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0651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4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箱体内部还设有冷却室,冷却室的两侧均布置有输送带并顺着进料口或出料口延伸至箱体外部,冷却室内还活动安装有一个升降架,升降架上设有置物台,置物台位于两组输送带的中间布置,冷却室的内壁上还布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的进水端穿出箱体外接于水箱;本申请中采用喷淋冷却的方式来代替现有的浸没式冷却,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冷却液,而且雾化后的粒径极小,因此水滴在接触到模具表面后会迅速蒸发,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并排出,相较于现有的浸没式冷却设备能够对冷却液进行更加高效的利用,且无需再因为反复淬火而对冷却水进行过滤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2、金属模具为获取更高硬度,往往都会采取淬火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淬火设备在冷却过程中一般是采用浸没式的冷却方式,致使大量的冷却水被汽化,而且在冷却过程中还会对冷却液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更换,成本提高,而且现有的冷却设备为避免在同一池体内冷却时模具相互影响,一般是对其一一进行单独冷却,较为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模具淬火冷却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却液耗费成本较高,且需要依次进行单独冷却,导致冷却效率相对较低的缺点。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的两侧均布置有输送带并顺着进料口或出料口延伸至箱体外部,所述冷却室内还活动安装有一个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位于两组输送带的中间布置,所述冷却室的内壁上还布置有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的进水端穿出箱体外接于水箱。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室布置有两个并上下间隔布置,每一个所述冷却室均由多块隔板与箱体内部连接组成的矩形空间,所述喷淋组件布置于隔板上并朝向冷却室中心布置。

6、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冷却室相对一面的中心处均布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矩形方孔,所述升降架为矩形框架且顶面以及底面正好与通孔大小相适配。

7、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侧壁朝外延伸至箱体内壁上并形成有滑槽,所述升降架的两侧对应布置有插板并插接于滑槽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部还布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竖直朝下贯穿插板并使两端分别与滑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插板螺纹装配,且所述箱体的顶部还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竖直朝下布置并与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置物台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架顶面以及内底面的中心处均布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分别布置有铰接座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置物台为矩形方板状且一端与铰接座活动连接,所述置物台的另一端搁置于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并使整个置物台表面与升降架表面齐平布置。

10、进一步的,靠近于所述进料口一侧布置的输送带两侧还设有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相对的一面为斜面并朝输送带中心方向延伸形成有一个v形的导向开口。

11、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隔板以及箱体的内侧壁上的若干雾化喷头,且若干所述雾化喷头通过水管相互连通,且所述水管上布置有水泵。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3、1、本申请中采用喷淋冷却的方式来代替现有的浸没式冷却,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冷却液,而且雾化后的粒径极小,因此水滴在接触到模具表面后会迅速蒸发,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并排出,相较于现有的浸没式冷却设备能够对冷却液进行更加高效的利用,且无需再因为反复淬火而对冷却水进行过滤处理;

14、2、本申请中依靠两个单独的冷却室进行交替淬火,即当上方的冷却室进行淬火时,下方的冷却室将淬火完毕的工件取出,这种连续交替运行的方式,使得该装置能够连续不间断进行工作,大大提升了模具加工生产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1)内部还设有冷却室(3),所述冷却室(3)的两侧均布置有输送带(2)并顺着进料口或出料口延伸至箱体(1)外部,所述冷却室(3)内还活动安装有一个升降架(5),所述升降架(5)上设有置物台(52),所述置物台(52)位于两组输送带(2)的中间布置,所述冷却室(3)的内壁上还布置有喷淋组件(4),所述喷淋组件(4)的进水端穿出箱体(1)外接于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3)布置有两个并上下间隔布置,每一个所述冷却室(3)均由多块隔板与箱体(1)内部连接组成的矩形空间,所述喷淋组件(4)布置于隔板上并朝向冷却室(3)中心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冷却室(3)相对一面的中心处均布置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为矩形方孔,所述升降架(5)为矩形框架且顶面以及底面正好与通孔(31)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的侧壁朝外延伸至箱体(1)内壁上并形成有滑槽,所述升降架(5)的两侧对应布置有插板(51)并插接于滑槽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部还布置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竖直朝下贯穿插板(51)并使两端分别与滑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1)与插板(51)螺纹装配,且所述箱体(1)的顶部还设有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竖直朝下布置并与丝杆(11)的一端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52)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架(5)顶面以及内底面的中心处均布置有安装槽(53),所述安装槽(53)的两端分别布置有铰接座(55)和电动伸缩杆(54),所述置物台(52)为矩形方板状且一端与铰接座(55)活动连接,所述置物台(52)的另一端搁置于电动伸缩杆(54)的顶部并使整个置物台(52)表面与升降架(5)表面齐平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于所述进料口一侧布置的输送带(2)两侧还设有导向块(21),两个所述导向块(21)相对的一面为斜面并朝输送带(2)中心方向延伸形成有一个V形的导向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4)包括固定安装于隔板以及箱体(1)的内侧壁上的若干雾化喷头(41),且若干所述雾化喷头(41)通过水管相互连通,且所述水管上布置有水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1)内部还设有冷却室(3),所述冷却室(3)的两侧均布置有输送带(2)并顺着进料口或出料口延伸至箱体(1)外部,所述冷却室(3)内还活动安装有一个升降架(5),所述升降架(5)上设有置物台(52),所述置物台(52)位于两组输送带(2)的中间布置,所述冷却室(3)的内壁上还布置有喷淋组件(4),所述喷淋组件(4)的进水端穿出箱体(1)外接于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3)布置有两个并上下间隔布置,每一个所述冷却室(3)均由多块隔板与箱体(1)内部连接组成的矩形空间,所述喷淋组件(4)布置于隔板上并朝向冷却室(3)中心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冷却室(3)相对一面的中心处均布置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为矩形方孔,所述升降架(5)为矩形框架且顶面以及底面正好与通孔(31)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的侧壁朝外延伸至箱体(1)内壁上并形成有滑槽,所述升降架(5)的两侧对应布置有插板(51)并插接于滑槽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顺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欣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