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sf6混合气体补气,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sf6混合气体主要是与氮气混合,sf6气体,作为一种优良的绝缘介质,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中,而在高温高压电弧作用下会与水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多种有毒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为了减少sf6气体的使用量和排放量,同时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开始采用sf6加氮气形成混合气体的方式来替代纯sf6气体。
2、当前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一般需携带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使用,但一些使用场景及地理位置原因,导致前往时需长时间的手持,但长时间的手持会使携带人员的肌肉超出能够承受的范围,严重时还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发生,进而造成携带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前往指定位置时需长时间的手持,但长时间的手持会使携带人员的肌肉超出能够承受的范围,严重时还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发生,进而造成携带的不便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包括补气设备,所述补气设备下方安装有下支座,所述下支座上连接有固定夹板;
4、所述下支座内设置有载设台,所述载设台一端固定有连挡板,用于与载设台配合嵌固补气设备,所述载设台上安装有偶数根内滑轨,用于与滑轨槽卡合,所述载设台两侧均设置有防护侧挡,所述载设台另一端安开设有拉杆槽,所述拉杆槽
5、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夹板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偶数处滑轨槽,所述挡板内表面开设有缓冲簧,所述缓冲簧内嵌套有内套筒,所述挡板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化的侧卡块,所述侧卡块上均开设有锁栓孔。
6、作为改进,所述挡板通过所述滑轨槽与所述内滑轨滑动配合,所述侧卡块嵌套于所述相对槽中,所述相连锁孔与所述锁栓孔相对齐,并由螺栓固定,所述连挡板的内壁上也固定有缓冲簧,并且所述连挡板的内壁上的缓冲簧内也设置所述内套筒,所述挡板及所述连挡板将所述补气设备夹合其中。
7、作为改进,所述载设台底部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中安装有电池组,所述载设台底部四角均固定有垫块,所述载设台底部靠近垫块位置开设有放轮槽,所述放轮槽旁开设有马达散热槽,所述放轮槽内安装有行动组件。
8、作为改进,所述行动组件内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其中一侧安装有连机套,所述转筒另一侧安装有辅转杆,所述转筒上固定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下方嵌套有固轮架,所述固轮架内侧安装有轮胎。
9、作为改进,所述转筒分别通过所述连机套与所述辅转杆安装于所述放轮槽之间,所述固轮架与所述固轮架形成减震缓冲,所述马达散热槽内设置有马达,所述轮胎通过所述固轮架可呈垂直状态,所述转筒通过所述连机套可与所述马达散热槽内马达相配合,所述电池组与所述马达散热槽内马达电性配合。
10、作为改进,所述补气设备内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上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内表面开设有锁槽,所述箱体侧壁安装有锁件,所述箱体内安装有仪器机,所述仪器机表面安装有偶数个分离提手,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偶数处卡槽,所述箱体两侧均安装有对位杆,每侧所述对位杆之间均设置有管线支撑装置。
11、作为改进,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箱底槽,所述箱底槽内安装有减震垫,所述管线支撑装置内设置有一对固定耳,两个所述固定耳之间架设有摆台,所述摆台下方开设有内弧槽,所述摆台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管架槽,若干个所述管架槽中均安装有管夹,所述管夹外壁设置有对位块,所述管架槽上开设有对接槽。
12、作为改进,所述对接槽与所述对位块相嵌套,所述管夹可配合所述内弧槽铰接配合,所述摆台通过所述固定耳铰接摆动,两个所述内弧槽分别与所述连挡板及所述挡板相卡合,所述对位杆与所述内套筒相嵌套,所述箱体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内滑轨滑动卡合,所述减震垫与所述载设台内表面相贴合。
13、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1,将所述补气设备放置在所述载设台上,配合所述载设台上的所述内滑轨与所述补气设备中所述箱体底部开设的伸缩卡槽进行卡合,完成对所述箱体形成嵌固;
15、步骤2,控制马达转动设定角度,马达带动所述转筒旋转设定角度,使得所述减震柱配合所述固轮架形成垂直,所述轮胎摆动并且完成对所述载设台的支撑;
16、步骤3,将所述拉杆外拉,握住所述拉杆并拉动即可进行携行,把本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
17、步骤4,使用时所述摆台在所述固定耳的配合下由所述内弧槽卡合于所述挡板上,所述管夹在所述管架槽上形成垂直,进行所述仪器机上连接官路或线束路进行架设;
18、步骤5,最终通过所述箱体内的所述仪器机完成智能补气。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载设台底部进行电池组的安装,后为马达散热槽内的马达进行供能,让转筒进行触发后形成转筒的旋转,使其减震柱配合固轮架形成垂直,轮胎摆动并且完成对载设台的支撑,同步将拉杆外拉,便于载设台对补气设备进行携行,相比传统的手持携带起来更加方便,同时能避免长时间的手持会对携带人员会使肌肉超出能够承受能力,严重时还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发生。
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补气设备安装于载设台上,一侧由连挡板另一侧由挡板完成补气设备进行夹合,以至让内套筒及缓冲簧完成对补气设备在夹合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效果,防止补气设备在携带的过程中外界的振动力对补气设备的影响。
22、3.本专利技术通过箱体内的仪器机完成智能补气,并且由两侧的管线支撑装置进行展开,让摆台在固定耳的配合下由内弧槽卡合于挡板上,管夹在管架槽上形成垂直,并且能够进行仪器机上连接的管路进行架设,防止仪器机两侧管路搭设于仪器机上形折叠,同时避免后续的线束弯折干预补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10.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混合气体补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sf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佳平,王庆,刘铖浩,巢嘉君,陈虎,房森,师一帅,朱玲颉,朱晓舟,张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