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具体涉及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气体换热设备中,换热管通过为圆柱形管道,其具有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的优点,但是在相同的体积下,圆柱形管道的表面积是小于长方体的表面,因此现有换热管在结构上还有待改进;另外由于做工精度的问题,换热管略长或略短都会影响换热管的实际安装。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的热量转换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本方案将换热管设计成波纹管,有效的提高了管道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热量转换效率。
2、具体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包括:
3、罐体,所述罐体中具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彼此隔离的冷媒汇流腔、热气流动腔和冷媒流入腔,所述罐体上设有与所述热气流动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罐体上设有与所述冷媒流入腔连通的冷媒流入口;
4、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热气流动腔中,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两侧;
5、波纹换热管,所述波纹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流入腔连通,所述波纹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媒汇流腔连通。
6、本方案的改进点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管通常采用圆形管,这种管在相同的体积下,表面积比较小,鉴于此,本方案将换热管设计成波纹管,有效的提高了管道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热量转换效率。
7、优选的,所述罐体中还设有汇流管,所述汇
8、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用于将经过热量转换后的冷媒输送到罐体的外部。
9、进一步的,所述汇流管的输出端穿过冷媒流入腔。
10、优选的,所述汇流管位于冷媒流入腔中的部位包覆有隔热层。
11、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用于避免汇流管的末端中的热量散失,用于提高本装置的换热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汇流管的轴线和所述罐体的轴线重合。
13、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螺旋板。
14、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用于是气体能够沿着导流板的螺旋方向运动,一方面提高了气体的运动行程,另一方面不断改变着气体和换热管之间的接触角度,用于提高本装置的换热效率。
15、进一步的,所述波纹换热管换热管的数量为多个。
16、进一步的,所述波纹换热管穿插在所述导流板的导向孔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1)中还设有汇流管(20),所述汇流管(20)的输入端和所述冷媒汇流腔(12)连通,所述汇流管(20)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导流上的安装孔并延伸至罐体(1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20)的输出端穿过冷媒流入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20)位于冷媒流入腔(14)中的部位包覆有隔热层(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20)的轴线和所述罐体(11)的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8)为螺旋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换热管(19)换热管的数量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1)中还设有汇流管(20),所述汇流管(20)的输入端和所述冷媒汇流腔(12)连通,所述汇流管(20)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导流上的安装孔并延伸至罐体(1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20)的输出端穿过冷媒流入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制备系统用热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20)位于冷媒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强,朱勤良,
申请(专利权)人: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