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动力电连接器塑料件生产的,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机动力电连接器塑料件是直径约100毫米左右,用于连接电机定子饶组线圈的导线接头。
2、由于产品内有多件金属导线嵌件,约有若干个导线头要准确插入模具,由于植入模具是采用机械手自动植入,金属导线细长,冲压成型很难做准插头的位置度,这样就对嵌件植入模具造成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嵌件植入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精准度高和便于维护的的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包括:板体组件、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板体组件上设有至少两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设于所述板体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第二定位面,两所述第一定位面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定位面对应设置;
4、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均为平面,且两所述第一定位面、两所述第二定位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滑动方向形成角度,该角度为锐角;
5、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相向滑动,以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对所述定位孔内的嵌件端子进行挤压定位。
6、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端滑动设于所述板
7、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气缸,两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板体组件上,且其中一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板传动连接,另一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传动连接。
8、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均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安装有柔性连接头,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头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9、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板体组件上还设有限位销,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均设有一限位槽,且两所述限位槽相正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限位销的两侧,当两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销限位配合时,所述定位孔处于打开状态。
10、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板体组件包括:工作板和板体构件,所述板体构件固定在所述工作板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板体构件上,且所述板体构件的侧面设有贯穿所述板体构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定位孔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定位板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1、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板体构件包括:
12、底板,所述底板通过两垫板固定在所述工作板上,所述板体上设有至少第一孔体;
13、面板,所述面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两第二孔体,两所述第一孔体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孔体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孔体与所述第一孔体之间形成所述定位孔,所述底板与所述面板之间固定有两衬板,两所述衬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所述衬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定位孔连通。
14、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两所述衬板分别与两所述垫板平行设置,且所述面板、所述衬板、所述底板、所述垫板、所述工作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5、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优化,所述面板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与所述第一销孔同轴设置,所述限位销安装在所述第二销孔与所述第一销孔内。
16、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7、(1)本技术中通过两气缸驱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相向滑动,并通过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对嵌件端子进行挤压定位,通过在嵌件植入模具前通过对嵌件端子进行挤压定位,然后通过机械手将定位后的嵌件端子抓取至模具内植入,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嵌件加工的精准度。
18、(2)本技术中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均为平面,且两第一定位面、两第二定位面分别与第一定位板的滑动方向形成角度,该角度为锐角,在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与嵌件端子挤压接触时,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的倾斜度可对嵌件端子进行引导定位,提高对嵌件端子定位的精准度。
19、(3)本技术中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通过柔性连接头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利用柔性连接头的缓冲形变,有效的避免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挤压力过大导致对嵌件端子损伤现象。
20、(4)本技术中板体组件包括面板、衬板、底板、垫板、工作板,且面板、衬板、底板、垫板、工作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方便后期设备的拆装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组件、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板体组件上设有至少两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设于所述板体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第二定位面,两所述第一定位面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定位面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端滑动设于所述板体组件内,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另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内,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另一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气缸,两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板体组件上,且其中一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板传动连接,另一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均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安装有柔性连接头,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头与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组件上还设有限位销,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均设有一限位槽,且两所述限位槽相正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限位销的两侧,当两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销限位配合时,所述定位孔处于打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组件包括:工作板和板体构件,所述板体构件固定在所述工作板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板体构件上,且所述板体构件的侧面设有贯穿所述板体构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定位孔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定位板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衬板分别与两所述垫板平行设置,且所述面板、所述衬板、所述底板、所述垫板、所述工作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与所述第一销孔同轴设置,所述限位销安装在所述第二销孔与所述第一销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组件、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板体组件上设有至少两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设于所述板体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第二定位面,两所述第一定位面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定位面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端滑动设于所述板体组件内,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另一端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内,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另一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气缸,两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板体组件上,且其中一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板传动连接,另一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的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均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安装有柔性连接头,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头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植入嵌件端子插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重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峰梅精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