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结构胶,具体涉及一种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对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要求日益严苛,使包括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为其提供动力来源,直接影响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使用寿命、充电时间和温度适应性等性能。
2、粘结技术作为新型连接方式能够在不破坏连接材料的前提下实现异种材料的连接而且胶粘结构还具有减轻车身结构重量、承载面积大、胶粘面应力分布均匀等优点。双组份聚氨酯结构胶具有质轻、高韧性、绝缘性较佳、抗振及减振等特性,应用广泛。目前被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组合和安装阶段所采用,不仅能代替铆钉、螺栓甚至焊接等传统机械连接方式,实现结构结构粘结与密封,还可减轻汽车重量实现节能减排。
3、专利cn111303820b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结构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40~65份,氢氧化铝30~50份,疏水气相白炭黑2~5份,增塑剂0~5份;b组分包括生物基多元醇40~65份,气相白炭黑1~4份,阻燃剂25~50份,1~5份促粘接剂和0.01~0.5份催化剂;生物基多元醇选自菜籽油改性多元醇、蓖麻油改性多元醇、大豆油改性多元醇和棕榈油改性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促粘接剂由氨苯基硅烷与硅烷改性剂反应制得。专利cn115260972b公开的生物基双组份聚氨酯结构胶,由主剂a组份和固化剂b组份组成,a组份包括多元醇3-3
4、动力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特别是在高速充电和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聚氨酯结构胶的耐热性不佳,会在高温下软化或者甚至熔融、粘接性能大幅下降,可能会导致电池内部的短路、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a组份中由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与巯基烷基醇反应制得的酰亚胺基多元醇作为聚氨酯合成原料之一-多元醇聚合物,利用酰亚胺基的强极性提高聚氨酯结构胶的分子间作用力,进而提高耐热性能;又酰亚胺基是能够稳定高温下分子结构的平面刚性结构,配合三官能度多元醇交联剂、聚合物二元醇使用对聚氨酯结构胶交联度、以及交联点的结构形态和尺寸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聚氨酯结构胶的耐热性。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3、一种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包括a、b组份,a、b组份质量比为1-1.5:1,
4、所述a组份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30-40份酰亚胺基多元醇、10-20份聚合物二元醇、0.5-1份三官能度多元醇交联剂、25-50份填料、1-3份偶联剂、1-3份触变剂、0.3-0.5份锡类催化剂;所述酰亚胺基多元醇由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与巯基烷基醇反应制得,其中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中马来酰亚胺基和巯基烷基醇中巯基的摩尔比为1:2.4-3。
5、所述b组份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40-60份二异氰酸酯、25-50份填料、1-3份偶联剂。所述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5000,优选为2000-3400,具体选自六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八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6、所述巯基烷基醇为碳原子数6-10的直链烷基醇,选自6-巯基-1-己醇、8-巯基-1-辛醇、9-巯基-1-壬醇、10-巯基-1-癸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7、所述酰亚胺基多元醇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8、将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巯基烷基醇、催化剂加至有机溶剂中,控温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四氯化碳中至无沉淀产生,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即得酰亚胺基多元醇。
9、所述控温为控制温度在20-40℃,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300r/min。所述反应时间为3-5h。所述阻聚剂选自苯酚、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有机溶剂选自dmf、dmso、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苯、四氯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优选为dmf与二氯乙烷按体积比为1:10-12的混合溶剂。所述催化剂选自三乙胺、三乙烯二胺、二甲基环己胺、n-甲基二环己胺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巯基烷基醇质量和的1-1.5wt%。所述洗涤为用四氯化碳洗涤1-3次,真空干燥温度为80-100℃。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10、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为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的聚酯二元醇或聚醚二元醇。
11、所述三官能度多元醇交联剂选自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12、所述填料中位粒径为1-20μm,选自氧化铝、氧化镁、氮化铝、氮化硼、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化硅、碳酸钙、硅微粉、滑石粉、高岭土、凹凸棒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13、所述偶联剂为环氧基硅烷偶联剂,选自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14、所述触变剂为比表面积为100-500m2/g的气相二氧化硅。
15、所述锡类催化剂没特别的限制,包括但不限于辛酸亚锡、油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1)将酰亚胺基多元醇、聚合物二元醇、三官能度多元醇交联剂加入混合釜,升温、真空条件下混合均匀,降温后加入填料、触变剂、锡类催化剂、偶联剂混合均匀,得a组份;
18、2)将二异氰酸酯、填料、偶联剂混合均匀得b组份;
19、3)将a、b组份混和均匀得耐热聚氨酯结构胶。
20、步骤1)所述升温为升至100-120℃,所述降温为降至60-70℃。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2、本专利技术a组份中由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与巯基烷基醇反应制得的酰亚胺基多元醇作为聚氨酯合成原料之一-多元醇聚合物,利用酰亚胺基的强极性提高聚氨酯结构胶的分子间作用力,进而提高耐热性能;又酰亚胺基是能够稳定高温下分子结构的平面刚性结构,配合三官能度三官能度多元醇交联剂、聚合物二元醇使用对聚氨酯结构胶交联度、以及交联点的结构形态和尺寸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聚氨酯结构胶的耐热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B组份,A、B组份质量比为1-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5000,优选为2000-3400,选自六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八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烷基醇为碳原子数6-10的直链烷基醇,选自6-巯基-1-己醇、8-巯基-1-辛醇、9-巯基-1-壬醇、10-巯基-1-癸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酰亚胺基多元醇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为控制温度在20-40℃,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300r/min。所述反应时间为3-5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选自苯酚、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有机溶剂选自DMF、DMSO、二氯甲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三乙胺、三乙烯二胺、二甲基环己胺、N-甲基二环己胺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巯基烷基醇质量和的1-1.5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为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的聚酯二元醇或聚醚二元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官能度多元醇交联剂选自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b组份,a、b组份质量比为1-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5000,优选为2000-3400,选自六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八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烷基醇为碳原子数6-10的直链烷基醇,选自6-巯基-1-己醇、8-巯基-1-辛醇、9-巯基-1-壬醇、10-巯基-1-癸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酰亚胺基多元醇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为控制温度在20-40℃,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300r/min。所述反应时间为3-5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耐热聚氨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生,J吴,韩火年,盛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