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矿山资源需求的迅猛增长,随着地下矿山生产机械化和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大型现代化矿井不断涌现,由于作业环境特殊和地质情况复杂,工作中容易形成诸如事故发生频率高、事故扩散速度快、灾害危险区域大、逃生路线长等局面,不利于地下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地逃离危险区域。目前对于地下空间作业的保护装备多涉及避难硐室以及逃生避难舱,在这些装置内存放生存所必需的水、食物以及压缩氧气罐等供避难者应急使用,然而该设备仍存在很多漏洞:(1)功能辐射范围有限,未考虑到作业人员作业地点的分散性,当发生灾变时,距离最远的作业人员很难在呼吸器有效时间内退到避难舱;(2)安全储备能力有限,只能容纳有限人员在有限时间内避险使用;(3)成本投入较高,小型避难舱售价高达200万,舱体日常运行维护成本高,将舱体内避难者救至地面的耗资高。同时现有的这些设备仅能供地下作业的工人应急使用,被动的等待地上人员的解救,并不能主动的使被困人员快速逃生,根据对煤矿事故的调查分析发现,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突发性事故时,最终的遇难人员中,因创伤和烧伤死亡的人数约占20%,因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窒息死亡则占到80%,而这80%的死亡人员在事故早期绝大多数是有逃生可能的,由此可见,传统的地下保护设备已不能满足现代地下作业人员逃生的要求,在保护地下作业人员的安危上,仍需要研制发生事故时更适合地下人员逃生的安全装置。
2、有鉴于此,为了提高地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的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包括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所述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上设置有两个逃生圈2,分别为上部逃生圈和下部逃生圈,两个逃生圈2之间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内部设置有输油管线6,输油管线6一端连接上部逃生圈内的燃油储存室,另一端连接微型喷气发动机9,微型喷气发动机9设置在下部逃生圈的底端,逃生圈2与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之间设置有滚动滑轮8,逃生圈2的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系统,逃生圈2上设有照明系统。
4、上述的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实现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的方法,包括步骤:
5、若工人在进行地下作业时发生突发性事故或蔓延性事故时:
6、首先,作业人员将身上的呼吸器进行正确佩戴,对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地下空间的粉尘或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吸入体内,并佩戴好安全帽,保护头部不受到伤害;
7、然后迅速的跑到逃生装备主体管道处,开启设置在逃生装备主体导管侧壁的可伸缩系统控制器;
8、之后可伸缩横向踏板连同端部挡板迅速弹出,形成由端部挡板、可伸缩横向踏板、可伸缩侧部挡板以及逃生装备主体管道侧部组成的简易逃生室;
9、接着,作业人员进入逃生室并将可伸缩侧部挡板内设置的安全带系与腰间;
10、最后,通过操作设置在下部逃生圈顶端的动力系统控制器,带动逃生室向前或向上滑动直至到达地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和方法,在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地下空间作业时,逃生装置平常是收缩的,如遇到紧急情况才会启动可伸缩系统进行逃生,不会影响到地下作业的正常进行,同时不受实际作业环境的限制,与传统的逃生阶梯相比,该装备可实现对地下作业人员的快速逃生,且该逃生装备成本较低,可在地下作业面设置多处该逃生装备,大大提高了地下逃生装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同时该专利技术可循环使用,操作难度较小,针对实际应用的需要,对地下空间作业安全装备可行性较弱方面进行了改善,并弥补了地下空间作业逃生保护装置的缺乏。对于煤矿地下空间作业的工人起到切实的保护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所述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上设置有两个逃生圈(2),分别为上部逃生圈和下部逃生圈,两个逃生圈(2)之间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内部设置有输油管线(6),输油管线(6)一端连接上部逃生圈内的燃油储存室,另一端连接微型喷气发动机(9),微型喷气发动机(9)设置在下部逃生圈的底端,逃生圈(2)与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之间设置有滚动滑轮(8),逃生圈(2)的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系统,逃生圈(2)上设有照明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包括LED灯(7)、照明开关(11)、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通过地板盖放置在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底端,且蓄电池(12)通过电源管线与照明开关(11)电性连接,照明开关(11)安装在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底端侧壁上,LED灯(7)分别安装在上部逃生圈的顶端和下部逃生圈的底端,照明开关(11)与LED灯(7)之间通过电源管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其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喷气发动机(9)工作的过程中,空气首先被微型喷气发动机(9)的压气机压缩,然后进入燃烧室与燃油混合后点燃产生燃气,这些燃气再进入燃烧室后方的涡轮,推动涡轮转动,最后,燃气经过微型喷气发动机(9)的排气口被喷出,产生一股向上的推力,推动逃生装备快速向前或向上滑动直至地面。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实现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发性事故包括粉尘爆炸、瓦斯爆炸、顶板垮落,所述蔓延性事故包括火灾、水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所述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上设置有两个逃生圈(2),分别为上部逃生圈和下部逃生圈,两个逃生圈(2)之间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内部设置有输油管线(6),输油管线(6)一端连接上部逃生圈内的燃油储存室,另一端连接微型喷气发动机(9),微型喷气发动机(9)设置在下部逃生圈的底端,逃生圈(2)与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之间设置有滚动滑轮(8),逃生圈(2)的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系统,逃生圈(2)上设有照明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包括led灯(7)、照明开关(11)、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通过地板盖放置在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底端,且蓄电池(12)通过电源管线与照明开关(11)电性连接,照明开关(11)安装在逃生装备主体管道(1)底端侧壁上,led灯(7)分别安装在上部逃生圈的顶端和下部逃生圈的底端,照明开关(11)与led灯(7)之间通过电源管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地下空间作业快速逃生装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义,王冰山,井庆贺,张波,邵晓峰,闫寿庆,韩玉强,郭洁,邹迪,杨东,杨昆,康朕,刘晋升,牛博,袁静,李祥春,
申请(专利权)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