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件抛光,尤其涉及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
技术介绍
1、金属管件是管道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现有的管件按照材质常分为塑料管件、石墨管件和金属管件等,金属管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抛光处理,常使用抛光机对金属管件的外壁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2、现有的金属管件抛光机主要结构通过包括抛光轮和导向轮,抛光时,金属管放置在抛光轮和导向轮之间,通过抛光轮对金属管表面打磨,同时导向轮转动带动金属管轴向移动,达到自动进给的功能;但该抛光机构在使用时,一次只能对单根金属管进行打磨,打磨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通过设有输送机构能够带动多个金属管沿抛光轮周向运动,抛光轮同时对多个金属管抛光,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通过下料机构间歇式的将金属导管依次输送至输送机构与抛光轮之间;
4、步骤二、动力电机带动抛光轮转动,同时对多个金属导管表面进行抛光;
5、步骤三、抛光过程中,输送机构带动金属导管沿抛光轮周向向下运动,金属导管向下运动过程中,输送机构带动金属导管沿轴向方向移动,使得抛光轮从金属
6、步骤四、抛光完成的金属导管从输送机构的下端出料,同时下料机构对输送机构上端补料;
7、其中,抛光工艺所采用的抛光设备包括:机座、动力电机、抛光轮、下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动力电机用于带动抛光轮转动;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一对弧形架,两个弧形架固定连接,弧形架与抛光轮同圆心设置,所述弧形架上均连接有输送带,两个输送带之间连接有若干个输送辊,用于带金属管轴向移动,输送辊沿输送带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架之间连接有一对传动辊,两个传动辊分别设于弧形架的两端,且传动辊两端连接有一对分别与输送带配合的传动轮。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辊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弧形架上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转轴上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各个输送辊同时转动,驱动组件设于弧形架的一端,输送辊之间通过传动绳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弧形状的固定架,固定架两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轮,两个驱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驱动带,用于带动输送辊转动,输送辊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与驱动带配合的滚轮,且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活动连接有拉紧座,拉紧座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对驱动带撑紧的张紧轮,且拉紧座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弹性机构。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辊表面设有环形状的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与传动绳传动配合的绳轮,绳轮表面设有用于对传动绳限位的限位槽;所述输送辊两端转动连接有一对连接块,连接块与输送带固定连接。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架上连接有多个用于对输送带限位的限位轮。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用于竖向堆放金属管的料盒,料盒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板,用于将金属管导向至输送机构上,且料盒下端侧面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连接有挡料架。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料板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连接有一对支撑轮,用于对金属导管一端支撑,且支撑架上与导料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
16、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与抛光轮同心的弧形架,弧形架上连接有弧形状分布的输送带,输送带上连接有多个输送辊对金属管限位,输送带转动可带动多个金属管沿抛光轮周向同时运动,使得抛光轮能够同时对多个金属管进行抛光,提高了金属管的抛光效率。
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输送带之间连接有多个输送辊,且输送辊之间通过传动绳连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多个输送辊同时转动,进而带动金属管轴向移动,达到自动进给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41)之间连接有一对传动辊(42),两个传动辊(42)分别设于弧形架(41)的两端,且传动辊(42)两端连接有一对分别与输送带(410)配合的传动轮(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42)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49),所述弧形架(41)上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47),输送电机(47)转轴上连接有与从动齿轮(49)啮合的主动齿轮(4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4)还包括驱动组件(44),用于带动各个输送辊(45)同时转动,驱动组件(44)设于弧形架(41)的一端,输送辊(45)之间通过传动绳(4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4)包括弧形状的固定架(441),固定架(441)两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轮(443),两个驱动轮(443)之间传动连接有驱动带(444),用于带动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4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446),支架(446)上活动连接有拉紧座(448),拉紧座(448)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对驱动带(444)撑紧的张紧轮(445),且拉紧座(448)与支架(446)之间连接有弹性机构(4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45)表面设有环形状的凹槽(453),凹槽(453)内固定连接有与传动绳(46)传动配合的绳轮(454),绳轮(454)表面设有用于对传动绳(46)限位的限位槽(455);所述输送辊(45)两端转动连接有一对连接块(451),连接块(451)与输送带(41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41)上连接有多个用于对输送带(410)限位的限位轮(4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用于竖向堆放金属管的料盒(51),料盒(51)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板(52),用于将金属管导向至输送机构(4)上,且料盒(51)下端侧面设有出料口(53),出料口(53)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54),升降机构(54)上连接有挡料架(5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52)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架(56),支撑架(56)上连接有一对支撑轮(57),用于对金属导管一端支撑,且支撑架(56)上与导料板(52)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58)。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41)之间连接有一对传动辊(42),两个传动辊(42)分别设于弧形架(41)的两端,且传动辊(42)两端连接有一对分别与输送带(410)配合的传动轮(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42)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49),所述弧形架(41)上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47),输送电机(47)转轴上连接有与从动齿轮(49)啮合的主动齿轮(4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4)还包括驱动组件(44),用于带动各个输送辊(45)同时转动,驱动组件(44)设于弧形架(41)的一端,输送辊(45)之间通过传动绳(4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4)包括弧形状的固定架(441),固定架(441)两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轮(443),两个驱动轮(443)之间传动连接有驱动带(444),用于带动输送辊(45)转动,输送辊(45)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与驱动带(444)配合的滚轮(452),且固定架(44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驱动轮(443)转动的驱动电机(4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金属导管的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4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446),支架(4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敏,朱钦宇,李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源创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