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起重器及码头起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669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5
本申请公开了起重机吊装技术领域的一种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起重器及码头起重设备,解决起重机拆装效率问题。其物流起重机本体分别通过前平台组件和后平台组件固定于码头上;前平台组件中:两第一铰接座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座的两端;第一支撑座的底部外周环设有第一固定板;起升机构设于第一支撑座上;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顶丝结构进行调平;地脚螺栓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于码头;后平台组件中:两第二铰接座分别固定于第二支撑座上的两端;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外周环设有第二固定板;变幅机构设于第二支撑座上;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顶丝结构进行调平;地脚螺栓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于码头;本申请利于起重机拆卸的便捷性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起重器及码头起重设备,属于起重机吊装。


技术介绍

1、起重机主要用来进行大型重物的吊装,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的桥梁、码头、港口建设已经屡见不鲜,港口、码头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等待装船和卸货,需要使用大量的起重机进行作业。目前,港口码头使用的起重机主要有门座起重机和浮式起重机(船吊)两种。

2、门座起重机的高度较高,拆装麻烦,不方便日常管理和使用,且其起重能力较小,不适合超重件的吊装;浮式起重机造价较高,结构和机械构造复杂,导致了吊装成本高昂;且浮式起重机受风浪影响较大,当有较大风浪时,浮式起重机必须行驶至避风码头,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起重器及码头起重设备,其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与起重机的整机结构形成模块化配合安装,方便起重机的拆装、运输及现场管理方便。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包括设于码头上的前平台组件和后平台组件;物流起重机本体分别通过所述前平台组件和后平台组件固定于码头上;

4、所述前平台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铰接座和起升机构;两所述第一铰接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底部外周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起升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面;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顶丝结构进行调平;多个地脚螺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将所述前平台组件固定于码头;

5、所述后平台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铰接座和变幅机构;两所述第二铰接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外周环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变幅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面;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顶丝结构进行调平;多个地脚螺栓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板将所述后平台组件固定于码头。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座、左耳板和右耳板;所述左耳板和右耳板对应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端;所述左耳板和右耳板上设有销孔;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的成型结构相同。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丝结构包括带纹的螺杆、调平螺母和固定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用于旋入码头地基;所述调平螺母旋接于所述螺杆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穿通所述螺杆位于所述调平螺母上方后,旋固所述固定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顶丝结构和第一顶丝结构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的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对应与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一铰接座之间设有第二筋板;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之间设有第二筋板。

10、进一步的,所述物流起重机本体包括臂架、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变幅滑轮组和后支撑杆铰接;所述变幅滑轮组通过拉板与所述臂架的顶端铰接;所述臂架和前支撑杆的底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上;所述起升机构和所述臂架上的吊装机构连接;所述后支撑杆的底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上;所述变幅机构与所述变幅滑轮组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物流起重机本体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设于码头上;所述动力系统分别与所述起升机构和所述变幅机构电连。

12、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司机室、电气房和电阻柜。

1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器,采用上述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

1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码头起重设备,采用上述所述起重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该前平台组件和后平台组件用于将物流起重机本体固定在码头上,与物流起重机本体形成模块化的安装方式,便于轻松的管理物流起重机本体拆卸、安装及运输整个过程,避免出现拆卸部件散乱不易整理的情况,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其中,起升机构装设在第一支撑座上,变幅机构装设在第二支撑座上,能够帮助物流起重机本体的多个安装及驱动部件整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各个驱动机构的分散设计和,更便于高效管理和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码头上的前平台组件和后平台组件;物流起重机本体分别通过所述前平台组件和后平台组件固定于码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座、左耳板和右耳板;所述左耳板和右耳板对应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端;所述左耳板和右耳板上设有销孔;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的成型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丝结构包括带纹的螺杆、调平螺母和固定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用于旋入码头地基;所述调平螺母旋接于所述螺杆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穿通所述螺杆位于所述调平螺母上方后,旋固所述固定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顶丝结构和第一顶丝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的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对应与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一铰接座之间设有第二筋板;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之间设有第二筋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起重机本体包括臂架、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变幅滑轮组和后支撑杆铰接;所述变幅滑轮组通过拉板与所述臂架的顶端铰接;所述臂架和前支撑杆的底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上;所述起升机构和所述臂架上的吊装机构连接;所述后支撑杆的底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上;所述变幅机构与所述变幅滑轮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起重机本体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设于码头上;所述动力系统分别与所述起升机构和所述变幅机构电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司机室、电气房和电阻柜。

9.一种起重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

10.一种码头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起重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码头上的前平台组件和后平台组件;物流起重机本体分别通过所述前平台组件和后平台组件固定于码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座、左耳板和右耳板;所述左耳板和右耳板对应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端;所述左耳板和右耳板上设有销孔;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的成型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丝结构包括带纹的螺杆、调平螺母和固定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用于旋入码头地基;所述调平螺母旋接于所述螺杆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穿通所述螺杆位于所述调平螺母上方后,旋固所述固定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顶丝结构和第一顶丝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的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对应与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码头物流起重安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姗周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