段和乘客座椅区段之间,所述防撞垫部分包括手套箱容纳空间,所述手套箱容纳空间在其暴露于所述车辆的内部的前表面上朝向所述车辆的内部开口。

3、所述前围横梁结构可以包括管,所述管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联接并固定到所述前围部分,并且所述管可以在固定状态下联接到所述防撞垫部分以支撑所述防撞垫部分。

4、所述前围下部中可以包括插入孔,所述管被构造成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并且所述前围下部还包括接触肋,所述接触肋形成在所述插入孔内的突出结构中并且被构造成与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的所述管的表面接触。

5、所述防撞垫部分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中的联接槽,所述管被构造成沿所述长度方向装配并联接到所述联接槽中。

6、所述前围上部和所述前围下部可以被构造成相互联接,所述前围上部具有限定在其中的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和限定在其中的从所述螺栓孔延伸的狭缝孔,并且所述狭缝孔在与所述前围上部的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

7、所述防撞垫部分可以独立于所述前围部分设置并且被构造成联接到所述前围部分。

8、所述防撞垫部分可以连续地连接到所述前围下部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前围部分形成一体结构。

9、所述前围横梁结构可以包括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包括被构造成固定到所述前围下部的第一端和被构造成固定到所述防撞垫部分的第二端,并且所述加强支架可以被构造成使发生在所述前围部分和所述防撞垫部分之间的裂纹最小化。

10、所述加强支架可以包括:突起,所述突起从所述防撞垫部分的前表面向前突出;从所述突起的左侧和右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定位在所述前围下部的前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定位在所述防撞垫部分的前表面上;第一弯曲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从所述第一延伸部弯曲并且定位在所述前围下部的内表面上;以及第二弯曲部分,所述第二弯曲部分从所述第二延伸部弯曲并且定位在所述防撞垫部分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加强支架可以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弯曲部分、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中的每一个处通过固定工具紧固到所述前围下部和所述防撞垫部分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突起弹性地变形。

11、所述加强支架可以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装配并固定到所述防撞垫部分的上边缘,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从所述防撞垫部分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的结构;以及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通过所述固定工具紧固到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前围下部的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二主体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中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形成在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并与所述第一主体重叠的部分中,其中,所述固定工具被构造成在所述滑动孔中紧固到所述第一主体的状态下沿着所述滑动孔滑动。

12、在总体方面,在此提供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前围部分,将所述前围部分构造成附接到车辆的仪表面板,所述前围部分形成为包括前围上部和前围下部;形成防撞垫部分,所述防撞垫部分包括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结构和待紧固到所述车辆的侧安装支架;以及将接触肋插入到限定在所述前围下部内的插入孔中。

13、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将螺栓插入到限定在所述前围上部内作为细长狭缝的螺栓孔中来结合所述前围上部和所述前围下部,并且当受到所述螺栓的冲击时,当所述螺栓紧固到所述前围上部时,所述前围下部与所述螺栓一起沿所述螺栓孔的方向移动,以减轻由于对所述仪表面板的冲击而导致的变形。

14、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管,所述管具有联接到所述前围下部的第一端和联接到所述侧安装支架的第二端。

15、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前围下部中形成插入孔;形成从所述插入孔的内表面延伸的接触肋;以及将所述管插入到插入孔中,将所述接触肋构造成当所述管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时吸收所述管的振动。

16、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防撞垫部分的上表面中沿所述防撞垫部分的长度方向形成联接槽;以及将所述管插入到所述联接槽中。

17、形成所述前围部分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前围部分设置成不暴露于所述车辆的内部,并且形成所述防撞垫部分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形成朝向所述车辆的内部开口的手套箱容纳空间;以及形成包括暴露于所述车辆的内部的前侧部分的防撞垫下部。

18、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加强支架在第一支架端处附接到所述前围下部,并且在第二支架端处附接到所述防撞垫部分。

19、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形成所述加强支架,形成所述加强支架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形成沿第一方向突出的突起;形成从所述突起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定位在所述前围下部的前表面上;以及形成从所述突起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定位在所述防撞垫部分的前表面上,将所述加强支架构造成在冲击时,使所述突起弹性地变形以吸收所述冲击,从而防止在所述前围下部和所述防撞垫部分之间形成裂纹。

20、形成所述加强支架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形成从所述第一延伸部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定位在所述前围下部的内表面上;以及形成从所述第二延伸部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分,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定位在所述防撞垫部分的上边缘的上表面上。

21、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固定工具将所述第一弯曲部分固定到所述前围下部的内表面;以及通过所述固定工具将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固定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围横梁结构,所述前围横梁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所述前围横梁结构还包括管,所述管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联接并固定到所述前围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前围下部中包括插入孔,所述管被构造成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并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防撞垫部分具有限定在其中的联接槽,所述管被构造成沿所述长度方向装配并联接到所述联接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前围上部和所述前围下部被构造成相互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防撞垫部分独立于所述前围部分设置并且被构造成联接到所述前围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防撞垫部分连续地连接到所述前围下部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前围部分形成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所述前围横梁结构还包括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包括被构造成固定到所述前围下部的第一端和被构造成固定到所述防撞垫部分的第二端,

<p>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支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支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围横梁结构,所述前围横梁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所述前围横梁结构还包括管,所述管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联接并固定到所述前围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前围下部中包括插入孔,所述管被构造成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并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防撞垫部分具有限定在其中的联接槽,所述管被构造成沿所述长度方向装配并联接到所述联接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横梁结构,其中,所述前围上部和所述前围下部被构造成相互联接,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益根李玟璟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