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身侧部构造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身侧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6751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身侧部构造(1)具备:下纵梁(3),通过下纵梁内部件(3a)与下纵梁外部件(3b)接合而成;电池包(5),配设于比下纵梁(3)靠车宽方向车内侧;以及地板横梁(7),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其中,地板横梁(7)由抗拉强度为1180MPa级以上的金属板构成,端部(7a)配设为覆盖上表面(3a2)而不与下纵梁内部件(3a)的侧面(3a1)抵接,并且延伸到下纵梁内部件(3a)与下纵梁外部件(3b)的上端部(3c)的接合面部(3d)并抵接,在侧面碰撞时,在下纵梁外部件(3b)变形而被压溃之后,使输入到了下纵梁(3)的载荷传递到地板横梁(7)来使传递到电池包(5)的载荷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比下纵梁(side sill)靠车宽方向车内侧配设有电池包(batterypack)的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等的车身侧部构造(automotive bodyside structure)。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特别是在汽车产业中,因环境问题引起的从发动机车(gasoline enginecar)向电动汽车的置换正在推进。电动汽车等在车身下部的地板部配置了收容有大电池(蓄电池)的电池包。而且,该蓄电池大多使用li系(lithium based)的材料,因而若在碰撞时电池包破损而从蓄电池漏液(liquid leakage),则有起火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保护电池包的构造。作为保护该电池包的部件,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地板横梁和在车宽方向两外侧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下纵梁,在两下纵梁之间配置地板横梁来在其下方配置电池包。

2、作为在电动汽车等的侧面碰撞(side impact collision)时保护电池包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造,即:一种车辆,具备电池包、在车宽方向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下纵梁、以及架设在左右的下纵梁之间的地板横梁(floor crossmember),其中,地板横梁的两端部从下纵梁的下纵梁内部件(side sill inner)的车内侧的侧面部跨在下纵梁内部件与下纵梁外部件(side sill outer)的接合部而连接。

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734709号公报

4、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杆(pole)等与车辆侧面的下纵梁碰撞而输入载荷的侧面碰撞时,碰撞载荷经由从下纵梁内部件的车内侧的侧面部跨在下纵梁外部件与下纵梁内部件的接合部的地板横梁与下纵梁的连接部而从下纵梁传递到地板横梁。而且,反作用力(reaction force)被地板横梁放大,由此将下纵梁外部件及下纵梁内部件压溃,下纵梁外部件及下纵梁内部件通过被压溃而压缩变形(compressive deformation)来高效地吸收碰撞能量(crush energy)。但是,若下纵梁先被压溃,则无法充分降低向电池包传递的载荷,从而无法充分保护电池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具备下纵梁、配设在下纵梁的车宽方向车内侧的电池包及地板横梁的车身的侧面碰撞时能够通过降低在车身的侧面碰撞时向电池包传递的载荷来保护电池包的车身侧部构造。

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身侧部构造具备:下纵梁,通过在车身的车宽方向车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下纵梁内部件与下纵梁外部件在车高方向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接合而成;电池包,配设于比该下纵梁靠车宽方向车内侧的上述车身的下部;以及地板横梁,在比上述下纵梁靠车宽方向车内侧的上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其中,上述地板横梁由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为1180mpa级(mpa-class)以上的金属板(metal sheet)构成,车宽方向车外侧的端部配设为覆盖上述下纵梁内部件的车高方向的上表面而不与上述下纵梁内部件的车宽方向车内侧的面抵接,并且延伸到上述下纵梁内部件与上述下纵梁外部件的上述上端部处的接合面部(joining surface portion)并抵接,在碰撞载荷(crushingload)从车宽方向车外侧输入到上述下纵梁的侧面碰撞时,在上述下纵梁外部件变形而被压溃之后,使输入到了上述下纵梁的载荷传递到上述地板横梁来使传递到上述电池包的载荷降低。

3、上述地板横梁可以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槽形状,在其前端设置有与上述接合面部抵接的壁面部,通过该壁面部使上述地板横梁的端部的槽形状为闭合的形状。

4、上述地板横梁的上述端部可以与上述下纵梁内部件和上述下纵梁外部件的上述接合面部结合(connecting)。

5、在本专利技术中,在侧面碰撞时输入到车身的载荷的载荷传递路径(load transferpath)形成于地板横梁,地板横梁产生的向车宽方向车外侧的反作用力主要施加于将下纵梁内部件与下纵梁外部件接合(joining)的接合面部。由此,通过下纵梁外部件被压溃而压缩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但下纵梁内部件能够维持形态而不被压溃。并且,使地板横梁由抗拉强度1180mpa以上的金属板构成,因此在下纵梁外部件压缩变形而被压溃之后,地板横梁也能够继续承受输入到了下纵梁的载荷而不变形。由此,下纵梁内部件不易变形而被压溃,能够继续保持碰撞能量吸收能力(impact energy absorption capacity),因此能够降低向电池包5的载荷传递。其结果是能够在侧面碰撞时抑制电池包5的变形,保护电池包免受损伤,能够制造安全的车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具备:下纵梁,通过在车身的车宽方向车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下纵梁内部件与下纵梁外部件在车高方向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接合而成;电池包,配设于比该下纵梁靠车宽方向车内侧的所述车身的下部;以及地板横梁,在比所述下纵梁靠车宽方向车内侧的上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具备:下纵梁,通过在车身的车宽方向车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下纵梁内部件与下纵梁外部件在车高方向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接合而成;电池包,配设于比该下纵梁靠车宽方向车内侧的所述车身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孝信鹤昭太朗操上义崇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