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修复装置,具体为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中国,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的实物,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一旦损毁,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传统的修复方式是使用灰浆喷射装置对需要修复的青砖缝隙进行填补,但储存罐里面的灰浆容易凝固,本产品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现有的可参考授公告号为:cn21797552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该修复装置包括储料筒,储料筒顶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经可拆卸的密封盖密封,储料筒上安装有气泵,气泵出气孔通过出气管与储料筒密封;储料筒的下部连通有出料管的一端,出料管的另一端连通出料枪,所述出料枪包括出料枪头,所述出料枪头的出料口直径不大于灰缝宽度。本申请的使用,能通过气泵输送压力将物料从储料桶压出并通过出料枪流出,实现快速的修复,同时,在封堵头和弹簧的配合下,能在使用完成后,实现封堵,降低储料桶内物料凝固的概率。
3、上述虽然说到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可以做到修复损坏的青砖,增加了修复的便利性,但是目前的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在完成修复的过程时,储存罐里面的灰浆容易凝固,导致需要再次去更换,降低了修复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3、(二)技术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柱,且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料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立板、电动推杆、连接板、滑孔、l型杆、圆盖、电机、转杆、搅拌杆,所述圆盖设置在料桶的顶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圆盖的顶部,且转杆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搅拌杆固定安装在转杆的外壁。
5、优选的,所述立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l型杆的一端与圆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立板的左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通过设置推杆方便推动装置。
6、优选的,所述滑孔开设在立板上,且l型杆穿过滑孔与滑孔滑动连接,所述l型杆和滑孔的数量皆为两个,且连接板固定安装在两个l型杆之间,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可以带动圆盖上下移动控制料桶的开合,两个l型杆和滑孔使得圆盖上下移动的更稳定。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料泵,所述抽料泵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管和软管,且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设置在料桶的右侧,所述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喷料枪,软管的长度足够,喷料枪的枪头尺寸小于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尺寸,使其能伸进灰缝内进行修补。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杆,且圆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板。
9、优选的,所述圆板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和弧形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弧形孔和圆槽的数量皆为多个,且皆呈圆周分布,使得限位杆固定在圆板的多个方位。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通过启动电动推杆带动圆盖上移,将修复料倒入料桶内,再将圆盖下移封住料桶,启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搅拌杆转动对修复料进行搅拌,避免修复料发生凝固,提高修复的效率。
13、2、该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通过设置圆杆和圆板,可以在修复完后将软管绕设在圆杆上,达到收纳的目的,避免软管过长发生缠绕,绕设后将限位杆穿过弧形孔插入圆槽即可对软管进行限位,避免发生松散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柱(4),且立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料桶(6),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搅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71)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L型杆(75)的一端与圆盖(7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72)固定安装在立板(71)的左侧,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74)开设在立板(71)上,且L型杆(75)穿过滑孔(74)与滑孔(74)滑动连接,所述L型杆(75)和滑孔(74)的数量皆为两个,且连接板(73)固定安装在两个L型杆(75)之间,所述连接板(73)的底部与电动推杆(7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杆(11),且圆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12)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和弧形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柱(4),且立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料桶(6),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搅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71)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l型杆(75)的一端与圆盖(7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72)固定安装在立板(71)的左侧,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74)开设在立板(71)上,且l型杆(75)穿过滑孔(74)与滑孔(74)滑动连接,所述l型杆(75)和滑孔(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嗣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华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