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0719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8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属于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监测异常判断模块和延时异常判断模块分别判断温度监测异常和传输延时异常,再通过第一记录模块以温度监测异常为目标,计算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第一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以及通过第二记录模块以传输延时异常为目标,计算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第二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最后通过耐久性评估模块,根据待测温控器的异常信息进行耐久性评估,提高耐久性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性能测试,特别是一种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1、温控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加热或冷却系统以维持设定温度的设备。它通过监测环境温度并与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当实际温度偏离目标温度时,温控器会启动或停止加热或冷却装置来调整区域温度。

2、因此温控器是温控系统的重要设备,其耐久性对温控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温控器的耐久性测试是研发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现有技术中,大多只通过温控器的温度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变化来评估耐久性,影响因素单一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比如还有通信传输功能上的延时同样是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及时的数据传输才能让温度调节设备对环境温度进行及时的调节控制,因此,亟需一种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包括:

2、控制信息接收模块,用于与待测温控器的通信模块对接,接收待测温控器通过自身的通信模块输出的控制信息,同时记录每个控制信息的接收时刻,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测试环境的第一温度以及对应的第一监测时刻和温度调节指令;

3、延时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延时;

4、测试温度监测模块,用于获取测试环境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测试环境的第二温度以及对应的第二监测时刻;

5、监测异常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判断待测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温度监测异常;

6、延时异常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延时判断待测温控器的通信模块是否出现传输延时异常;

7、异常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待测温控器的异常信息,所述异常信息包括异常类型以及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出现对应异常类型的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所述异常记录模块包括第一记录模块和第二记录模块;

8、第一记录模块,用于分别以每次出现温度监测异常的时刻作为温度监测异常起点,逐一统计对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出现温度监测异常的次数n1,直至出现n1大于第一预设次数阈值,并以对应的温度监测异常起点的时刻作为待测温控器的第一有效异常首发时刻,计算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第一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t1;

9、第二记录模块,用于分别以每次出现传输延时异常的时刻作为传输延时异常起点,逐一统计对应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出现传输延时异常的次数n2,直至出现n2大于第二预设次数阈值,并以对应的传输延时异常起点的时刻作为待测温控器的第二有效异常首发时刻,计算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第二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t2;

10、耐久性评估模块,根据待测温控器的异常信息评估待测温控器的耐久性。

11、进一步地,所述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延时具体为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时长。

12、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异常判断模块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判断待测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温度监测异常,具体为:

13、根据第一监测时刻和第二监测时刻,将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进行同时刻匹配形成同时刻监测温度组;

14、若在同一个同时刻监测温度组中的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间的误差大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判定待测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在监测对应的第一温度时出现温度监测异常。

15、进一步地,所述延时异常判断模块根据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延时判断待测温控器的通信模块是否出现传输延时异常,具体为:

16、若所述延时大于预设延时阈值,则判定待测温控器的通信模块在传输对应的控制信息中出现传输延时异常。

17、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温度监测模块还包括温度校正模块,用于在获取测试环境的温度后进行校正得到对应的第二温度。

18、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还包括丢失判断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监测时刻与第一监测时刻比对,判断待测温控器是否出现温度数据丢失。

19、进一步地,所述丢失判断模块通过第二监测时刻与第一监测时刻比对,判断待测温控器是否出现温度数据丢失,具体为:

20、分析是否存在与所有第一监测时刻不同的第二监测时刻,若是,则判定待测温控器出现温度数据丢失。

21、进一步地,所述异常记录模块还包括第三记录模块,用于分别以每次出现温度数据丢失所对应的第一监测时刻作为温度数据丢失起点,逐一统计对应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出现温度数据丢失的次数n3,直至出现n3大于第三预设次数阈值,并以对应的温度数据丢失起点的第一监测时刻作为待测温控器的第三有效异常首发时刻,计算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第三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t3。

2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待测温控器的异常信息评估待测温控器的耐久性,具体通过以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出现各异常类型的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中的最短时长作为待测温控器的耐久性,或根据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出现各异常类型的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通过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评估待测温控器的耐久性。

23、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pid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调节指令控制温度调节装置对测试环境进行温度调节。

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5、本专利技术通过监测异常判断模块和延时异常判断模块分别判断温度监测异常和传输延时异常,再通过第一记录模块以温度监测异常为目标,计算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第一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以及通过第二记录模块以传输延时异常为目标,计算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第二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最后通过耐久性评估模块,根据待测温控器的异常信息进行耐久性评估,提高耐久性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延时具体为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异常判断模块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判断待测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温度监测异常,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异常判断模块根据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延时判断待测温控器的通信模块是否出现传输延时异常,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温度监测模块还包括温度校正模块,用于在获取测试环境的温度后进行校正得到对应的第二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还包括丢失判断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监测时刻与第一监测时刻比对,判断待测温控器是否出现温度数据丢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丢失判断模块通过第二监测时刻与第一监测时刻比对,判断待测温控器是否出现温度数据丢失,具体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记录模块还包括第三记录模块,用于分别以每次出现温度数据丢失所对应的第一监测时刻作为温度数据丢失起点,逐一统计对应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出现温度数据丢失的次数N3,直至出现N3大于第三预设次数阈值,并以对应的温度数据丢失起点的第一监测时刻作为待测温控器的第三有效异常首发时刻,计算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第三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T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测温控器的异常信息评估待测温控器的耐久性,具体通过以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出现各异常类型的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中的最短时长作为待测温控器的耐久性,或根据待测温控器从开始测试到出现各异常类型的有效异常首发时刻所用的时长,通过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评估待测温控器的耐久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PID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调节指令控制温度调节装置对测试环境进行温度调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延时具体为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异常判断模块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判断待测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温度监测异常,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异常判断模块根据待测温控器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的延时判断待测温控器的通信模块是否出现传输延时异常,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温度监测模块还包括温度校正模块,用于在获取测试环境的温度后进行校正得到对应的第二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温控器耐久性测试系统还包括丢失判断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监测时刻与第一监测时刻比对,判断待测温控器是否出现温度数据丢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温控器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胜赖建苏丽燕李良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龙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