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711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属于硅胶圈生产上料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活动放置有模具,模具内部设置有若干模槽,模具上方活动设置有盖板,盖板顶部固定设置分流斗,分流斗底部贯穿盖板设置有若干通孔,若干通孔和若干模槽数量一致,盖板上方设置有横板,横板顶壁和底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原料箱和伸缩杆,原料箱侧壁设置有加热结构,原料箱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棍,伸缩杆可带动盖板上下移动,分流斗与原料箱通过弹性输送管相通设置。一个模具设置有若干个模槽,一次性可以填充若干个不同规格的硅胶圈模槽,提高了注塑效率。原料箱内部设置了加热结构和搅拌棍,可以保证在上料时保持原料的温度和均匀度,避免凝结成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硅胶圈生产上料,具体涉及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硅胶圈,也称为硅胶密封圈或硅胶o型圈,是一种由硅胶材料制成的环形产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温性。硅胶圈的主要作用是在两个部件之间形成密封,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同时也起到固定和导向的作用。

2、硅胶圈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步是处理硅胶原料,硅胶原料通常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液态,另一种是固态,而制作硅胶圈需要先将硅胶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和搅拌,以确保成分均匀。第二步是制作模具,需要根据硅胶圈的规格制作出模具。

3、在模具制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硅胶圈的注塑。也就是把制作好的硅胶原料通过上料机构逐渐注入模具中,将硅胶充分填充模具内部的空隙,塑造出硅胶圈的形状。

4、现有的上料机构,大部分一个模具对应一个规格的硅胶圈,一次上料只能对一个模具进行填充,生产效率较低,制作好的硅胶原料倒入原料桶后,未设置搅拌和保温结构,导致在上料注塑的过程中原料凝结,影响出料速度,影响后续硅胶圈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上料机构,大部分一个模具对应一个规格的硅胶圈,一次上料只能对一个模具进行填充,生产效率较低,制作好的硅胶原料倒入原料桶后,未设置搅拌和保温结构,导致在上料注塑的过程中原料凝结,影响出料速度,影响后续硅胶圈的成型质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

2、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活动放置有模具,模具内部设置有若干模槽,模具上方活动设置有盖板,盖板顶部固定设置分流斗,分流斗底部贯穿盖板设置有若干通孔,若干通孔和若干模槽数量一致,盖板上方设置有横板,横板顶壁和底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原料箱和伸缩杆,原料箱侧壁设置有加热结构,原料箱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棍,伸缩杆可带动盖板上下移动,分流斗与原料箱通过弹性输送管相通设置。

3、更进一步的,工作台桌面上设置有凹槽,模具可活动的放置在凹槽内部,且模具与凹槽尺寸适配,盖板和模具均优选为适配的圆形结构,若干模槽优选为圆环结构。

4、更进一步的,工作台桌面上还设置有竖板,横板固定设置在竖板侧壁,竖板固定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限位槽,盖板可在限位槽上下滑动,伸缩杆底端固定设置在盖板的顶壁,且优选为电动伸缩杆。

5、更进一步的,原料箱顶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电机和空腔,加热结构优选为电加热板,均匀分布设置在空腔内部,搅拌棍包括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轴,转动轴外壁固定设置有若干搅拌桨。

6、更进一步的,弹性输送管包括上下两段软管和中间的弹性波纹管,位于上方的软管内部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7、更进一步的,分流斗固定设置在位于下方的软管底端,且分流斗底端贯穿盖板设置有若干通孔,若干通孔分别设置在与若干模槽相对应的盖板位置。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个模具设置有若干个模槽,然后通过弹性输送管和分流斗同时对若干个模槽进行上料注塑,一次性可以填充若干个不同规格的硅胶圈模槽,提高了注塑效率。且原料箱内部设置了加热结构和搅拌棍,可以保证在上料时保持原料的温度和均匀度,避免凝结成块,影响上料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活动放置有模具(2),其特征在于:模具(2)内部设置有若干模槽(9),模具(2)上方活动设置有盖板(3),盖板(3)顶部固定设置分流斗(12),分流斗(12)底部贯穿盖板(3)设置有若干通孔(10),若干通孔(10)和若干模槽(9)数量一致,盖板(3)上方设置有横板(4),横板(4)顶壁和底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原料箱(5)和伸缩杆(6),原料箱(5)侧壁设置有加热结构(7),原料箱(5)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棍(8),伸缩杆(6)可带动盖板(3)上下移动,分流斗(12)与原料箱(5)通过弹性输送管(11)相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桌面上设置有凹槽(13),模具(2)可活动的放置在凹槽(13)内部,且模具(2)与凹槽(13)尺寸适配,盖板(3)和模具(2)均优选为适配的圆形结构,若干模槽(9)优选为圆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桌面上还设置有竖板(14),横板(4)固定设置在竖板(14)侧壁,竖板(14)固定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限位槽(15),盖板(3)可在限位槽(15)上下滑动,伸缩杆(6)底端固定设置在盖板(3)的顶壁,且优选为电动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原料箱(5)顶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电机(16)和空腔,加热结构(7)优选为电加热板,均匀分布设置在空腔内部,搅拌棍(8)包括设置在电机(16)输出端的转动轴(17),转动轴(17)外壁固定设置有若干搅拌桨(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输送管(11)包括上下两段软管(19)和中间的弹性波纹管(20),位于上方的软管(19)内部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分流斗(12)固定设置在位于下方的软管(19)底端,且分流斗(12)底端贯穿盖板(3)设置有若干通孔(10),若干通孔(10)分别设置在与若干模槽(9)相对应的盖板(3)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活动放置有模具(2),其特征在于:模具(2)内部设置有若干模槽(9),模具(2)上方活动设置有盖板(3),盖板(3)顶部固定设置分流斗(12),分流斗(12)底部贯穿盖板(3)设置有若干通孔(10),若干通孔(10)和若干模槽(9)数量一致,盖板(3)上方设置有横板(4),横板(4)顶壁和底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原料箱(5)和伸缩杆(6),原料箱(5)侧壁设置有加热结构(7),原料箱(5)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棍(8),伸缩杆(6)可带动盖板(3)上下移动,分流斗(12)与原料箱(5)通过弹性输送管(11)相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桌面上设置有凹槽(13),模具(2)可活动的放置在凹槽(13)内部,且模具(2)与凹槽(13)尺寸适配,盖板(3)和模具(2)均优选为适配的圆形结构,若干模槽(9)优选为圆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圈生产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桌面上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清曾祥辉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华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