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心肺复苏抢救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
技术介绍
1、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遇险人员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遇险人员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目前国内尚无心肺复苏机器人,现有心肺复苏装置只具备简单按压或者按压通气功能,并没有利用监护数据形成闭环反馈按压,心肺复苏的质量不高,救治成功率和人手按压救治成功率相差无几,对于突发事件现场心脏骤停伤员、危重伤员救治需采取心肺复苏、监护、除颤、通气等多手段,因此救援人员需要携带多个设备奔赴现场,然而在现场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携带救援装备数量有限,故在现场的高效救援方面存在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简化心肺复苏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操作复杂度,实现心肺复苏抢救的高效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
2、本申请提
3、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包括急救箱体及安装在所述急救箱体上的按压装置、通气装置、监护装置、除颤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急救箱体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急救箱体的上端面凹设有供患者头部落枕的弧形枕口,所述急救箱体上包覆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内侧面的两侧边沿之间对拉有腰带,所述按压装置及所述除颤装置一体集成且套设在所述腰带上;所述通气装置包括集成在所述急救箱体内部的制氧泵、氧气罩及输气管,所述制氧泵的输出口贯穿所述急救箱体并与所述氧气罩连接;所述监护装置包括两组贴片式电信号传感器及连接的信号线,各组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急救箱体通过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急救箱体一侧的面板,所述面板上实时显示心电、血氧、脉搏、体温等生理参数;所述急救箱体内部集成有用于进行供电的电池。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研发了一款可用于现场救援的便携式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一体注塑成型的急救箱体作为该设备的主体,电池能够对各组件进行供电,该设备将胸部按压、机械通气、生理监护、体外除颤有效集成,整体结构采用折叠式结构,防护垫能够绕卷在急救箱体外侧,折叠完成后成为背囊的形式,便于救援人员奔赴现场救援;当在现场进行抢救时,将遇险人员躺平在防护垫上,启动制氧泵并将氧气罩覆盖在遇险人员的嘴部,并按照一定的急救顺序进行,此时各组传感器粘贴在遇险人员身体上,在控制装置中的面板上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救治伤员的全流程数据(按压时间、频率、深度、间隔事件、停机时间、开机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机械通气潮气量、吹气时间、吹气量、监护的体征数据、异常数据、除颤时间、除颤能量等)能够存储在本地,并同时上传后方指挥系统或医院数据库,形成一体化生命综合救治平台系统;同时胸部按压、机械通气、生理监护、体外除颤所有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系统联系,能够按照现场救援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灵活组合,方便迅速展开救援,有利于及时安全的抢救伤员,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进而简化了心肺复苏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操作复杂度,实现了心肺复苏抢救的高效性。
5、优选的,所述弧形枕口内部转动安装有轴瓦结构的颈枕滑套,所述颈枕滑套背离所述急救箱体的一侧弧形面上一体成型有防滑纹路,所述急救箱体远离所述防护垫的一侧端面上开孔并固定有弹簧插销,所述颈枕滑套靠近所述弹簧插销的一侧环形面上开孔并与所述弹簧插销插接配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弧形枕口位置进行颈枕滑套的设计,当抢救人员发现遇险人员的口腔中有需要清理的杂物时,此时抢救人员将弹簧插销拔出,此时位于弧形枕口内部的颈枕滑套处于自由状态,遇险人员的头部枕落在颈枕滑套上,抢救人员转动遇险人员的颈部,此时遇险人员的头部不断转动,上述过程提升了清楚遇险人员口腔异物的便捷性,降低了对遇险人员进行形位调整过程的伤害。
7、优选的,所述防护垫的表面上缝制成型有若干组沿长度方向平行分布的海绵护垫,所述海绵护垫的上端面与所述颈枕滑套内周面的最低点位水平共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垫表面上的各组海绵护垫具有缓冲保护的作用,且海绵护垫的上端面保持与颈枕滑套内周面的最低点位水平,当遇险人员躺平在防护垫上时,此时保证了遇险人员的头部及背部处于基本的水平面上,上述设置实现了去枕平衡,保证了遇险人员躺平后的气道通畅,便于进行氧气的输送及排气,满足了心肺复苏操作要求。
9、优选的,所述急救箱体的一侧凹设有与所述面板形状配合的槽口,所述槽口的上方位置开口设置并铰接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铰接轴的一侧端面与所述面板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与槽口上方位置铰接连接,且定位块远离铰接轴的一侧端面上转动连接,上述设置实现了面板的上下翻动及转动,使面板能够在日常收储状态下收储在槽口内部,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顺利转动至急救箱体的上端面,便于抢救人员第一时间对遇险人员的相关生理参数进行设置及把握。
11、优选的,所述防护垫为密封袋结构,所述防护垫的一侧连接有气嘴,所述氧气罩通过所述气嘴对所述防护垫进行充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嘴安装在防护垫上,在实际抢救的过程中,存在部分遇险人员因为发生溺水休克,此时遇险位置离岸较远,因此需要现场进行施救;通过气嘴对防护垫进行充气,此时在防护垫的浮力下,防护垫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因此能够将遇险人员置于防护垫上,防护垫起到对遇险人员的支撑作用。
13、优选的,所述防护垫远离所述急救箱体的一端嵌固有两组磁石,所述防护垫的长度不低于所述急救箱体宽度尺寸的三倍,所述急救箱体背离所述防护垫连接处的一侧竖直端面上嵌固有与各组所述磁石贴合正对的铁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垫上进行磁石的嵌固,且防护垫的长度进行如上的设置,当该设备在收储状态下时,此时将防护垫缠绕在急救箱体上,急救箱体的铁块与防护垫上的磁石磁性吸附,上述设置实现了防护垫与急救箱体之间的连接,包裹在急救箱体外周的防护垫起到对急救箱体的保护作用。
15、优选的,所述急救箱体的一侧竖直端面上连接有两组分别与所述腰带扣合连接的肩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肩带与急救箱体一侧的竖直端面连接,肩带与腰带连接,上述配合下,遇险人员在防护垫上的不易发生掉落。
17、优选的,所述腰带具有弹性,所述腰带的长度不大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急救箱体(1)及安装在所述急救箱体(1)上的按压装置(2)、通气装置(3)、监护装置(4)、除颤装置(5)及控制装置(6),所述急救箱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急救箱体(1)的上端面凹设有供患者头部落枕的弧形枕口(11),所述急救箱体(1)上包覆有防护垫(7),所述防护垫(7)内侧面的两侧边沿之间对拉有腰带(8),所述按压装置(2)及所述除颤装置(5)一体集成且套设在所述腰带(8)上;所述通气装置(3)包括集成在所述急救箱体(1)内部的制氧泵(31)、氧气罩(32)及输气管(33),所述制氧泵(31)的输出口贯穿所述急救箱体(1)并与所述氧气罩(32)连接;所述监护装置(4)包括两组贴片式电信号传感器(41)及连接的信号线(42),各组所述传感器(41)与所述急救箱体(1)通过信号线(4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安装在所述急救箱体(1)一侧的面板(61),所述面板(61)上实时显示心电、血氧、脉搏、体温生理参数;所述急救箱体(1)内部集成有用于进行供电的电池(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7)的表面上缝制成型有若干组沿长度方向平行分布的海绵护垫(71),所述海绵护垫(71)的上端面与所述颈枕滑套(12)内周面的最低点位水平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箱体(1)的一侧凹设有与所述面板(61)形状配合的槽口(14),所述槽口(14)的上方位置开口设置并铰接安装有定位块(141),所述定位块(141)远离铰接轴的一侧端面与所述面板(6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7)为密封袋结构,所述防护垫(7)的一侧连接有气嘴(72),所述氧气罩(32)通过所述气嘴(72)对所述防护垫(7)进行充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7)远离所述急救箱体(1)的一端嵌固有两组磁石(73),所述防护垫(7)的长度不低于所述急救箱体(1)宽度尺寸的三倍,所述急救箱体(1)背离所述防护垫(7)连接处的一侧竖直端面上嵌固有与各组所述磁石(73)贴合正对的铁块(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箱体(1)的一侧竖直端面上连接有两组分别与所述腰带(8)扣合连接的肩带(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8)具有弹性,所述腰带(8)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急救箱体(1)的长度及宽度两倍值的总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7)首尾两端的边角位置均贯通开设有用于进行提拉的圆孔(7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急救箱体(1)及安装在所述急救箱体(1)上的按压装置(2)、通气装置(3)、监护装置(4)、除颤装置(5)及控制装置(6),所述急救箱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急救箱体(1)的上端面凹设有供患者头部落枕的弧形枕口(11),所述急救箱体(1)上包覆有防护垫(7),所述防护垫(7)内侧面的两侧边沿之间对拉有腰带(8),所述按压装置(2)及所述除颤装置(5)一体集成且套设在所述腰带(8)上;所述通气装置(3)包括集成在所述急救箱体(1)内部的制氧泵(31)、氧气罩(32)及输气管(33),所述制氧泵(31)的输出口贯穿所述急救箱体(1)并与所述氧气罩(32)连接;所述监护装置(4)包括两组贴片式电信号传感器(41)及连接的信号线(42),各组所述传感器(41)与所述急救箱体(1)通过信号线(4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安装在所述急救箱体(1)一侧的面板(61),所述面板(61)上实时显示心电、血氧、脉搏、体温生理参数;所述急救箱体(1)内部集成有用于进行供电的电池(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枕口(11)内部转动安装有轴瓦结构的颈枕滑套(12),所述颈枕滑套(12)背离所述急救箱体(1)的一侧弧形面上一体成型有防滑纹路(121),所述急救箱体(1)远离所述防护垫(7)的一侧端面上开孔并固定有弹簧插销(13),所述颈枕滑套(12)靠近所述弹簧插销(13)的一侧环形面上开孔并与所述弹簧插销(13)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心肺复苏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7)的表面上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斌,王慧泉,马帅,樊毫军,侯世科,董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