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板、电池包和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6984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板、电池包和用电设备,该冷板包括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中具有端部流道;至少一个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中具有直流道;在所述直流道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拼接,以使所述直流道与所述端部流道连通,增加冷板在所述直流道的延伸方向的尺寸,提高了冷板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冷,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冷板、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将冷板用于对电池包的电池进行冷却时,电池包中电池的排布方式改变,便需要改变冷板的结构。

2、而每一款冷板都需要单独开模,冷板结构的改变就需要增加模具来重新制造冷板,增加了制造的成本,也影响了冷板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板、电池包和用电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板,用于对电池进行冷却,包括:

3、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中具有端部流道;

4、至少一个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中具有直流道;

5、在所述直流道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拼接,以使所述直流道与所述端部流道连通。

6、可选地,所述冷板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单元沿所述直流道的延伸方向排布并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单元组,其中,沿所述直流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单元组中的至少一端的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连接。

7、可选地,所述冷板包括:

8、基板;

9、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包括端板和至少一个中间板,所述端板连接于所述基板上,以形成所述第一单元,所述中间板连接于所述基板上以形成所述第二单元,所述中间板与所述端板拼接。

10、可选地,所述端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连接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第一端部流道,所述第二端板连接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第二端部流道;

11、至少一个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并且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直流道,所述直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一端部流道和所述第二端部流道之间。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用于与电池的两端相对;

13、至少一个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以用于与电池的中部相对。

14、可选地,所述流道板包括一个第一端板和两个第二端板;

15、两个所述第二端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的两侧,并且一个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第一端板之间形成第一区域,另一个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第一端板之间形成第二区域;

16、多个所述中间板包括多个第一类中间板和多个第二类中间板,多个所述第一类中间板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多个所述第二类中间板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

17、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具有第一端部区域和第二端部区域,所述第一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第一换热区域,所述第二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第二换热区域;

18、所述第一换热区域和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用于对两个电池进行换热。

19、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端板用于与电池的两端相对。

20、可选地,所述冷板具有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所述冷板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

21、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在所述冷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直流道平行于所述冷板的长度方向;

22、或者,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在所述冷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直流道平行于所述冷板的宽度方向。

23、可选地,靠近所述第一端板的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多个第一直流道,多个所述第一直流道等间距排布;

24、所述第一端部流道为弯折流道,并且所述第一端部流道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直流道连通,所述第一端部流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直流道连通。

25、可选地,靠近所述第二端板的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多个第二直流道,多个所述第二直流道等间距排布;

26、所述第二端部流道为弯折流道,并且所述第二端部流道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直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端部流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直流道连通。

27、可选地,还包括连接件,相邻所述中间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和/或,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中间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中间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28、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中间板的重叠宽度范围为5-15mm。

29、可选地,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上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部流道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

30、所述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并且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

31、或者,所述第二端部流道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32、所述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板,并且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

33、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流道包括第一汇流流道和第一分流流道,所述第一分流流道的入口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汇流流道,所述第一分流流道的出口端连接至所述直流道;

34、所述第二端部流道包括第二汇流流道和第二分流流道,所述第二分流流道的入口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汇流流道,所述第二分流流道的出口端连接至所述直流道。

3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冷板,所述冷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

36、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

37、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3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板,该冷板包括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中具有端部流道;至少一个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中具有直流道;在所述直流道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拼接,以使所述直流道与所述端部流道连通,以增加冷板在所述直流道的延伸方向的尺寸,提高了冷板的通用性。

3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板,用于对电池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单元沿所述直流道(231)的延伸方向排布并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单元组,其中,沿所述直流道(231)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单元组中的至少一端的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所述第一端板(21)连接于所述基板(1)上,并与所述基板(1)之间形成第一端部流道(211),所述第二端板(22)连接于所述基板(1)上,并与所述基板(1)之间形成第二端部流道(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21)和所述第二端板(22)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板(21)和所述第二端板(22)用于与电池的两端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2)包括一个第一端板(21)和两个第二端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21)具有第一端部区域和第二端部区域,所述第一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第一换热区域,所述第二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第二换热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端板(22)用于与电池的两端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具有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所述冷板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端板(21)的所述中间板(23)与所述基板(1)之间形成多个第一直流道(232),多个所述第一直流道(232)等间距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二端板(22)的所述中间板(23)与所述基板(1)之间形成多个第二直流道(233),多个所述第二直流道(233)等间距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3),相邻所述中间板(23)通过所述连接件(3)连接;和/或,所述第一端板(21)和所述中间板(23)通过所述连接件(3)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端板(22)和所述中间板(23)通过所述连接件(3)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中间板(23)的重叠宽度范围为5-15mm。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头(4),所述接头(4)上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流道(211)包括第一汇流流道和第一分流流道,所述第一分流流道的入口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汇流流道,所述第一分流流道的出口端连接至所述直流道(231);

16.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和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冷板,所述冷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

17.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板,用于对电池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单元沿所述直流道(231)的延伸方向排布并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单元组,其中,沿所述直流道(231)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单元组中的至少一端的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第一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所述第一端板(21)连接于所述基板(1)上,并与所述基板(1)之间形成第一端部流道(211),所述第二端板(22)连接于所述基板(1)上,并与所述基板(1)之间形成第二端部流道(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21)和所述第二端板(22)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板(21)和所述第二端板(22)用于与电池的两端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2)包括一个第一端板(21)和两个第二端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21)具有第一端部区域和第二端部区域,所述第一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第一换热区域,所述第二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第二换热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端板(22)用于与电池的两端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具有长度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郭舒张丽娜黄达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