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设备技术_技高网

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40669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膨润土的技术领域,特指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设备,包括形成核体前体,并在核体前体外侧包裹壳体,然后通过挤压从而形成双层核壳生物炭膨润土复合前体,其次通氮气对其进行保护,从而得到分级多孔炭,然后去除壳层结构中的大孔内的物质,并再通过离心和干燥从而去除水洗溶液,从而得到双层核壳生物炭膨润土复合体;最后将菌悬液均匀地加入双层核壳生物炭膨润土复合体的表面并混合均匀,并接种进行避光培养,然后每增殖培养3天后制得固定化的生物炭膨润土复合颗粒。故通过双层的壳核结构来提高微生物和营养物质的负载,并增加对材料的吸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膨润土的,特指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1、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且膨润土可以与其他物质进行复合从而变为复合膨润土,并在复合膨润土外侧吸附微生物从而对土壤进行修复。但由于膨润土孔径较小,故难以吸附大量微生物;而且正因为孔径较小,营养物进入比较少或者就是没有进去,但微生物繁殖生长代谢快需要足够的营养,所以吸附于膨润土中的微生物可能会因而得不到足够营养会快速死亡;同时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营养物质)迁移十分缓慢,尤其是设置膨润土隔离墙后,因此吸附到膨润土中的微生物难以得到土壤提供的营养。综上所述,由于膨润土孔径较小难以吸附大量微生物和营养物,且膨润土难以依靠土壤给微生物提供营养。

2、所以需要制备一种复合膨润土,其能负载较多的微生物并具有较好的吸附功能,从而可作为场地有机污染的阻隔修复材料,实现场地有机污染物原位吸附-降解一体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设备,通过发泡剂和造孔剂从而实现大孔和多孔的结构,且经过氮气和焙烧从而得到分级多孔炭,并配合双层的壳核结构来提高微生物和营养物质的负载,而且还增加对材料的吸附功能,故解决膨润土对于微生物和营养物质的负载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4、步骤一:核体将由以下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物炭70~80份、膨润土40~50份、腐殖酸10~15份和发泡剂10~15,将各组分依次放入水中并在常温下进行混合从而形成核体前体;

5、步骤二:壳体将由以下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物炭70~80份、膨润土40~50份、造孔剂10~15份和粘合剂10~15份,将各组分在常温下进行混合并裹覆在核体前体外侧,且通过挤压从而形成双层核壳生物炭膨润土复合前体;

6、步骤三:将双层核壳生物炭膨润土复合前体置于管式炉内,并通氮气对其进行保护,然后在600~700℃下焙烧2~5小时,从而得到分级多孔炭;

7、步骤四:将分级多孔炭放入带负压的水洗溶液中,从而去除壳层结构中的大孔内的物质,然后再通过离心和干燥从而去除水洗溶液,并得到双层核壳生物炭膨润土复合体;

8、步骤五:将菌悬液均匀地加入双层核壳生物炭膨润土复合体的表面并混合均匀,接种量按照双层核壳生物炭膨润土复合体的重量2~5%接入,密封后放入28℃恒温培养箱中避光培养,然后每天按2毫升每克载体的量补加增殖培养基,增殖培养3天后可制得固定化的生物炭膨润土复合颗粒。

9、优选地,所述增殖培养基由以下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蚯蚓匀浆5~8份、海水2~6份、天然矿石粉2~6份、奶制品5~30份、去离子水1000份和沸石2~6份;

10、或/和,所述核体由以下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物炭70~80份、膨润土40~50份、腐殖酸10~15份、发泡剂10~15和沸石10~15份。

11、土壤修复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设备,其用于混合和挤压并包括底座,且底座包括混合区和挤压区,并且混合区的高度高于挤压区;

12、所述混合区包括同步运行的混合仓一和混合仓二,其中混合仓一用于混合核体的原料,且混合仓二用于混合壳体的原料,所述挤压区包括下模具和可移动的上模具,且下模具开设有槽轨一、槽轨二和成型槽并设置有可以动的导向板和限位环;

13、所述槽轨一与成型槽连通并通过运输导轨一与混合仓一连通,且槽轨二与成型槽连通并通过运输导轨二与混合仓二连通,并且导向板开设有槽轨三,所述导向板用于阻挡槽轨一与成型槽连通,且限位环用于将成型槽划分为两个区域并分别为核体区和壳体区;

14、当限位环上移并将成型槽划分为两个区域时,导向板向靠近成型槽的方向移动并通过槽轨三从而连通槽轨一与成型槽,进而使混合后的核体原料会移动至核体区。

15、优选地,所述挤压区包括可转动并上下移动的安装架,且安装架底部设置有上模具和用于夹持挤压后的复合前体的夹持件,通过夹持件从而将复合前体移动至下一个步骤。

16、优选地,所述混合仓一和混合仓二均包括出料管,且出料管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板,并且挡板用于阻挡原料出来;

17、所述挡板位于出料管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通过限位部与出料管内壁抵接从而避免挡板移出出料管。

18、优选地,所述导向板靠近成型槽一端与成型槽内壁相吻合;

19、或/和,所述底座开设有长条孔,且导向板通过连接杆一与驱动源一连接,并且连接杆一穿过长条孔与驱动源一连接,且连接杆一在长条孔移动;

20、或/和,所述下模具对应导向板开设有槽轨四,且槽轨四与槽轨一连通,并且导向板在槽轨四内移动。

21、优选地,所述限位环顶部与成型槽内壁的底面相吻合;

22、或/和,所述下模具和底座对应限位环分别开设有环形孔一和环形孔二,且限位环顶部穿过环形孔二和环形孔一并位于成型槽内,并且限位环底部与驱动源二连接。

23、优选地,所述混合仓一和混合仓二均通过安装座设置于底座上,且混合仓一底部和混合仓二底部均设置有环形板,并且环形板底部设置有两个球体,所述安装座对应球体开设有环形槽,且球体在环形槽内移动;

24、或/和,所述混合仓一和混合仓二分别通过转轴一和转轴二与驱动源三连接,且转轴一和转轴二分别套设有齿轮一和齿轮二,并有齿轮三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且齿轮三与驱动源三连接并在驱动源三驱使下而转动,进而驱使齿轮一和齿轮二转动并驱使混合仓一和混合仓二转动。

25、优选地,所诉底座上设置有可转动并上下移动的安装杆,且安装杆顶部设置有安装架,并且底座对应安装杆设置有导向套从而对安装杆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并避免安装杆倾斜;

26、或/和,所诉底座上设置有可转动并上下移动的安装杆,且底座内置有驱动源四,所述安装杆顶部设置有安装架,且安装杆底部设置有齿轮四和移动板,并且移动板连接有驱动源五从而在驱动源五驱使下而上下移动并带动安装杆上下移动,且当移动到一定位置的时候,齿轮四与驱动源四连接并在驱动源四驱使下而转动移动并带动安装杆转动。

27、优选地,所述下模具上表面为斜面从而便于原料的移动;

28、或/和,所述成型槽包括半球段和圆柱段;

29、或/和,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均为可拆卸,从而便于清理以及更换不同尺寸进而制备不同尺寸的复合前体。

3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31、1、本专利技术通过发泡剂和造孔剂从而实现大孔和多孔的结构,且经过氮气和焙烧从而得到分级多孔炭,并配合双层的壳核结构来提高微生物和营养物质的负载,而且还增加对材料的吸附功能。

32、2、本专利技术通过蚯蚓匀浆从而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并能够对微生物进行一个筛选,提高微生物的生物活性,而海水和天然矿石粉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培养基由以下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蚯蚓匀浆5~8份、海水2~6份、天然矿石粉2~6份、奶制品5~30份和去离子水1000份;

3.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用于混合和挤压并包括底座(1),且底座(1)包括混合区和挤压区,并且混合区的高度高于挤压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区包括可转动并上下移动的安装架(42),且安装架(42)底部设置有上模具(41)和用于夹持挤压后的复合前体的夹持件(43),通过夹持件(43)从而将复合前体移动至下一个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一(21)和混合仓二(22)均包括出料管(23),且出料管(23)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板(24),并且挡板(24)用于阻挡原料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34)靠近成型槽(33)一端与成型槽(33)内壁相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5)顶部与成型槽(33)内壁的底面相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一(21)和混合仓二(22)均通过安装座(25)设置于底座(1)上,且混合仓一(21)底部和混合仓二(22)底部均设置有环形板(26),并且环形板(26)底部设置有两个球体(261),所述安装座(25)对应球体(261)开设有环形槽(251),且球体(261)在环形槽(251)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诉底座(1)上设置有可转动并上下移动的安装杆(44),且安装杆(44)顶部设置有安装架(42),并且底座(1)对应安装杆(44)设置有导向套(17)从而对安装杆(44)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并避免安装杆(44)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3)上表面为斜面从而便于原料的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培养基由以下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蚯蚓匀浆5~8份、海水2~6份、天然矿石粉2~6份、奶制品5~30份和去离子水1000份;

3.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用于混合和挤压并包括底座(1),且底座(1)包括混合区和挤压区,并且混合区的高度高于挤压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区包括可转动并上下移动的安装架(42),且安装架(42)底部设置有上模具(41)和用于夹持挤压后的复合前体的夹持件(43),通过夹持件(43)从而将复合前体移动至下一个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一(21)和混合仓二(22)均包括出料管(23),且出料管(23)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板(24),并且挡板(24)用于阻挡原料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膨润土负载微生物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34)靠近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如意朱利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