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建筑,其特点是将传统建筑方式中的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中加工制作建筑用的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然后这些预制好的构件被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
2、目前,现有的顶梁与预制角柱由于无需向上增加新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一体式预制成型,然而顶梁结构与柱一体的结构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经常出现运输占用空间较大,无法高效运输的问题,同时吊装过程中由于梁顶结构与柱是一体式的结构,也会造成重量增大,此时吊装臂作业半径过大容易导致钢丝绳断裂,因此吊装臂的作业半径会受到重量增大的影响而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包括预制角柱和预制顶梁,所述预制角柱呈矩形设置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预制角柱上均设置有预制顶梁,所述预制角柱顶部半预埋设置有三根第一预埋杆,所述预制角柱的两个侧端面上上下各半预埋设置有三根第二预埋杆,三根所述第一预埋杆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埋杆加固板,三根所述第二预埋杆之间设置有第二预埋杆加固板,所述预制顶梁上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方便第一预埋杆穿过的定位孔,所述第一预埋杆穿过对应的预埋杆贯穿孔后与设置在定位孔顶部的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预埋杆加固板和第二预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相邻两个所述预制顶梁之间均通过混凝土粘结层固定。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制顶梁的一端开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预制顶梁的另一端开设有两个定位孔。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孔填充有混凝土。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三根所述第一预埋杆呈l型分布。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预埋杆和第二预埋杆表面均设置有螺丝。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预制顶梁与预制角柱采用分体设计,可以方便将梁柱预制件在厚度方向上叠放,使得一个运输车可以运输几倍现有技术的预制结构,同时,在吊装过程中由于采用顶梁结构与柱分开的结构设计,可以大大减轻起吊重量,可以有效延长吊装臂的作业半径。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预埋杆加固板,预埋杆加固板上开设有填充孔,可以在预制角柱浇筑过程中使混凝土材料填充到各填充孔内,进而使得混凝土结构与预埋杆加固板的接触面变大,进而使得第一预埋杆以及第二预埋杆与预制角柱连接更加牢固,使得梁柱连接更牢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包括预制角柱(1)和预制顶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角柱(1)呈矩形设置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预制角柱(1)上均设置有预制顶梁(2),所述预制角柱(1)顶部半预埋设置有三根第一预埋杆(5),所述预制角柱(1)的两个侧端面上上下各半预埋设置有三根第二预埋杆(6),三根所述第一预埋杆(5)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埋杆加固板(7),三根所述第二预埋杆(6)之间设置有第二预埋杆加固板(8),所述预制顶梁(2)上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方便第一预埋杆(5)穿过的定位孔(9),所述第一预埋杆(5)穿过对应的预埋杆贯穿孔(4)后与设置在定位孔(9)顶部的螺母(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预埋杆加固板(7)和第二预埋杆加固板(8)上均开设有预埋杆贯穿孔(4),所述预埋杆贯穿孔(4)周围均匀开设有填充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顶梁(2)之间均通过混凝土粘结层(1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顶梁(2)的一端开设有一个定位孔(9),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孔(3)填充有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三根所述第一预埋杆(5)呈L型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杆(5)和第二预埋杆(6)表面均设置有螺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分体结构,包括预制角柱(1)和预制顶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角柱(1)呈矩形设置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预制角柱(1)上均设置有预制顶梁(2),所述预制角柱(1)顶部半预埋设置有三根第一预埋杆(5),所述预制角柱(1)的两个侧端面上上下各半预埋设置有三根第二预埋杆(6),三根所述第一预埋杆(5)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埋杆加固板(7),三根所述第二预埋杆(6)之间设置有第二预埋杆加固板(8),所述预制顶梁(2)上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方便第一预埋杆(5)穿过的定位孔(9),所述第一预埋杆(5)穿过对应的预埋杆贯穿孔(4)后与设置在定位孔(9)顶部的螺母(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预埋杆加固板(7)和第二预埋杆加固板(8)上均开设有预埋杆贯穿孔(4),所述预埋杆贯穿孔(4)周围均匀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富贵,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康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