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0789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12
本技术涉及能源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余热系统;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的余热利用系统;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的用热系统。本申请提供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可以有效利用余热,节约了余热的冷却成本、降低了重沸器所使用的蒸汽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源再利用,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天然气预处理中,因前端工艺需要50~95℃的余热水,常规采用冷却水直接冷却、风冷冷却或作为溴化锂的驱动能源间接冷却,但作为溴化锂制冷机驱动能源,目前仅能冷却至55℃,无法满足现场工艺需求,需二次冷却,以保证出口温度为50℃。而作为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或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余热仅能冷却到65℃左右,也需二次降温,且效率不足0.5,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并且现场工艺需要130℃以上的蒸汽给重沸器加热,目前所使用的蒸汽大部分为外购,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可以有效利用余热,节约了余热的冷却成本、降低了重沸器所使用的蒸汽成本。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

3、余热系统;

4、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的余热利用系统;

5、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的用热系统。

6、优选的,所述余热系统包括混合冷剂装置、导热油烟气装置、预处理装置再生器和高温稳定轻烃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7、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电驱动热泵机组、水蒸气压缩机、低压闪蒸器和气液分离器中的至少一种;

8、所述用热系统包括重沸器和反应塔中的至少一种。

9、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p>

10、优选的,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间接换热系统;所述间接换热系统的高温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所述间接换热系统的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用热系统的高温介质进口相连。

11、优选的,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换热辅助系统;所述换热辅助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所述换热辅助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12、优选的,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所述溴化锂模块;

13、所述溴化锂模块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

14、所述溴化锂模块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15、优选的,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包括:

16、余热系统;

17、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级电驱动热泵、二级电驱动热泵和水蒸气压缩机;

18、换热辅助系统;所述换热辅助系统为脱乙烷塔;

19、用热系统;

20、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高温介质出口与用热系统相连;

21、所述二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所述二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脱乙烷塔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22、所述脱乙烷塔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23、所述水蒸气压缩机的高温介质进口与所述二级电驱动热泵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所述水蒸气压缩机的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用热系统相连。

24、优选的,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包括:

25、余热系统;

26、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级电驱动热泵、二级电驱动热泵、第一水蒸气压缩机和第二水蒸气压缩机;

27、换热辅助系统;所述换热辅助系统为脱乙烷塔;

28、用热系统;

29、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高温介质出口与第一水蒸气压缩机的冷介质进口相连;

30、所述二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所述二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脱乙烷塔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31、所述脱乙烷塔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32、所述第一水蒸气压缩机的高温介质进口与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水蒸气压缩机的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用热系统相连;

33、所述第二水蒸气压缩机的高温介质进口与所述二级电驱动热泵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水蒸气压缩机的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用热系统相连。

34、优选的,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包括:

35、余热系统;

36、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电驱动热泵、水蒸气压缩机、低压闪蒸器和气液分离器;

37、换热辅助系统;所述换热辅助系统为脱乙烷塔;

38、用热系统;

39、所述低压闪蒸器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所述低压闪蒸器的低温蒸汽出口与所述水蒸气压缩机的低温蒸汽进口相连;

40、所述水蒸气压缩机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热介质进口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蒸汽出口与所述用热系统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回流液出口与所述低压闪蒸器的回流液进口相连;

41、所述电驱动热泵的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二介质进口均与所述低压闪蒸器的冷介质出口相连,所述电驱动热泵的第一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低压闪蒸器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所述电驱动热泵的第二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脱乙烷塔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42、所述脱乙烷塔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43、优选的,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包括:

44、余热系统;

45、溴化锂模块;

46、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级电驱动热泵、二级电驱动热泵和水蒸气压缩机;

47、换热辅助系统;所述换热辅助系统为脱乙烷塔;

48、用热系统;

49、所述溴化锂模块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

50、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溴化锂模块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高温介质出口与用热系统相连;

51、所述二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一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所述二级电驱动热泵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脱乙烷塔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52、所述脱乙烷塔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53、所述水蒸气压缩机的高温介质进口与所述二级电驱动热泵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所述水蒸气压缩机的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用热系统相连。

5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余热系统;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的余热利用系统;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的用热系统。本申请提供的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可以有效利用余热,节约了余热的冷却成本、降低了重沸器所使用的蒸汽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电驱动热泵机组、水蒸气压缩机、低压闪蒸器和气液分离器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间接换热系统;所述间接换热系统的高温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所述间接换热系统的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用热系统的高温介质进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换热辅助系统;所述换热辅助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相连,所述换热辅助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溴化锂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级电驱动热泵、二级电驱动热泵和水蒸气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级电驱动热泵、二级电驱动热泵、第一水蒸气压缩机和第二水蒸气压缩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电驱动热泵、水蒸气压缩机、低压闪蒸器和气液分离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级电驱动热泵、二级电驱动热泵和水蒸气压缩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电驱动热泵机组、水蒸气压缩机、低压闪蒸器和气液分离器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介质出口与所述余热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间接换热系统;所述间接换热系统的高温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高温介质出口相连,所述间接换热系统的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用热系统的高温介质进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深度处理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深度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换热辅助系统;所述换热辅助系统的余热介质进口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介质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青峰齐晓辉王涛段永红初颖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