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
技术介绍
1、制氮机是以空气为原料,利用一种固体吸附剂对氮和氧的选择性吸附的性能把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离出来的装置,因此,在制氮系统中,吸附塔是极为重要的装置。
2、由于制氮过程中,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在经过过滤组件滤除空气中的油污、颗粒等杂质后,温度升高,且气体与吸附塔内的分子筛接触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分子筛损坏,容易发生故障,降低了制氮效率和制氮纯度,因此,公告号为cn217490324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行业用膜分离变压吸附制氮机,该吸附式制氮机采用了水泵、热交换器和螺旋降温管以及通水槽结构,对压缩空气进行预冷,从而能延缓分子筛升温速度,加强分子筛吸附效果,延长分子筛使用寿命。
3、但是,上述装置中,需要额外场地设置热交换器、螺旋降温管和通水槽,增加了占地面积,且上述装置仅能对进入吸附塔前的压缩空气预冷,而无法降低吸附塔内分子筛的热量,导致限制分子筛的升温效果有限,在长期使用后,分子筛由于与空气的接触,逐渐升温,影响分子筛吸附效果,使得故障发生率升高的同时分子筛使用寿命缩短。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制氮系统内的吸附塔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小占地面积、保证低故障率、制氮效率、制氮纯度和使用寿命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
3、塔体,所述塔体沿铅垂方向设置,所述塔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制氮进口和制氮出口,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制氮分子筛;
4、换热筒,所述换热筒固定套设于所述塔体外且与所述塔体围合形成换热腔,所述换热筒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腔连通的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进口用于连接冷却液输送组件;
5、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且其中一端与所述制氮进口连通。
6、优选的,为了加强对空气的预冷效果,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状。
7、优选的,为了加强对制氮分子筛的换热效果,所述制氮分子筛位于所述换热腔的顶端所在平面和底端所在平面之间。
8、优选的,为了方便换热筒内的冷却液降温,所述换热筒的周向外缘设置有散热凸片。
9、优选的,为了保证冷却液填充换热腔内,所述冷却进口和所述冷却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热筒的底部和所述换热筒的顶部。
10、优选的,为了方便冷却液的降温,并向换热腔内连续输送低温的冷却液,所述散热凸片沿所述换热筒的周向分布于所述换热筒上,所述换热筒与相邻散热凸片围合形成散热槽,所述冷却液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泵和冷却池,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池连通,输出端与所述冷却进口连通,所述冷却池的顶部敞口以接收由上至下通过所述散热槽的冷却液。
11、优选的,为了扩大冷却液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降温效果,所述冷却出口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换热筒的周向分布于所述换热筒的顶部。
12、优选的,为了能进一步扩大冷却液与外界的换热接触面积,所述换热筒的顶部还设置有挡流环,所述冷却出口和所述塔体均设置于所述挡流环的内侧。
13、优选的,为了防止外部杂物通过冷却出口进入冷却腔内,所述挡流环固定于所述换热筒的顶部,所述挡流环的上方固定有顶环,所述顶环与所述底环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海绵环。
14、优选的,为了便于固定海绵环的位置,所述海绵环的周向外缘与所述底环的周向内壁密封贴合且夹设于所述换热筒和所述顶环之间。
15、综上所述,本技术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换热筒与塔体围合形成换热腔,换热腔用于通入冷却液,不仅能对换热管内流动的压缩空气预冷,还能吸收塔体内分子筛的热量,保证分子筛的正常稳定工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制氮效率和制氮纯度,此外还减小占地面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4)为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分子筛(13)位于所述换热腔的顶端所在平面和底端所在平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2)的周向外缘设置有散热凸片(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进口(21)和所述冷却出口(22)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热筒(2)的底部和所述换热筒(2)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凸片(23)沿所述换热筒(2)的周向分布于所述换热筒(2)上,所述换热筒(2)与相邻散热凸片(23)围合形成散热槽,所述冷却液输送组件(3)包括输送泵(31)和冷却池(32),所述输送泵(31)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池(32)连通,输出端与所述冷却进口(21)连通,所述冷却池(32)的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出口(22)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换热筒(2)的周向分布于所述换热筒(2)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2)的顶部还设置有挡流环(24),所述冷却出口(22)和所述塔体(1)均设置于所述挡流环(24)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环(24)固定于所述换热筒(2)的顶部,所述挡流环(24)的上方固定有顶环(25),所述顶环(25)与所述底环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海绵环(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环(26)的周向外缘与所述底环的周向内壁密封贴合且夹设于所述换热筒(2)和所述顶环(2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4)为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分子筛(13)位于所述换热腔的顶端所在平面和底端所在平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2)的周向外缘设置有散热凸片(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进口(21)和所述冷却出口(22)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热筒(2)的底部和所述换热筒(2)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氮系统的低故障率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凸片(23)沿所述换热筒(2)的周向分布于所述换热筒(2)上,所述换热筒(2)与相邻散热凸片(23)围合形成散热槽,所述冷却液输送组件(3)包括输送泵(31)和冷却池(32),所述输送泵(31)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仲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荣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