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悬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6932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悬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上支撑;减振器主体,所述减振器主体的一端适于与车轮连接,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另一端适于通过所述上支撑与车身连接;调高组件,所述调高组件同轴设置于所述减振器主体上,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调高组件用于调整所述上支撑相对所述减振器主体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减振器,通过设置减振器主体和调高组件,调高组件同轴设置在减振器主体上且用于调整上支撑相对减振器主体的位置,可以很好地提升车辆的性能,使减振器在安装布置时更加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器、悬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辆行业的发展,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与行驶性能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车辆中的减振器除了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还具有调节车身高度的功能,使车辆的通过性更好。在相关技术中,具有调高功能的减振器往往外型尺寸较大,占据空间较大,使减振器在布置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可以在满足调高需要的情况下使减振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小巧,使减振器布置更加方便灵活。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减振器的悬架总成。

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悬架总成的车辆。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减振器,包括:上支撑;减振器主体,所述减振器主体的一端适于与车轮连接,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另一端适于通过所述上支撑与车身连接;调高组件,所述调高组件同轴设置于所述减振器主体上,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调高组件用于调整所述上支撑相对所述减振器主体的位置。

5、根据本技术的减振器,通过设置减振器主体和调高组件,调高组件同轴设置在减振器主体上且用于调整上支撑相对减振器主体的位置,可以很好地提升车辆的性能,使减振器在安装布置时更加灵活方便。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高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直线运动部件,所述驱动电机可驱动所述直线运动部件沿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减振器主体包括减振弹性件,所述减振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相连,所述减振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相连。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为中空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均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外周侧。

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直线运动部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外周侧,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适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且与所述转动件通过螺旋副连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减振弹性件的另一端相连。

9、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螺纹连接;或者,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之间设有滚珠,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滚珠螺旋副传动连接。

10、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活动件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减振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

11、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调高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减振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筒部和连接板部,所述连接筒部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外周侧且与所述减振器主体连接,所述连接板部连接在所述连接筒部的轴向一侧且沿所述连接筒部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板部连接。

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直线运动部件与所述驱动电机沿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轴向方向排布,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的远离所述上支撑的一侧。

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减振器主体包括活塞杆以及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外周的减振筒,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减振筒沿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轴向可相对运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上支撑连接。

15、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减振筒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外周,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的外周且相对内筒固定,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共同限定出溢流腔,所述内筒内侧形成有活动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相连,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活动腔内且设有活塞,所述活动腔与所述溢流腔之间设有流通阀,所述流通阀用于控制所述活动腔与所述溢流腔之间的连通或隔断。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固定于所述上支撑且位于所述减振器主体与所述上支撑之间,所述第一缓冲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外周。

17、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上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套设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件的外周侧。

18、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悬架总成,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减振器。

19、根据本技术的悬架总成,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减振器,减振器设置减振器主体和调高组件,调高组件同轴设置在减振器主体上且用于调整上支撑相对减振器主体的位置,可以很好地提升车辆的性能,使减振器在安装布置时更加灵活方便。

20、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悬架总成。

21、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的悬架总成,悬架总成设置减振器主体和调高组件,调高组件同轴设置在减振器主体上且用于调整上支撑相对减振器主体的位置,可以很好地提升车辆的性能,使减振器在安装布置时更加灵活方便。

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直线运动部件,所述驱动电机可驱动所述直线运动部件沿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减振器主体包括减振弹性件,所述减振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相连,所述减振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中空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均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螺纹连接;或者,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之间设有滚珠,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滚珠螺旋副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减振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减振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筒部和连接板部,所述连接筒部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外周侧且与所述减振器主体连接,所述连接板部连接在所述连接筒部的轴向一侧且沿所述连接筒部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板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与所述驱动电机沿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轴向方向排布,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的远离所述上支撑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主体包括活塞杆以及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外周的减振筒,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减振筒沿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轴向可相对运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上支撑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筒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外周,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的外周且相对内筒固定,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共同限定出溢流腔,所述内筒内侧形成有活动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相连,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活动腔内且设有活塞,所述活动腔与所述溢流腔之间设有流通阀,所述流通阀用于控制所述活动腔与所述溢流腔之间的连通或隔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固定于所述上支撑且位于所述减振器主体与所述上支撑之间,所述第一缓冲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外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上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套设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件的外周侧。

14.一种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悬架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直线运动部件,所述驱动电机可驱动所述直线运动部件沿所述减振器主体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减振器主体包括减振弹性件,所述减振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相连,所述减振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中空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均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部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螺纹连接;或者,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之间设有滚珠,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滚珠螺旋副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减振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减振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筒部和连接板部,所述连接筒部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主体的外周侧且与所述减振器主体连接,所述连接板部连接在所述连接筒部的轴向一侧且沿所述连接筒部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板部连接。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申姚渊彭怀陈睿毛明恒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