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黑木耳菌株百云9号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科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黑木耳菌株百云9号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685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6
本申请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黑木耳菌株百云9号及其应用。本申请给出了一个全新分离得到并成功保存的黑木耳类新菌株,该黑木耳类新菌株,子实体营养丰富、富含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较好的应用于食品、药品方面;该黑木耳类新菌株,鲜品为耳状、棕褐色、半透明胶质、富有弹性、光滑、无脉纹,平均大小5.6×3.8cm;开片性好,耳根不明显,平均厚度1.65mm;干燥后强烈收缩成角质,硬而脆,背面灰白色、有短绒毛,腹面成黑褐色、光滑;干耳充分泡松后,其形态特征与鲜耳几乎无异,泡松率不低于15.0;爆炒时,会发出犹如燃放炮竹的声响;口感嫩脆、鲜香、糯、爽口,深受人们喜爱,适合于杂木屑、桑枝屑、玉米芯、棉籽壳等多种农林副产物进行栽培,出耳周期短、抗杂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黑木耳菌株百云9号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在真菌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界(mycota)的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木耳目(auriculariales)、木耳科(auriculariaceae)的木耳属(auricularia)的真菌。又名黑菜、木耳、云耳等。

2、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是典型的胶质真菌,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糖、氨基酸、黑色素、黄酮、多酚以及铁、锌、钙、锰等48种常量和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同源食用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黑木耳具有抗氧化、抑菌活性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实际临床已证明黑木耳具有防治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随品种、产地、栽培基质、管理方法的不同,黑木耳所含各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活性物质均有差异。

3、广西所产黑木耳俗称云耳,野生云耳主产地在百色地区,属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的药食兼用大型胶质真菌。截至21世纪初期,百色云耳的生产方式仍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其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分离驯化野生百色云耳,实现人工代料栽培,是百色云耳发展的必然方向。

4、随着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希望寻找到更多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良黑木耳菌株。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黑木耳菌株鲜耳,其生物转化率不低于130%,品相极佳,是一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良黑木耳菌株。具体内容如下:

2、一种黑木耳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269。该黑木耳菌株(百云9号)系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百乐镇采样经分离提纯定性驯化获得的优良菌株。

3、进一步的,所述黑木耳菌株,包括该黑木耳菌株的孢子、菌丝体、子实体。

4、所述的黑木耳菌株在食品制作方面的应用。

5、所述的黑木耳菌株在药物制备方面的应用。

6、进一步的,所述黑木耳菌株,包括该黑木耳菌株的孢子、菌丝体、子实体。

7、鲜品为耳状、棕褐色、半透明胶质、富有弹性、光滑、无脉纹(图14),开片性好,耳根不明显,平均大小5.6×3.8cm,平均厚度1.65mm;干燥后强烈收缩成角质,硬而脆,背面灰白色、有短绒毛,腹面成黑褐色、光滑;干耳充分泡松后,其形态特征与鲜耳几乎无异,泡松率不低于15.0;爆炒时,会发出犹如燃放炮竹的声响;口感嫩脆、鲜香、糯、爽口,深受人们喜爱,适合于杂木屑、桑枝屑、玉米芯(杆)等多种农林副产物进行栽培,生产周期短、抗杂能力较强,鲜耳生物转化率不低于140%,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和市场前景。

8、本申请所述的黑木耳菌株(百云9号)子实体鲜品为耳状、棕褐色、半透明胶质、有弹性、光滑、无脉纹,平均大小5.6×3.8cm,平均厚度1.65mm;;干燥后强烈收缩成角质,硬而脆,背面灰白色、有短绒毛,腹面成黑褐色、光滑;干耳充分泡松后,其形态特征与鲜耳没有明显区别;爆炒时,会发出犹如燃放炮竹的声响;烹饪后口感滑而不腻、脆嫩爽口,有一种愉快的清香味。,是一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良黑木耳菌株。其可以较好的应用于食品、药品方面。

9、所述的黑木耳菌株的栽培方法,控制温度范围为15~35℃,ph值范围为5.5~6.5。

10、进一步的,所述温度范围为25~28℃。

11、进一步的,所述ph值范围为6.0。

12、进一步的,所用固体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

13、进一步的,所用的培养基如下:马铃薯(去皮)200份,葡萄糖20份,磷酸二氢钾3.0份,硫酸镁1.5份,维生素b10.01份,水1000份,ph自然。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5、(1)本申请给出了一个全新分离得到并成功保存的黑木耳类新菌株。

16、(2)本申请给出的黑木耳类新菌株,子实体营养丰富、富含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烹饪后口感滑而不腻、脆嫩爽口,有一种愉快的清香味,可以较好的应用于食品、药品方面。

17、(3)本申请给出的黑木耳类新菌株,鲜品为耳状、棕褐色、半透明胶质、富有弹性、光滑、无脉纹,开片性好,耳根不明显,平均大小5.6×3.8cm,平均厚度1.65mm;干燥后强烈收缩成角质,硬而脆,背面灰白色、有短绒毛,腹面成黑褐色、光滑;干耳充分泡松后,其形态特征与鲜耳没有明显区别,晶莹剔透,鲜亮诱人,具有优秀的市场前景。

18、(4)本申请给出的黑木耳类新菌株为早熟品种,与现有品种对比,菌丝体培养至10-15天便有耳芽形成(图15),无需后熟期,正常情况下,培菌时间35天即可开孔出耳,培菌期相对缩短10-15天,出耳期40-60天,出耳期相对其他黑木耳缩短10-15天。

19、(5)该菌株采用桑枝颗粒(直径2-3mm、长度2-3mm)和青冈树颗粒(直径2-3mm、长度2-3mm)进行纯培养后,保存于4-6℃冰箱超过13年,其各项性能指标没有明显变异,而其他品种尚未见有采用该方法进行长期保藏的报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木耳菌株,其特征在于,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2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木耳菌株,包括该黑木耳菌株的孢子、菌丝体、子实体。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株在食品制作方面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株在药物制备方面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木耳菌株,包括该黑木耳菌株的孢子、菌丝体、子实体。

6.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温度范围为15~35℃,pH值范围为5.5~6.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木耳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范围为25~2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木耳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范围为6.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木耳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固体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木耳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培养基如下:马铃薯(去皮)200份,葡萄糖20份,磷酸二氢钾3.0份,硫酸镁1.5份,水1000份,pH自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木耳菌株,其特征在于,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2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木耳菌株,包括该黑木耳菌株的孢子、菌丝体、子实体。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株在食品制作方面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株在药物制备方面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木耳菌株,包括该黑木耳菌株的孢子、菌丝体、子实体。

6.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盛李万伟黄雪星欧娜周兴何达崇李槐曾维铭王翠坚卿联马晟罗先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