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1、常规的电力电缆主要由导体、绝缘层和保护层等组成,是一种用于传输、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它的应用场景很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和过江海水下输电线等,其中,在类似于发电站引出线路这种室外的应用场景中,电力电缆的外部绝缘层的老化程度加剧,也可能在小动物的破坏下进一步破损,从而导致因电力短路造成的经济损失。
2、目前,对类似于发电站引出线路这种室外的应用场景中的电力电缆外部绝缘层的监测主要靠人工,通过巡检的方式主动发现绝缘层被破坏的情况及地点,及时进行检修与维护,从而规避风险。
3、然而,这种人工监测的方式,不仅成本高,监测效率还低,不易找到绝缘层破损的准确区域,使得维修不够及时,增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第二包覆层和绝缘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警示定位机构;
4、所述警示定位机构包括有碗头,所述碗头的底部设置有底环块,所述碗头和底环块的内部均设置有内腔,所述碗头和底环块之间设置有漏口,所述碗头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渗透孔;
5、所述第二包覆层内设置
6、所述碗头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球状海绵,所述球状海绵设置在绝缘层内;
7、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海绵,所述填充海绵和球状海绵之间通过柱状海绵连接。
8、优选的,所述碗头设置为半个空心球状,所述底环块设置为圆柱环状,所述碗头和底环块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底环块置于第二包覆层的内部,所述碗头的主体部分置于绝缘层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碗头内部设置的内腔和底环块内部设置的内腔通过漏口联通。
11、优选的,所述碗头的凹面侧通过渗透孔与碗头内部设置的内腔联通。
12、优选的,所述碗头的材质为不透水材质,所述底环块的材质也为不透水材质。
13、优选的,所述碗头和底环块的材质可选为塑料。
14、优选的,所述导线设置有三条,三条所述导线在第一包覆层内围绕第一包覆层的中心轴等距离设置。
15、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警示定位机构围绕第一包覆层的中心轴等距离设置,每圈若干个所述警示定位机构沿着导线的长度方向上等距离排列设置。
16、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测温线缆围绕第一包覆层的中心轴等距离设置,每圈若干个所述警示定位机构的数量和所述测温线缆的条数相同。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利用了当环境中的雾水或雨水等进入绝缘层的破损处时,球状海绵吸水后膨胀,从而向外凸出,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精确定位,由于球状海绵、填充海绵和柱状海绵均具有吸水性,水将与底环块发生热传递,进而使得该处的底环块温度低于其他绝缘层未老化或未破损处的底环块,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得知该处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对该处进行检修,避免绝缘层的进一步损伤,极大提高了本电力电缆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19、2、本专利技术通过警示定位机构的设置,增大了绝缘层和第二包覆层相对移动受到的彼此的阻力,使得绝缘层与第二包覆层的连接更加稳固,绝缘层和第二包覆层的连接更加紧密,有利于导线运转时产生的热量的向外扩散,避免本电力电缆内部过热,极大提高了安全性。
20、3、本专利技术利用了碗头和底环块的材质为不透水材质,使得绝缘层老化或破损处的水被吸附进内腔内,避免水对该老化或破损处的进一步腐蚀,避免损伤处的进一步扩大。
21、4、本专利技术利用了导线运转时产热,而内腔内部设置的填充海绵和球状海绵吸附的水,在高温下经过底环块和碗头的热传递而蒸发,当绝缘层的老化或破损被修复后,警示定位机构仍可发挥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1),所述导线(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包覆层(2),所述第一包覆层(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包覆层(3),所述第二包覆层(3)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4),所述第二包覆层(3)和绝缘层(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警示定位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头(701)设置为半个空心球状,所述底环块(702)设置为圆柱环状,所述碗头(701)和底环块(70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块(702)置于第二包覆层(3)的内部,所述碗头(701)的主体部分置于绝缘层(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头(701)内部设置的内腔(704)和底环块(702)内部设置的内腔(704)通过漏口(705)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头(701)的凹面侧通过渗透孔(703)与碗头(701)内部设置的内腔(704)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头(701)和底环块(702)的材质可选为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设置有三条,三条所述导线(1)在第一包覆层(2)内围绕第一包覆层(2)的中心轴等距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警示定位机构(7)围绕第一包覆层(2)的中心轴等距离设置,每圈若干个所述警示定位机构(7)沿着导线(1)的长度方向上等距离排列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测温线缆(6)围绕第一包覆层(2)的中心轴等距离设置,每圈若干个所述警示定位机构(7)的数量和所述测温线缆(6)的条数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1),所述导线(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包覆层(2),所述第一包覆层(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包覆层(3),所述第二包覆层(3)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4),所述第二包覆层(3)和绝缘层(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警示定位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头(701)设置为半个空心球状,所述底环块(702)设置为圆柱环状,所述碗头(701)和底环块(70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块(702)置于第二包覆层(3)的内部,所述碗头(701)的主体部分置于绝缘层(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头(701)内部设置的内腔(704)和底环块(702)内部设置的内腔(704)通过漏口(705)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监测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头(701)的凹面侧通过渗透孔(7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从林,李正宝,於广勇,杨金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