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森林消防救援,具体涉及一种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消防无人机在执行森林灭火任务中,通常需要在复杂地形中起降作业,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无人机在复杂地形中起降受限,无法完成灭火救援任务,影响森林消防灭火作业效率。
2、公告号为cn21942840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路空协同侦察系统”,包括地面无人车以及空中无人机,地面无人车顶部形成供无人机降落的降落平台,无人机通过系留结构与地面无人车的蓄电池电连接,实现对无人机的续航供电。但在该地面无人车中,降落平台为固定装置,无法实现在复杂地形中对无人机的升降。即在实际森林灭火救援任务及消防演练中,对于森林复杂地形场景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无人车停放位置无法保障是平面,就导致降落平台无法保证是平面状态,无法实现无人机的起降。而由于无法提供无人机起降场地,导致有些灭火救援任务或消防演练任务无法有效开展。
3、因此,针对森林复杂地形中的灭火救援任务或消防演练任务,亟需解决无人机在森林复杂地形中的起降作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以解决实际森林灭火救援任务及消防演练中,对于森林复杂地形场景的,由于无法提供无人机起降场地,导致有些灭火救援任务或消防演练任务无法有效开展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包括:
4、所述调节支架包括:水平调节支架和固定支架,所述水平调节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连接轴上下布设连接;
5、所述调平平台台面设置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喷头和压缩空气系统,用于清理气垫表面杂物和积尘。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组倒v型结构,两组倒v型结构的顶部内侧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底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设有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伸缩杆与调平平台的底部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调节支架包括两组v型结构,两组v型结构的底部转动设置在连接轴轴上,两组v型结构的顶部固定在调平平台的底部。
9、进一步地,所述调平平台的台面还设置识别位、所述气垫和气垫控制装置;所述气垫居中放置在所述调平平台的台面上,所述识别位设置于所述气垫表面的中心位置,用于无人机的位置校准;所述气垫控制装置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垫。
10、进一步地,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为六履带四摆臂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识别位表面设置二维码,用于带有光流传感器辅助模块的所述无人机辅助降落。
12、进一步地,所述调平平台外侧装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
13、进一步地,所述调平平台为方形或矩形平台。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通过在履带式行走装置顶部安装固定平台,并在固定平台上设置调节支架,其中一方面通过将调节支架分为固定支架和水平调节支架两部分,水平调节支架通过伸缩油缸的带动围绕连接轴转动,用于调平平台的前后高度差调整,通过此调节支架使无人机能够平稳地停放在调平平台表面;另一方面通过在调平平台上设置包括喷头和压缩空气系统的清理装置,用于清理气垫表面杂物和积尘。综上所述,通过此组合的方式,提供了一个移动式的无人机起降平台,保证了能够根据实际复杂地形始终调整、维持无人机起降平台的水平状态,保障了森林复杂地形中的灭火救援任务或消防演练任务的顺利进行。
16、(2)本技术通过在履带式行走装置顶部安装调平平台,并在调平平台上设置识别位、气垫和气垫控制装置的方式,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当无人机需要降落时,气垫控制装置根据实际地形对气垫大小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无人机根据识别位进行完成精准降落在气垫表面,通过以上各部件的组合使用,进一步解决了无人机面对复杂地形时没有合适的起降平台,减小了无人机损坏的风险。
17、(3)本技术通过使用六履带四摆臂结构的履带式行走装置,提升装置的越障能力,保证了无人机能够在复杂地理条件的使用。
18、(4)本技术通过在识别位表面设置二维码,保障了带有光流传感器辅助模块的无人机辅助准确降落。
19、(5)本技术通过使用气泵和气压传感器组成的气垫控制装置,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无人机与不同地形下的气压,然后根据气压读数给气垫进行大小填充,减小了无人机的损坏几率。
20、(6)本技术通过在调平平台设置控制器控制驱动的防护网,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进行防护网的打开、竖起、收起,进一步保障了无人机的起降和对无人机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包括:履带式行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1)顶部安装固定平台(2),所述固定平台(2)的上表面通过调节支架连接调平平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41)包括两组倒V型结构,两组倒V型结构的顶部内侧通过连接轴(43)固定连接,底部通过固定杆(4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4)上转动设有伸缩油缸(42),所述伸缩油缸(42)的伸缩杆与调平平台(3)的底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支架(40)包括两组V型结构,两组V型结构的底部转动设置在连接轴(43)轴上,两组V型结构的顶部固定在调平平台(3)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平台(3)的台面还设置识别位(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1)为六履带四摆臂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位(31)表面设置二维码,用于带有光流传感器辅助模块的所述无人机辅助降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平台(3)外侧装有防护网(34),所述防护网(34)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平台(3)为方形或矩形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包括:履带式行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1)顶部安装固定平台(2),所述固定平台(2)的上表面通过调节支架连接调平平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41)包括两组倒v型结构,两组倒v型结构的顶部内侧通过连接轴(43)固定连接,底部通过固定杆(4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4)上转动设有伸缩油缸(42),所述伸缩油缸(42)的伸缩杆与调平平台(3)的底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平台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支架(40)包括两组v型结构,两组v型结构的底部转动设置在连接轴(43)轴上,两组v型结构的顶部固定在调平平台(3)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森林复杂地形环境的履带式移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