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翻身器。
技术介绍
1、瘫痪卧床病人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经常翻身来进行清洗、排便或者按摩,保证身体洁净和血脉畅通,以达到防止长褥疮的目的,为了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护理人员常会使用翻身器对病人进行翻身。
2、目前,现有的翻身器呈w形,使用时,护理人员先将病人的双腿卡入到翻身器的凹槽中起到固定双腿的作用,使病人下半身悬空,再推动翻身器及病人的上半身便能将病人翻身。
3、然而,将患者翻身后,由于患者与床接触面较小,不能够保持稳定,翻身器因此也会发生倾倒,需要医护人员重新翻身,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时刻关注是否发生倾倒,导致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翻身器。
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翻身器,包括:
3、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u型槽;
4、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稳定组件用于增强本体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5、在上述的一种翻身器中,所述稳定组件包括:
6、感应块,所述感应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翻转路径上的一侧,所述感应块内部中空设置;
7、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的翻转路径上,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感应块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支撑块内部中空设置;
8、当所述本体沿翻转路径转动且挤压所述感应块时,所述支撑块充气并支
9、在上述的一种翻身器中,所述本体内部中空设置,且内部存有介质,所述本体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一。
10、在上述的一种翻身器中,所述感应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感应块沿所述本体翻转路径排布,且均与所述支撑块连通。
11、在上述的一种翻身器中,所述支撑块上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上设置有阀门二,所述输气管穿过本体的一侧面。
12、在上述的一种翻身器中,所述本体上设有置物槽,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置物槽内。
13、在上述的一种翻身器中,所述u型槽设置有两个,所述本体的截面形状呈山型。
14、在上述的一种翻身器中,所述u型槽内设有垫片。
15、在上述的一种翻身器中,所述本体位于稳定组件所在的截面呈圆弧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在对病人进行理疗时,需将本体位于稳定组件的一面与接触面接触,并使得与接触面接触的部位位于支撑块与感应块之间,此后,将病人双腿分别放入u型槽内,转动本体,此时处于低位的感应块首先与接触面接触并受到挤压,该感应块内的空气便会从连接管进入支撑块内,支撑块从置物槽内挤出,也即,此时的支撑块体积便会变得更大,并伸出本体,直至支撑块与接触面抵紧,从而使得支撑块支撑住本体,防止本体反向转动,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加快护理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中空设置,且内部存有介质,所述本体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感应块沿所述本体翻转路径排布,且均与所述支撑块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上设置有阀门二,所述输气管穿过本体的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置物槽,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置物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设置有两个,所述本体的截面形状呈山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内设有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位于稳定组件所在的截面呈圆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中空设置,且内部存有介质,所述本体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感应块沿所述本体翻转路径排布,且均与所述支撑块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梦晗,朱建华,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