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710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驱动模块、滑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滑动模块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动机、齿轮组、传动盘,所述电动机依次通过所述齿轮组、所述传动盘向所述滑动模块传递动能,所述齿轮组沿X轴方向啮合且沿Z轴方向呈多层递增的阶梯式排列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操作机构阶梯式排列设置,不仅减少了齿轮配合的摩擦面,提高了传动效率,还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使得电动操作机构小型化。同时传动盘的离合结构确保单向旋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地提高了电动操作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1、断路器作为配电电器,能够接通、承载及分断主回路电流,在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动操作机构作为断路器的专用配件,可远距离电动闭合、断开和再扣断路器以实现输配电网的集中和自动控制, 使断路器分合闸切换更可靠、更省力、更安全。

2、现有的电动操作机构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结构复杂、性能不可靠、使用寿命短的缺陷。目前电动操作机构的齿轮组由高速电机直接驱动,齿轮组结构布局较为随意,导致电机输出的动能非线性传递,且齿轮之间间隙不稳定,在高速电机的反复冲击之下,齿轮间隙会变的越来越大,齿轮之间的传递间隙变大就会造成电动操作机构的动作变慢,加速了齿轮之间的磨损,造成整体机构的寿命减少,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结构的齿轮布局不合理和电动操作机构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驱动模块、滑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滑动模块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动机、齿轮组、传动盘,所述电动机依次通过所述齿轮组、所述传动盘向所述滑动模块传递动能,所述齿轮组沿x轴方向啮合且沿z轴方向呈多层递增的阶梯式排列设置。

4、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机的轴线平行于z轴方向设置且沿x轴方向传递动能至所述齿轮组。

5、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中至少部分沿z轴同向排布的齿轮同轴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且三者的中心同在x轴上。

7、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包括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的齿轮为一大一小的一体式双层齿轮。

1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盘位于所述齿轮组的y轴方向上,且所述传动盘与所述齿轮组啮合。

1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盘位于所述滑动模块沿z轴方向的上方,所述传动盘与所述滑动模块连动。

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盘保持单向旋转,且带动所述滑动模块沿x轴方向作往返运动。

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所述传动盘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传动盘沿z轴方向的上方。

14、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模块包括转盘、行程放大机构、滑块、导轨,所述滑块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行程放大机构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行程放大机构驱动所述滑块沿x轴方向作往返运动。

15、进一步地,所述行程放大机构包括第一杠杆、第二杠杆,所述第二杠杆一端固定,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杠杆与所述滑块联动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杠杆包括固定端、作用部、驱动端,所述第二杠杆以所述固定端为中心作往返旋转,所述作用部与所述固定端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驱动端与所述固定端的直线距离。

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二杠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杠杆以所述固定端为中心作往返旋转,所述驱动端位于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驱动端之间。

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所述作用部、所述驱动端位于一条直线上,三者构成条形结构的所述第二杠杆。

1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所述作用部、所述驱动端不在一条直线上,三者构成人字形结构的所述第二杠杆。

20、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包括滑动本体、输入槽,所述滑动本体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输入槽与所述驱动端配合。

21、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槽位于所述滑块沿z轴方向顶部。

22、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还包括输出槽,所述输出槽位于所述滑块沿z轴方向底部。

23、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操作机构通过齿轮组沿x轴方向呈多阶递增的阶梯式排列设置,不仅减少了齿轮配合的摩擦面,提高了传动效率,还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使得电动操作机构小型化。同时传动盘的离合结构确保单向旋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地提高了电动操作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驱动模块、滑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滑动模块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动机、齿轮组、传动盘,所述电动机依次通过所述齿轮组、所述传动盘向所述滑动模块传递动能,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沿X轴方向啮合且沿Z轴方向呈多层递增的阶梯式排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中至少部分沿Z轴同向排布的齿轮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且三者的中心同在X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的齿轮为一大一小的一体式双层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模块包括转盘、行程放大机构、滑块、导轨,所述滑块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行程放大机构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行程放大机构驱动所述滑块沿X轴方向作往返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放大机构包括第一杠杆、第二杠杆,所述第二杠杆一端固定,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杠杆与所述滑块联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杠杆包括固定端、作用部、驱动端,所述第二杠杆以所述固定端为中心作往返旋转,所述作用部与所述固定端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驱动端与所述固定端的直线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二杠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杠杆以所述固定端为中心作往返旋转,所述驱动端位于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驱动端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驱动模块、滑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滑动模块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动机、齿轮组、传动盘,所述电动机依次通过所述齿轮组、所述传动盘向所述滑动模块传递动能,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沿x轴方向啮合且沿z轴方向呈多层递增的阶梯式排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中至少部分沿z轴同向排布的齿轮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且三者的中心同在x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的齿轮为一大一小的一体式双层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克特夏奇远夏乐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