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换向结构,具体是一种具有正反换向、直流或交流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出售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主要采用弹性的接触片结构,即弹片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接触压力小,一般在30gf~60gf左右,但随着市场上整机功率越来越高,震动越来越大,在高振幅高频率震动的工况应用下,例如铁道扳手、冲击电钻等恶劣的工况条件下使用,因开关的剧烈震动,接触压力小,就会导致接触片的瞬间回弹,进而出现电路意外断开的情况,这使得电动工具的正反转向紊乱,给电动工具的正常使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市场上此类结构,要么通过弹性的接触片在电子板的铜箔上滑动,要么是通过两个u形弹片在两个转向端子之间的滑动,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但在经过高寿命后,往往会对电子板或转向端子造成严重的机械磨损或电磨损,由此出现电阻变大,甚至短路等不利现象;另外,采用弹片式结构,为了保证接触片具备一定的回复弹力,其厚度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采用0.12mm左右厚度的铍铜或不锈钢制成,但这样厚度的接触片只能用于过信号类的电流,一般最大0.5a,却不能用于过大电流,导致其应用较为单一,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可靠、使用安全、能适用于过大电流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
2、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电子板,以及电子板上的
4、所述的接桥是由上横杆、通过第一折弯点相对上横杆形成弯折的竖杆和通过第二折弯点相对竖杆形成弯折的下横杆共同构成的z型杆。
5、所述的上横杆的末端为自由端,第二折弯点为接触在推杆上的接触端。
6、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弹簧座,该弹簧座与上横杆之间设有互相弹性顶推的弹性元件;所述的推杆轴向向外移动,并推动接触端带动自由端下降压缩弹性元件;所述的推杆轴向向内移动,并推动接触端,以及配合弹性元件的弹性复位而带动自由端上翘。
7、所述的上横杆和弹簧座上分别设有供弹性元件的两端作定位安装的上定位凸和下定位凸。
8、所述的推杆端部与壳体之间设有推杆弹簧,并由该推杆弹簧而弹性顶推所述推杆的轴向向外移动。
9、所述的自由端上翘接触第一转向端子而形成电路导通,或自由端下降脱离第一转向端子而形成电路中断。
10、所述的换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换向杆上并被弹性顶推接触在第二转向端子上的连接片;所述的换向杆作水平往复摆动,并带动连接片接触第三转向端子而形成电路导通,或带动连接片脱离第三转向端子而形成电路中断。
11、所述的换向杆端部设有弹性向外顶推的定位珠,在正对定位珠的壳体内壁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的换向杆作水平往复摆动,并带动弹性向外顶推的定位珠选择定位在该若干个定位槽内。
12、所述的若干个定位槽包括正向转动定位槽、安全定位槽和反向转动定位槽,所述的定位珠定位在安全定位槽内,该换向杆和推杆的轴心线平行,且换向杆末端抵住推杆而限制推杆的轴向向内移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是在电子板上的第一转向端子一侧设有接桥,该接桥中部转动安装在电子板上的第二转向端子上以形成翘板式结构,并使翘板式结构的接桥一端为接触在推杆上的接触端,接桥另一端形成自由端;这样,当接桥受到壳体一侧的推杆的轴向往复移动,就会推动接触端并带动自由端上翘或下降,进而实现第一转向端子与第二转向端子之间的电路通断;显然,这种通过接桥的翘板式运动来实现电路通断的结构,相比现有的弹片式滑动接触结构,或者通过两个u形弹片在两个转向端子之间的滑动结构,不会再出现高寿命后滑动造成的电子板上铜箔或转向端子的机械磨损问题,也就避免出现电阻变大,甚至短路等不利现象;同时,通过接桥的翘板式接触通断,使得转向端子也能采用更大的0.8mm厚度和铆接银触头结构,故能适用于过大电流,如可以通过最大电流30a;另外,还可在翘板式结构的接桥自由端增设弹性元件,以此来辅助自由端与第一转向端子的接触导通,从而提供足够大的接触压力,如可以达到1n~2n,解决接触压力小等问题,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内的电子板(2),以及电子板上的第一转向端子(21)、第二转向端子(22)和第三转向端子(23);所述的壳体(1)一侧设有轴向往复移动的推杆(3)和水平往复摆动的换向杆(5),该换向杆端部设有换向组件(6),且换向组件受换向杆(5)的水平往复摆动而实现第二转向端子(22)与第三转向端子(23)之间的电路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向端子(21)一侧设有接桥(4),该接桥中部转动安装在第二转向端子(22)上形成翘板式结构,接桥(4)的一端为接触在推杆(3)上的接触端,接桥(4)的另一端形成自由端;所述的接桥(4)受推杆(3)的轴向往复移动而推动接触端并带动自由端上翘或下降,进而实现第一转向端子(21)与第二转向端子(22)之间的电路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桥(4)是由上横杆(41)、通过第一折弯点(42)相对上横杆形成弯折的竖杆(43)和通过第二折弯点(44)相对竖杆(43)形成弯折的下横杆(45)共同构成的Z型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弹簧座(11),该弹簧座与上横杆(41)之间设有互相弹性顶推的弹性元件(9);所述的推杆(3)轴向向外移动,并推动接触端带动自由端下降压缩弹性元件(9);所述的推杆(3)轴向向内移动,并推动接触端,以及配合弹性元件(9)的弹性复位而带动自由端上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杆(41)和弹簧座(11)上分别设有供弹性元件(9)的两端作定位安装的上定位凸(91)和下定位凸(9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3)端部与壳体(1)之间设有推杆弹簧(31),并由该推杆弹簧而弹性顶推所述推杆(3)的轴向向外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由端上翘接触第一转向端子(21)而形成电路导通,或自由端下降脱离第一转向端子(21)而形成电路中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组件(6)包括设置在换向杆(5)上并被弹性顶推接触在第二转向端子(22)上的连接片(61);所述的换向杆(5)作水平往复摆动,并带动连接片(61)接触第三转向端子(23)而形成电路导通,或带动连接片(61)脱离第三转向端子(23)而形成电路中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杆(5)端部设有弹性向外顶推的定位珠(7),在正对定位珠的壳体(1)内壁设有若干个定位槽(8),所述的换向杆(5)作水平往复摆动,并带动弹性向外顶推的定位珠(7)选择定位在该若干个定位槽(8)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定位槽(8)包括正向转动定位槽(81)、安全定位槽(82)和反向转动定位槽(83),所述的定位珠(7)定位在安全定位槽(82)内,该换向杆(5)和推杆(3)的轴心线平行,且换向杆(5)末端抵住推杆(3)而限制推杆的轴向向内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内的电子板(2),以及电子板上的第一转向端子(21)、第二转向端子(22)和第三转向端子(23);所述的壳体(1)一侧设有轴向往复移动的推杆(3)和水平往复摆动的换向杆(5),该换向杆端部设有换向组件(6),且换向组件受换向杆(5)的水平往复摆动而实现第二转向端子(22)与第三转向端子(23)之间的电路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向端子(21)一侧设有接桥(4),该接桥中部转动安装在第二转向端子(22)上形成翘板式结构,接桥(4)的一端为接触在推杆(3)上的接触端,接桥(4)的另一端形成自由端;所述的接桥(4)受推杆(3)的轴向往复移动而推动接触端并带动自由端上翘或下降,进而实现第一转向端子(21)与第二转向端子(22)之间的电路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桥(4)是由上横杆(41)、通过第一折弯点(42)相对上横杆形成弯折的竖杆(43)和通过第二折弯点(44)相对竖杆(43)形成弯折的下横杆(45)共同构成的z型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杆(41)的末端为自由端,第二折弯点(44)为接触在推杆(3)上的接触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弹簧座(11),该弹簧座与上横杆(41)之间设有互相弹性顶推的弹性元件(9);所述的推杆(3)轴向向外移动,并推动接触端带动自由端下降压缩弹性元件(9);所述的推杆(3)轴向向内移动,并推动接触端,以及配合弹性元件(9)的弹性复位而带动自由端上翘。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战辉,王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卡派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